学术投稿

8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陈强

关键词:老年,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本院1996至2005年间共收治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8例,青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0例,就两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以气急、胸痛症状较多见,青年患者发热明显.老年患者合并肺结核、慢支肺气肿多见.血液及胸水结核抗体阳性率较青年组低,血性胸水老年患者多见.治疗后胸水吸收时间慢,易出现胸膜增厚,治愈率低于青年组.结论:掌握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治疗上除常规抗痨外,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治愈率.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总伴随有炎症反应,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每一个时期.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两种疾病可通过炎症反应相联.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CRP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是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目前其在高血压病方面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高血压病与CR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葛丽春;尹思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人类反应型态在护理诊断中的应用构成比.方法:对200份护理病历中使用的护理诊断进行统计.结果:在9种人类反应型态中,交换、移动、感觉认识、沟通、感知6种型态的构成比各有不同的比例,关系、价值、选择3种型态的构成比均为零.结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构成比受护士评估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信念和区域文化亦影响不同型态的护理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林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需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术中宫体注射6U垂体后叶素加0.9%氯化钠液10ml,对照组6例,术中未用药.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盆腔感染.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扰素和潘生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和潘生丁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冶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α-干扰素和潘生丁,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48,P<0.01).结论:用α-干扰素和潘生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子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95例患儿好转出院,7例死亡.结论:普及疫苗接种,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是降低乙脑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肖吉群;黄润英;蔡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对氯化钾诱导的培养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氯化钾诱导的培养的家兔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方法:用RF_5000荧光光度仪检测Fura-2AM负载的培养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在有细胞外钙存在时,静息条件下细胞内游离钙为330±100nmol·L-1,灯盏花素能轻度降低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钙,但无统计学意义.氯化钾50mmol·L-1将细胞内游离钙增加到420±104nmol·L-1,而灯盏花素10-6、10-5、3×10-5mol·L-1能进一步加强由氯化钾引起的细胞内游离钙的增加.然而,在无细胞外钙时,灯盏花素对细胞内游离钙却没有影响.结论:灯盏花素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加强钙离子内流.

    作者:雷开键;杜一平;刘丽;贾钰铭;黄启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0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CTX-M型基因检测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中CTX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情况.方法:按美国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2005年版)表型确正试验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用CTX4组引物对其进行聚台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表型确正试验检出产ESBLs菌株38株,检出率为37.25%;PCR扩增显示:CTX-M型ESBLs阳性是18株,检出率为47,37%.结论:泸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杆菌CTX-M型产生率较高.

    作者:刘恩芹;黄永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钙激活钾通道(Maxik)的表达变化在血管老化中的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成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排在死亡原因的首位,而衰老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老年人已达一亿四千多万,占总入口的10%以上,衰老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机体及血管老化的机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认为与基因突变、细胞凋亡、代谢失衡及糖基化衰老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仍未有一种学说能完整阐明血管衰老的机制.近年来,离子通道成为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其中由于钙激活钾通道(Maxik,BKCa,S101)在调节血管张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本文就这一通道的组成特性,作用及衰老过程中通道的表达变化做一综述.

    作者:严斌;罗兴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呼吸过滤器在全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呼吸过滤器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慢性胆囊炎患者204例,ASA Ⅰ~Ⅱ型.随机分为呼吸过滤器组(A组),对照组(B组)各102例的全麻机械通气,观察术毕2411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术毕24h,A组呼吸道、肺部感染6例,B组呼吸道、肺部感染26例,A、B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痰细菌培养,A组阳性率为3.92%,B组阳性率为19.6%,A、B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过滤器在机械通气期间,可以降低病原体入侵,保护呼吸道,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值得临床常规推广应用.

    作者:王体芬;黄作富;吴丰;刘远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5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聚乙烯醇(PVA)颗粒介入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子宫肌瘤患者经介入治疗后随访6个月到24个月观察.结果:95%的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9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达65%,子宫体积缩小50%~60%.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作者:常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106例严重肝病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06例肝病患者中有90例(85%)有腹胀,82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73例(69%)有发热,52例(49%)有自觉腹痛,44例(42%)有腹泻.54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37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61例(58%),PMN≥0.25者45例(42%).16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16株,6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占88%,革兰氏阳性菌占12%.结论: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夏旭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醋柳黄酮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醋柳黄酮(TFH)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与内皮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技术制备大鼠胸主动脉环,并置于灌流槽中.使用累积加药法,检测TFH对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并分为去内皮组及非去内皮组,对TFH扩血管作用对照研究.结果:TFH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呈剂量(浓度为0.02g/L;0.04g/L;0.06g/L)依赖性扩血管作用,THF在0.02g/L;0.04g/L的浓度对内皮完整的主动脉环较去内皮主动脉环舒张血管作用更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0.06g/L的浓度两组均为完全舒张,大舒张反应均为100%.结论:THF呈剂量依赖性扩血管作用,其舒张血管作用在小剂量呈内皮依赖性,而大剂量呈非内皮依赖性.

    作者:刘慧芳;刘应才;郭长磊;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预防俯卧位手术消毒所致会阴皮肤灼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会阴皮肤灼伤的护理措施.方法:试验组用手术贴膜和纱垫封闭会阴生殖器及臀裂,防止消毒液流入灼伤皮肤.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会阴皮肤皱褶颜色、有无遗留消毒液和不适感.结果:试验组会阴部遗留消毒液明显减少,无皮肤灼伤和会阴及肛周不适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法可有效保护会阴皮肤.

    作者:朱翠容;李春梅;杨晓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聪灵胶囊对实验性血小板性血栓形成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聪灵胶囊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建立动一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喜得镇作为阳性对照药,研究聪灵胶囊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聪灵胶囊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血栓湿重均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聪灵胶囊高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聪灵胶囊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荣本兵;李作孝;肖顺汉;杨思进;唐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骨科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发生便秘的骨科患者82例.采用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腹部按摩、缓泻药物的循证护理方法予以治疗.结果:2d内排便60例,4d内排便22例.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并发便秘的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解除患者因便秘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申燕;田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高静脉营养之弊端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至2006年收治的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分别采用早期高静脉营养和早期未给予高静脉营养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1999至2002年收冶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高静脉营养(25~30 kcal/kg),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1.3%和82.1%;2003至2006收冶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未给予高静脉营养,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8.8%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病后5~7天)不宜给予高静脉营养.

    作者:王家兴;李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膜性肾病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进展

    遗传病通常是包括一切由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病,包括染色体病、基因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等,涉及人体的多系统、多脏器,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目前的研究认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发生也与遗传有关,但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不同,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有的还有较大出入,笔者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余绍兰;马跃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白介素-10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肝星状细胞的持续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肝损伤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可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进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白介素-10是一种多功能的炎症抑制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因而研究白介素-10与肝星状细胞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白介素-10对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孙庆;邓存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三种方法比较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94例患者分氨甲喋呤(MTX)分次注射(A组),单纯中药(B组)及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联合治疗(C组)进行比较.结果:C组较A、B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许盛芳;文辉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载基因阴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特征研究

    目的:制备粒径符合要求(200 nm左右)的阴离子脂质体,从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两方面考察多种因素对所得脂质体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并制备阴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一膜挤压法;以粒径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由激光粒度仪测定),处方因素选择介质的离子强度,工艺因素选择旋转蒸发的转速、探头超声的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旋转蒸发时以转速150rpm制备脂质体薄膜;探头超声时功率为200W,每超声5s间隔10s,水浴温度为25℃,超声次数30~35次;过膜挤出次数12次.结论:使用薄膜超声法-膜挤压法可制得符合课题要求的阴离子脂质体.

    作者:刘可;余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