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王晓蕴;王元松;韩中千;迟秀娥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 病因病机
摘要:结合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病因病机,认为肾气亏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基础,气阴两虚夹瘀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瘀血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主要病理产物;因此治疗以补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首选法则.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引起肝损害1例

    目的 旨在反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失治误治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2012年门诊及住院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筛查,报道个案.结果 肯定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引起肝脏损害.结论 应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失治误治引起肝脏损害.

    作者:尹敏静;汪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莪术油多囊脂质体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莪术油多囊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二次乳化法制备,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 其佳处方为磷酸缓冲液的pH 为6.5、卵磷脂0.50 g、胆固醇0.25g、吐温80为0.40g、三酰甘油0.50g,制得的莪术油多囊脂质体包封率为85.91%.结论 该处方工艺切实可行,重现性好,为进一步研究莪术油多囊脂质体奠定基础.

    作者:王兰;常相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通过总结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的经验,探讨阴火论在肾阳虚证辨证中的应用,以提高肾阳虚证的辨证水平.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100例,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率为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关华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天灸疗法防治小儿哮喘172例

    目的 寻求天灸防治小儿哮喘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小儿哮喘患儿1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人和对照组84人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治疗组对防治小儿哮喘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曾繁华;陈庆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甘石冰脑洗剂联合聚肌胞外用治疗带状疱疹60例

    目的 观察我院中药外用制剂甘石冰脑洗剂加聚肌胞注射液的混合液对带状疱疹疼痛的止痛效果及疱疹干涸、结痂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甘石冰脑洗剂加聚肌胞注射液的混合液治疗组和甘石冰脑洗剂对照组,分别外涂皮损部位.在治疗后对两组止痛时间、疱疹干涸及治愈时间做比较,观察甘石冰脑洗剂加聚肌胞注射液的混合液对带状疱疹的止痛作用及促进疱疹干涸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带状疱疹皮损疼痛、促进皮疹干涸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甘石冰脑洗剂联合聚肌胞外用可以提高带状疱疹皮损疼痛的止痛效果,缩短疼痛消失时间,促进皮疹干涸,作用优于甘石冰脑洗剂.

    作者:张丽;杨兴彪;刘梅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溃疡止血合剂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

    目的 观察溃疡止血舍剂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给予溃疡止血合剂加减连续治疗1~3个月.结果 临床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 溃疡止血合剂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翟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玉屏风散合方加减,结合西医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玉屏风散舍方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治愈4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静;梁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疏肝清热调经法治疗女性痤疮50例

    目的 探讨疏肝清热调经法治疗女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清疰汤(柴胡、香附、连翘、黄芩、夏枯草、花粉、生地、当归、白术、生薏米、赤芍、甘草)加味治疗肝经郁热型女性痤疮50例,并设有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8,P<0.05).提示:疏肝清热调经法治疗女性痤疮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李晓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痰瘀互结证”辨治浅析

    中医学认为,津阻生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不同.但临床实践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同治方能奏效.特别是在某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活血、化痰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以,深入研究痰瘀之间的关系,掌握痰瘀同治的临床运用原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陈丽婷;陈豪;朱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温通针法结合配穴治疗排尿功能障碍验案2例

    通过对同期排尿功能障碍的2例女性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配穴,同时施以温通针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运用温通针法[1]结合配穴对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病例效果显著,并对此方法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机理进行讨论.说明温通针法结合配穴对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有较好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作者:任正意;靳鹏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中风通络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风通络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21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风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西医治疗.

    作者:崔艳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方胡黄颗粒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胡黄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芩、甘草、大黄.结果 处方中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无干扰.结论 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无干扰,可作为复方胡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李欣;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中医综合疗法,消痤口服液;离子喷雾、手法清理皮损的粉刺、脓头、等堆积物,自制中药三黄粉做中药面膜;自制脂溢洗剂1:10水溶液外洗,洗后每晚睡前外涂维安脂维E乳膏于皮损;白天夫西地酸乳膏外涂炎性皮损.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连服4W;罗红霉素胶囊,连服1W;维安脂维E乳膏每晚睡前外涂皮损;白天夫西地酸乳膏外涂炎性皮损,连用4W.结果 治疗组和观察组相比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1),有效率有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锁杏;赵婵;王华;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清肺祛脂汤治疗痤疮56例

    目的 观察清肺祛脂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6例内服清肺祛脂汤配合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对照组19例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3.68%,两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清肺祛脂汤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郭锦锦;刘贞君;蔺娟;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附子安全使用探析

    附子因其性味燥烈有毒,配伍使用或煎服不当,易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导致当今部分医者视之善为畏忌.通过分析附子临床应用发生毒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或缓解附子毒性的方法,以提高附子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定痫丸制备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的 探索定痫丸制备工艺数据,解决生产中常见裂丸、色差、脱屑等问题.方法 分别采用“潮盖面”、“干盖面”等工艺对素丸进行包衣,并控制晾干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结果 采用“干盖面”包衣办法,晾干时间2~3h,干燥温度45℃,干燥时间17.5 h,定病丸中含水量即可控制在9%以下,解决了生产中常见裂丸、色差、脱屑等问题.结论 数据可为定痫丸工艺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马国平;顾和亚;赵林钢;姜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近五年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进展

    对近五年来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概况从治疗方法上进行综述,并综合分析了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的疗效和特点,发现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疗效可靠,但目前临床诊疗标准、研究方法和针灸、推拿作用机制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李桂兰教授健脑调肝针药并施治疗失眠症验案2则

    整理李桂兰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二则,以说明失眠的治疗以健脑安神为主,兼以调肝(巯肝利胆)的治疗原则确有良好疗效,并积累了一套治疗失眠有效的针灸和中药并施方案.

    作者:王娜娜;张玄;刘佳佳;李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定眩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定眩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定眩汤(天麻10g,黄芪30g,银杏叶10g,当归12g,川芎10g,地龙10g,丹参10g,山楂10g,半夏10g,白僵蚕12g,山茱萸12g,炙甘草6g),并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1g/d,口服;辛伐他丁20mg/d,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11%,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不同证型间疗效以气虚血瘀型和风痰瘀阻型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各证型之间相互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定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和风痰瘀阻型TIA确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军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