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智敏;田正良
目的:观察宣通胸阳,祛除痰液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黄芪、丹参、当归、川芎、柴胡等)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34例;对照组只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33例,两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1.2%,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64.7%,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有较好的作用.提示本方法可提高疗效,有改善心肌缺血,通脉止痛的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晖;李江平;李小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机理.方法:分析高脂血症的形成原因为脾虚失运,脂浊内聚;肝胆不利,脂浊不化;肾失气化,清从浊化及病理基础为痰浊瘀阻于血脉.结果:以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化痰以除脂浊,顿挫病势;活血以通血脉,减轻病损;调整脏腑机能,分消痰瘀,通畅血脉.提示: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为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叶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活血通脉汤(丹参、桃仁、当归、人参、茯苓、远志、五味子等)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60%,P<0.05.提示:本方具有益心气,补心阳,通心脉,养心阴,定心志之功效.
作者:鄢朝忠;张治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刺穴位取颈夹脊3~7段为主,同时配合风池、颈百劳、肩井、外关,另外再施行颈椎牵引.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4%.提示:针刺颈夹脊穴可通经活络,舒筋活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对调节神经、血管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配合颈部牵引可以加大各椎体间的间隙,缓解神经血管的压迫状态而减轻症状.
作者:李雅慧;李建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捏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治疗小儿反射性肠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捏脊疗法,再配合足三里穴位用新斯的明封闭.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能疏通经气,加速六腑传化物功能.
作者:袁志仁;窦俊杰;徐长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明目类中药配合针灸及穴位封闭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将29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中药明目地黄汤加减口服结合针灸及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个月后,视力总有效率为86.2%,视野总有效率为89.7%.结论:益精明目活血开窍法(中药、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可有效地改善视力及视野.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以六味地黄丸随证加减治疗眩晕、淋证、经前乳胀、口疮等病症均获满意效果,现举数例.
作者:马存忠;李春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特发性水肿,在妇科较常见,表现为外形丰腴、肢体瘀胖.早晨面部肿胀,手瘀肿而无力;中午胸胁满闷,心慌气短;下午腰腿酸困,瘀肿加重.临床中我们自拟平胀汤已治愈水肿患者15例,其中在门诊遇一水肿10年的病人,多方求医无效,笔者三诊而愈,非常具有代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仲学龙;芦珊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穴与体外反搏法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疗效,提高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方法:将184例患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体外反搏组75例和经穴加体外反搏组79例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穴体外反搏法组总体疗效较体外反搏法组高,统计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穴体外反搏法对脑积水患儿运动障碍、智力落后及头围增大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影像学方面亦有较高的改善率.提示:经穴刺激与体外反搏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宋虎杰;苏同生;韩祖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onogaster),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400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每两天观察记录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直到果蝇全部死亡为止.然后计算出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和平均高寿命.结果显示:果蝇生存试验中,0.072%剂量组雄性果蝇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寿命延长有极显著性差异,该剂量组雌性果蝇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寿命延长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说明枸杞子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赵琦;郭惠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百会透穴为主配合两侧晕听区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取百会穴、上星穴、头两侧晕听区,强刺激和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能疏通平抑髓海逆乱之气,调节督脉,调动一身阳气,调整脏腑的功能.
作者:李改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气、养心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养心胶囊(红参、西洋参、麦冬、黄芪、厚朴、枳实等)治疗本病136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补气、养心之法对中老年卧床的心脏疾病效果较佳.
作者:周金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本症分为阳虚血瘀型、寒湿痰凝型、血瘀热毒型、气虚血瘀型论治,并设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方丹参注射液、肠溶性阿斯匹林、抗生素等治疗.结果:治疗组160例总有效率94.37%,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80%.提示:辨证施治,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玉萍;李中玉;李明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根据湿疹患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湿热并盛、脾虚湿盛、肝胆湿热、血虚风燥、湿瘀互结5型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8%.提示:中医分型治疗湿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徐玲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4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收益匪浅,获益良多.现将老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俊莉;陈爱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提示: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痛、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心电图缺血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万玲;朱卫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周惠卿;谢滨;陈艳华;李洪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测定金银花中锌、铁、铜、钙、镁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在佳实验条件下,使用混合标准溶液系列,测得结果如下,锌:线性范围0.0107~0.5000μg·mL-1,γ=0.9977,RSD=7.46%,平均回收率=93.58%,检出限:0.0107μg·mL-1;铁:线性范围0.0425~4.0000μg·mL-1,γ=0.9992,RSD=5.10%,平均回收率=100.89%,检出限:0.0425μg·mL-1;铜:线性范围0.0245~4.0000μg·mL-1,γ=0.9991,RSD=2.94%,平均回收率=103.78%,检出限:0.0245μg·mL-1;钙:线性范围0.0838~2.0000μg·mL-1,γ=0.9993,RSD=5.77%,平均回收率=103.19%,检出限:0.0838μg·mL-1;镁:线性范围0.0048~0.3000μg·mL-1,γ=0.9971,RSD=1.85%,平均回收率=103.90,检出限:0.0048μg·mL-1.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的锌、铁、铜、钙、镁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度较高.
作者:魏彩霞;赵惠茹;杨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药物辨证施治;对照组18例采用口服苯妥英钠、肌注维生素B12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因人制宜,治病求本,针药辨证,是提高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锦梅;张慧;何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大秦艽汤化裁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大秦艽汤化裁方(秦艽、当归、川芎、赤芍、防风、黄芩等)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为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为55.8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流变性指标观察显示,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秦艽汤裁方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屈小元;赵恒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