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心汤治疗过早搏动80例

王云光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宁心汤
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早搏动的疗效.方法:采用宁心汤(太子参、黄芪、黄精、炒枣仁、麦冬、丹参、甘松等)治疗过早搏动患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诸药合用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从而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定眩汤配西药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86例

    目的:总结中西结合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方法:中医用自拟定眩汤(天麻、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8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7%.提示:本方案能补肾养血,平肝潜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动脉供血,使血脉通利,髓海得充,眩晕自止.

    作者:曲亚楠;赵金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离子导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合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并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8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不同严重度的近期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复发率治疗组12.5%,对照组30%,差异有显著性.提示:中药离子异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高,复发率低.

    作者:韩村显;宁静;张小卫;杨小立;申晓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46例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眩晕患者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8.3%.提示:本剂对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丁跃文;马俊杰;韩世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益气通腑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2例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饭前服用红霉素片,治疗组加服中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莱菔子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改善脾胃自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王延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取肾俞、气海俞、三焦俞等穴,针刺后以电针仪施治,结束后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87.5%.提示:本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阳化湿,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作者:李骁飞;赵杰;高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

    目的:观察温阳、利尿、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强心药及利尿药,治疗组运用自拟温阳化瘀汤(附子、红参、茯苓、白术、郁金、车前子、益母草等).结果: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改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提示:本方具有温阳利尿,活血化瘀之效.

    作者:高亚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针联合静滴康体多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50例

    目的:观察体针联合康体多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针针刺(双合谷、曲池、三阴交等)联合静滴康体多注射液,对照组单纯采用静滴康体多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8.9%,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可使肥厚苔藓化的皮损逐步变得光滑有弹性.

    作者:闫小宁;田庆;张建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明目止血颗粒配西药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自制明目止血颗粒(夏枯草、炒山栀、三七、丹皮、川芎等),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3.3%,西医治疗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作者:葛金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生脉散合四物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60例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脉散合四物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绞股蓝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6%.提示:本方具有补益气血,敛阴复脉的作用.

    作者:邹仁妹;马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沙棘生肌膏治疗肛门病术后120例

    目的:观察化腐生肌、清热解毒、止痛类中药治疗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采用自制方药(沙棘油、炉甘石、煅石膏、轻粉、朱砂、冰片等)治疗术后创面,对照组80例用九华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2.5%,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沙棘生肌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化腐生肌作用,能促进创面尽快愈合.

    作者:王光清;张稳存;李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方法:中药组30例予补肾生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仙灵脾、熟地黄等)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康力龙和环孢霉素A(CsA).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0%,西药组为67%,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CD4、RBC-C3bRR、CDI58分子定量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CD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RBC-ICR和CD35分子定量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补肾生血方对CAA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纠正CAA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高红细胞免疫有关.

    作者:代喜平;李达;梁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试论通腑法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肺为妖脏,易受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肃降,出现咳、喘、咯痰、咳血等症状;肺系受邪日久,通调水道失职,产生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作者:黄进;赵长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初探

    目的:探讨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及方法.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阐述发挥.结论:痰浊、瘀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脏气血的亏虚根本在于肾气的亏虚;补肾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具有补肾养心、活血化痰等功效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晓华;王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解毒活血丸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类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原(CRP)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解毒活血丸(金银花、玄参、当归、牛膝等),对照组口服心血康0.2g,每日3次均在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进行IL-6、CRP检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热毒、瘀血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应用活血解毒法治疗本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而发生作用.

    作者:耿立梅;陈分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化痰通络汤合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4例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合星蒌承气汤(半夏、胆南星、天竺黄、香附、丹参等)治疗.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 对照组81.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对血液流变指标和血脂的变化做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在调节血脂变化和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方面是很有效.

    作者:李琴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珍珠的鉴定与临床应用

    珍珠为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reria martensii(Dunker)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科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

    作者:周忠民;安建武;孙(龙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30例

    目的:观察补血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当归、阿胶、白芍、甘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法具有补气生血,敛阴和营以促使体内气血生成的作用.

    作者:张俊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笔者于2003年5月~2006年3月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侠;陈鹏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仁神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312例

    目的:评价心仁神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方式对419例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患者,均进行睡眠健康教育,治疗组服用心仁神安胶囊,对照组服用安神胶囊,连续治疗观察1个疗程.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PSQI总分)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因子记分中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9.00%,治疗组66.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仁神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有明确的疗效.

    作者:常诚;姜亚军;蒋萌;邹建东;熊宁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四逆散加味临证治验举隅

    1 消化性溃疡 张某,男,47岁,2000年6月9日初诊,患者诉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饥饿时尤甚,嗳气频作,伴呕吐酸水,胃脘部灼热痛,口苦心烦,纳差,曾多次在市某医院就诊,做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因情绪不佳,饮酒过量,上述症状加剧,胃镜示:胃底部溃疡,大便潜血(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郁气滞、湿热蕴胃,治宜舒肝和胃,清热燥湿,拟四逆散加味:柴胡、枳壳、白术各12g,元胡、白及、丹参、黄芩、乌贼骨各15g,血竭6g(冲),白芍、山药各20g,蒲公英30g,木香、甘草各6g,黄连9g,姜半夏12g.水煎服,服药7剂后症状大减,查大便潜血(-),上方去黄连,继服20剂,经胃镜检查未见异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作者:邵丽黎;杨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