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心汤治疗过早搏动80例

王云光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宁心汤
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早搏动的疗效.方法:采用宁心汤(太子参、黄芪、黄精、炒枣仁、麦冬、丹参、甘松等)治疗过早搏动患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诸药合用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从而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通腑醒神活血组穴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偏瘫40例

    目的:观察针刺通腑醒神活血组穴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对照组40例,取穴肩骨禺、曲池、手三里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P<0.05).提示:通腑醒神活血为针刺法,能使气机得畅,气血得行,筋脉得养,神志得明,肢体功能得复.

    作者:李常法;赵驻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气雾剂联合5-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9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静滴5-ISMN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气雾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体征、缺血心电图改变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能降低总胆固醇、LDL水平及血小板粘附率,稳定斑块的作用.提示:本方法治疗UAP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保军;杨庆福;靳淑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对26例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按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把26例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6例),高于平均转运(12例),低于平均转运(8例),共3组.观察各组在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40g/d)前后每透析周期平均净出超量(μF)及每周尿素氮清除指数(KT/V)的变化.结果:加入黄芪注射液后26例患者的μF及每周KT/V值均有显著提高(P<0.01),在不同腹膜转运的各组内,除高转运组6例患者每周KT/V值升高无差异外,其余两组的μF及每周KT/V值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能提高腹膜透析效能,增加出超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家云;王俊霞;孟晓青;卢丹平;杨芳;张春荣;张国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鸦胆子油乳双路应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0例

    目的:对比观察鸦胆子油乳双路应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鸦胆子油乳腔内注入联合化疗治疗本病2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5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 腔内置管引流是治疗恶性胸水较好的措施之一,而鸦胆子油乳双路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汝敏;尹永英;郭彦伟;王建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并用炉甘石、庆大霉素及TDP照射,对照组30例采用皮肤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方法具有泻火解毒,通络止痛的作用.

    作者:刘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方法:中药组30例予补肾生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仙灵脾、熟地黄等)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康力龙和环孢霉素A(CsA).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0%,西药组为67%,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CD4、RBC-C3bRR、CDI58分子定量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CD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RBC-ICR和CD35分子定量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补肾生血方对CAA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纠正CAA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高红细胞免疫有关.

    作者:代喜平;李达;梁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吸烟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在我国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1991年我国高血压病抽样普查,其患病率为11.88%,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所以,防治高血压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认为瘀血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张桂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根据辨证将其分为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气虚湿阻3型,分别采用四妙勇安汤、活血通脉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分而治之.结果:总有效率达88.5%.提示:治疗本病应以活血化瘀,通络利湿为主要法则.

    作者:张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96例

    我们自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观察了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陈雪玲;王保群;杨立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清热解毒法(紫花地丁、菊花、金银花、连翘、桔梗、麦冬、玉竹等),对照组采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C等.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15例治愈率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清热解毒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岩;刘梅;赵京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生脉散合四物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60例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脉散合四物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绞股蓝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6%.提示:本方具有补益气血,敛阴复脉的作用.

    作者:邹仁妹;马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明目止血颗粒配西药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自制明目止血颗粒(夏枯草、炒山栀、三七、丹皮、川芎等),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3.3%,西医治疗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作者:葛金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珠子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0例

    自2004年由我们九家医院组成的临床观察协作组,对珠子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多中心临床观察,其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明娟;方娟;李志贤;常红梅;雍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开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瘀阻证30例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豁痰开结、祛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痰瘀证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治疗组30例加服中药开心散(桂枝、瓜蒌、薤白、半夏、冰片、葛根、红参、黄芪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3.33%,两组比较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P<0.05.提示:本方可减少冠心病AP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作者:万迎来;朱慧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试论通腑法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肺为妖脏,易受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肃降,出现咳、喘、咯痰、咳血等症状;肺系受邪日久,通调水道失职,产生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作者:黄进;赵长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31例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室性早搏31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以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

    作者:方家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华佗再造丸配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病100例

    目的:观察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华佗再造丸、肠溶性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对照组用川芎嗪.两组各用药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81%.结论:华佗再造丸组治疗本病中效果较好且医疗费用低廉.

    作者:薛利招;车利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男科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为:黄芪四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具有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之效.各家论述颇多,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内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等诸多疾病.笔者将该方应用于男科疾病的治疗亦收效甚佳,现举数案如下.

    作者:王希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广藿香制汤方法研究

    目的: 找出广藿香制汤剂的佳煎煮方法和适宜的煎煮时间.方法: 本实验测定了3种不同煎煮方法和6个不同时间得到的广藿香汤液中挥发油含率和浸膏得率.结果: 挥发油在汤液中的含率以浸泡煎煮5min高,但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汤液中挥发油的含量显著下降,而出膏率随时间递增.

    作者:侯淑珍;赵锦;赵铭;刘普查;张焕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25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地高辛片、双氢克尿噻、补达秀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西洋参、赤芍、厚朴、茯苓、泽泻、黄芪等).结果:益气活血利水方药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其改善心功能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其改善中医证候及心力衰竭症状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药的作用机制与在改善心肌缺血、强心、利尿的基础上还能对抗炎症反应、增强心肌自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刘勤社;李静;韩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