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郁安神汤治疗轻抑郁症80例

潘惠萍;张玲

关键词:解郁安神汤, 治疗, 抑郁自评量表, 诊断标准, 语言行动, 抑郁症状, 文化程度, 平均年龄, 临床化验, 机关干部, 大学本科, 脉弦滑, 自杀, 资料, 学生, 胁胀, 失眠, 舌质, 情绪, 女性
摘要: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符合CCMD-3-R诊断标准[1]、抑郁自评量表≥20分[2],病程4个月到10年不等,平均4.5年,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小18岁,大65岁,平均年龄34岁;机关干部41例,教师26例,工人3例,学生10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36例,大专16例,其他28例;均为初次发病,均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语言行动减少、自责,甚至欲自杀、自伤等抑郁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胁胀痛、失眠、纳差、脘闷、舌质淡、苔腻、舌体肥大边有齿痕,脉弦滑,各种临床化验均正常.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微循环是中医脾主运化的形体生理解剖基础

    目的:探讨微循环是中医脾主运化的形体生理解剖基础.方法:收集整理中医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中医络脉学说和现代医学微循环学说进行探讨,并与临床实践相印证.结论:脾-络脉(血络)-微循环具有同一性,脾主运化所代表的生理、病理现象的内在物质机制,也即脾主运化的形体生理解剖基础,是广泛分布于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微循环.

    作者:徐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脑梗塞40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采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脑梗塞4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率8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

    作者:王永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膀胱82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方法:152例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82例,取足三里、三阴交、中极等穴,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温针灸法对该病有缓解症状、减少残余尿的作用.

    作者:姚惠青;冯学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

    目的:总结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方法:整理老师相关医疗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进行归纳、梳理.结论:其治疗胃痛的经验为审证求因,把握病机,分清类型;胃、咽兼顾治疗;承古知新,中西结合.

    作者:杨晓军;邝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40例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作者:彭轶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法方药.方法: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的临床症候特点,确立治法,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结果:治愈:25例,有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提示:应用中医药辨证分型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可靠.

    作者:赵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千金子的炮制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近年来有关千金子炮制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对千金子炮制前后的、药效比较、活性成分比较、质量变化等来了解其进展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认为,热霜、蒸霜含油量较冷霜低,毒性较小.结论:毒药千金子其毒性及活性成分均为脂肪油,炮制不当会危及临床用药安全,必须制霜炮制.

    作者:程国庆;李进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通便胶囊治疗中老年便秘196例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燥湿润肠类中药配伍治疗中老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96例中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自制通便胶囊和对照组76例采用果导片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95.8%,对照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制通便胶囊治疗中老年便秘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赵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生大黄在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大黄在治疗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1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采用基本支持疗法,治疗组81例,在基本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0.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肠功能恢复,腹水的吸收较快,并发症及死亡率减少,住院日也明显缩短.提示:在治疗重症急性胰炎过程中,配合使用生大黄治疗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贾国强;阳丹才让;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以自拟愈肠煎(补骨脂、炒白芍、炒白术、肉豆蔻、五味子、米壳等)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10例,用洛哌丁胺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除腹胀、排便稀溏夹粘液而不爽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自拟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和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洛哌丁胺.

    作者:伏新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加六君汤合小剂量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新加六君汤(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枳实、枳壳、佛手等)合小剂量多虑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56.7%;对照组总有效率67.9%,显效率25.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法能明显调节胃动力、改善胃排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继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脾活血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药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中药基本方(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白芍、蒲黄、五灵脂、刺猬皮).配合西药复合维生素B溶液加庆大霉素针剂.结果:68例治愈4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91.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互补协同作用,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对HP也有抑制作用.

    作者:石孝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敷药垫配合超声中频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135例

    目的:观察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消肿止痛、渗湿利尿类中药配合CZT-8A电脑超声中频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外敷药垫(马钱子、洋金花、雷公藤、独活、羌活、桂枝、川乌、附子、红花、秦艽、土茯苓)等外敷配合CZT-8A电脑超声中频治疗本病13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消肿止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斌;马昌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解酒清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

    目的:观察清热、疏肝类中药配伍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方法: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口服解酒醒肝汤(葛花、柴胡、黄芩、茯苓、白茅根、佩兰).结果:解酒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显著(95.65%).提示:解酒醒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显著.

    作者:何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自制小钩刀挑治弹响指300例

    笔者自1995年8月~2005年8月,应用自制小钩刀经皮闭合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弹响指30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惠增龙;党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粉刺50例

    笔者近几年来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辨证法治疗粉刺5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效祥;赵刚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波配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100例

    目的:探讨微波配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以微波探头刺入咽腔后壁淋巴滤泡表面,以淋巴滤泡表面发白为止;口服化裁半夏厚朴汤.结果:总有效率85%.提示:微波治疗直中病所,杀灭病菌;半夏厚朴汤化痰行气.

    作者:谢军;马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肠安煎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利湿止泻类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该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服用肠安煎剂(柴胡、白芍、陈皮、白术、党参、扁豆等)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固涩止泻,提高患者的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功效.

    作者:杨倩;冯玉彦;吉运磊;姚希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医的情志理论与心理学在教学和临床中的作用

    情志相胜的理论体系源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今天教学和临床工作中,恰恰是人们易于忽视之处.本文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情志方面的关系和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作一讨论.

    作者:张重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仙鹿壮骨方对骨质疏松大鼠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仙鹿壮骨方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I型胶原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地塞米松制造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仙鹿壮骨方药,并与西药补钙剂对照观察.测定大鼠骨密度,以荧光定量PCR检测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明显下降,治疗各组骨密度均有提高.模型组I型胶原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治疗各组I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上升,上升幅度以中药大剂量组高,西药组次之,中药小剂量较差.结论:补肾中药仙鹿壮骨方能促进地塞米松型骨质疏松症大鼠I型胶原的合成,其防治骨质疏松症可能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提高骨密度而实现的.

    作者:韩丽萍;魏敏惠;刘实;张恩户;史亚军;赵锦荣;郭洁;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