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

李文红;李丽芳;席香云

关键词: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 微波/治疗应用, 活血祛, 瘀剂/治疗应用, 给药, 灌肠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口服活血行气方(丹参、赤芍、桃仁、乌药等),配合中药灌肠方(当归、红藤、赤芍、虎杖、败酱草等)及TDP物理疗法.并设47例仅服中药为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为优,P<0.01.结论:多途经综合疗法,内外合治,可提高疗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舒肝消癖汤合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180例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自拟舒肝消癖汤(柴胡、当归、香附、牡蛎、浙贝、峰房等),配合中药方(细辛、红花、大黄、丹参、三七等)外敷.结果:治疗180例,治愈164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舒肝消癖汤合中药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的功效.

    作者:牛国英;徐中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能够缓解病情,保护残存肾单位及恢复肾功能 .结论:提出气虚血瘀为本病的基础病机,临床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

    作者:刘建红;车玲艳;贺金龙;董正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褥疮51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艾条于创面温和灸法为主,Ⅱ度以上者配合皮肤针疮周叩刺.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2.2%.提示:针灸疗法治疗褥疮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生新之功效,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以利创口愈合.

    作者:张会珍;佘延芬;吴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杨学信主任采用益气活血健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目的:介绍杨学信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其经验.结论:杨学信主任医师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以益气活血健胃法为主治疗本病.

    作者:李志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保阴煎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7例

    近年来,笔者用保阴煎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娥;刘海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

    目的:探讨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中药经前内服通经方(香附、丹参、赤芍等),经期内服止痛方(益母草、三七、郁金等),经后内服慢盆方(赤芍、败酱草、延胡索等);中药毛冬青灌肠液灌肠及中药四黄粉外敷多途径治疗本病74例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4.59%,总治愈率为67.56%.结论:以湿热瘀结为主要证型的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多途径治疗,疗效显著 .

    作者:余冬青;黄健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举元煎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3例

    1983年1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举元煎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晓;张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小儿无原因性四肢痛13例

    笔者于1991年5月,在门诊运用五子衍宗汤治疗1例无原因性四肢疼患儿获效后,又相继治疗同类型病人12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勤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甘草与西药配伍的禁忌

    甘草是常用中药,其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甘草和西药的同时应用日益增多.合理应用能增强疗效、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甘草临床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作者:朱聿萍;刘井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刺络拔罐加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41例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在患者小腿中段前内侧部位寻找痛点,以痛点为中心, 用已消毒备用的三棱针对痛点进行快速点刺出血,再用闪火法拔罐; 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结果:总有效率97.6%.提示:刺络拔罐加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效果.

    作者:张新定;符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口服活血行气方(丹参、赤芍、桃仁、乌药等),配合中药灌肠方(当归、红藤、赤芍、虎杖、败酱草等)及TDP物理疗法.并设47例仅服中药为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为优,P<0.01.结论:多途经综合疗法,内外合治,可提高疗效.

    作者:李文红;李丽芳;席香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黛力新与舒眠胶囊联合使用治疗失眠症38例

    笔者近1年来,联合应用黛力新与舒眠胶囊治疗失眠症患者共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晓英;张元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水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及胃食管反流50例

    目的:观察水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及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 15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水针组50例,取穴内关,足三里,合谷,穴位注射胃复安;体针组50例,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穴;药物组50例,服氟哌啶醇,胃复安 ,氯丙嗪等.结果:以上3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0%,89%,60%.提示:脑卒中后呃逆及胃食管反流治疗可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水针治疗可替代传统体针治疗.

    作者:吴秀玲;李晓东;刘爱国;李永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脱疽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采用自拟脱疽汤内服(黄芪、桂枝、赤芍、当归、元参、金银花、丹参、桃仁、红花等),配合八虫胶囊内服,(全蝎、蜈蚣、穿山甲、鳖虫、水蛭、蚂蚁、地龙、壁虎).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两方合用,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的功效.

    作者:安瑞;刘世玉;刘文治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8例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高压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综合方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a optic neuropathy ,AION)18例(23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贺玲;李二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余成玉老中医临床治验拾萃

    我县名老中医余成玉,副主任医师.三世业医,从医30余年,以诊治内儿科疑难杂证及男性病见长.本人随诊10余年,深感余师学验俱丰,其见解、治疗有独特之处.现将所见闻的片爪举隅如下,以飧同道.

    作者:赵希敏;王熙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咽炎袋泡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咽炎袋泡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桔梗、甘草,化学方法鉴别薄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中柠檬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柠檬酸在3.00~9.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值为1.20%.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屹;陈慧泼;董可;彭创业;罗伦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贴脐治疗小儿腹泻160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见.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小儿服药困难,自1999年以来,采用脐部-(神阙穴) 贴药治疗小儿腹泻1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明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5例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 . 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采用局部刺络拔罐,同时内服龙胆泻肝汤为主方的汤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8.6%( P<0.05). 提示:针药结合治疗此病能迅速止痛,促进水泡吸收,缩短病程.

    作者:蓝天飞;陈希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体会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正在成为新世纪肾脏病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在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临床期、终末期3期,根据每期糖尿病肾病不同的病理、临床特征以及证候表现,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分别运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益气健脾、益肾固涩法;温阳健脾、化湿利水法;滋补肝肾、清利湿热法; 滋肾助阳、化瘀泻浊法五法进行辨证治疗,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