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丰;任志宏;程世和;吴燕红;唐丽萍;李爱媛;梁景云;高立珍;张红;刘欢
目的:介绍褚玉霞教授诊治月经病的经验.方法:从师学习,总结所长.结论:褚玉霞教授诊治月经病强调治病求本,施以补肾,健脾,疏肝,调理气血诸法.治疗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进行阶段性调治.
作者:傅金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疗效.方法: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服泻白散加味(桑皮、地骨皮、鱼腥草、川贝、地龙等).对照组不服用中药.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疗法具有疗效快、能明显缩短疗程的优势.
作者:杨献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联合抗精神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临床分为气虚型、气血亏损型和痰湿阻滞型,治疗本病46例.并设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药物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26.1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气、去湿化痰、补益气血的功效,能明显减轻体重.
作者:吴忠和;侯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及针灸治疗.结果:入院时两组NSE、Erycat、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第14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NSE对比明显降低(t=2.70,P<0.01).EryCat两组对比显著降低(t=2.78,P<0.01).NBNA评分两组对比评分明显提高(t=2.678,P<0.01).结论:对HIE患儿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李小力;崔巍;康小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肺化痰汤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清肺化痰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葶苈子、苏子、莱菔子等)配合α-2b 干扰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 .结果:总有效率97.5%,与46例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法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良好.
作者:洪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治疗气虚感冒的疗效.方法:用自拟扶正固本汤为基础方(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等),随症加减,治疗1周.结果:观察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0%.结论:具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功效,特别适宜于气虚感冒之患者.
作者:郭海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共4型,配合西药强的松治疗本病42例.同时设单纯强的松治疗组39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56.4%,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5项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症,疗效显著、安全、可以减少激素的毒副作用.
作者:郭庆寅;任献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药以其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特色,在VD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且日益显现出优势.
作者:张磊;张巧霞;厉秀云;贾杰;李振民;刘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我院用补肾化瘀祛痰法治疗本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艳敏;董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收敛固脱类中药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症的疗效.方法:消痔灵注射液(五倍子、枯矾)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症32例.结果:总治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收敛固脱,提升直肠脱垂的功效.
作者:席艳君;党红民;陈波;吴学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因素造成胰腺实质和胰管的局部或弥漫性、持续进展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终腺泡和胰岛细胞萎缩消失,胰管狭窄、扩张和胰石形成,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胰腺组织结构破坏和内分泌功能减退[1].
作者:陈永灿;白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佩戴乳罩内衬药垫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68例佩戴乳罩内衬药垫(柴胡、香附、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治疗乳腺增生,对照组60例内服逍遥丸.结果:治疗组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乳罩中药内衬垫是治疗乳腺增生病,通过经皮给药,达到疏肝制气,散结止痛的疗效.
作者:王晓君;周文魁;卢秋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毒性较强的中药品种不少,常用的有60余种.因其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药效非常迅猛,使用不当即可导致中毒或死亡.因而其使用受到了限制,有些医生更是避而不用.
作者:孙增民;郭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急性期针灸组(治疗组)和发病7d后针灸组(对照组),以3个疗程统计疗效.分别以治疗前、发病第7d和治疗后为观测时点,评价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痊愈患者的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针灸介入并不损伤面神经而加重病情,相反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次数,提示急性期为针灸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谢志平;张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创愈生肌散对促进创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用犬急性创伤所致大、中、小切口为病理模型,以阳性组和阴性组做对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创愈生肌散对各种类型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显著(P <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创愈生肌散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在促进伤口愈合过程中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等.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林;孙志峰;刘子冬;王芳;李雪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改进无蹼壁虎药用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和研究无蹼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方法:Al2O3柱层析分离纯化壁虎抗肿瘤成分,HPLC色谱法检测改进方法的分离纯化效果,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HepG2肿瘤细胞株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效果,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结果:Al2O3柱层析较硅胶柱层析改善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壁虎中提取得到的成分对人肝癌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与时间和剂量的相关性,显示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初步的提取纯化方法是有效的,壁虎的有效药物成分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耀辉;盛继文;耿秀芳;邵建新;赵小娟;张仕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穿孔并全腹膜炎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照组32例单纯用阑尾切除,腹腔引流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厚朴、炒莱菔子、木香、红花、桃仁、丹皮、大黄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术后加用中药汤剂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曹宏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通脉增视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通脉增视胶囊及多贝斯治疗,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多贝斯与通脉增视胶囊对血糖无影响(P>0.05),但血清中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其中通脉增视胶囊低剂量组与多贝斯组疗效接近(P>0.05),但通脉增视胶囊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多贝斯组、低剂量组(P<0.05).结论:通脉增视胶囊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来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对DR的发展(特别是早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作者:曹平;仝警安;孟繁娟;金兰;张桂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健脾、补肺、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方健脾补肺活血汤(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半夏、莱菔子等),对照组40例采用酮替酚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95% ;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标本兼顾,可延长缓解间期,减少哮喘发作.
作者:刘侠;刘双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针刺肝俞、脾俞、乳根等穴,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50例,单纯口服乳癖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6.00% (P<0.01).结论:针药结合可活血祛瘀扩张血管,促进纤维组织的新陈代谢,能缓解增生小叶的局部缺血,减轻疼痛,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
作者:郭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