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LK11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岳军;梅立;谢兰

关键词:卵巢癌, KLK11,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探讨KLK11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LK11在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KLK1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P=0.016,P=0.013);KLK11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的卵巢癌组织(P=0.045,P=0.012);早期卵巢癌组织中(Ⅰ/Ⅱ期)KLK11的表达明显高于晚期卵巢癌(Ⅲ/Ⅳ期)(P=0.002,P=0.010);KLK1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P=0.510,P=0.747); KLK11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有明显相关性(P=0.027);KLK1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3个月和28.9个月(P=0.031).结论 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提示KLK11的表达失调可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SA值增高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接受前列腺按摩术后的血清PSA增高者的尿液细胞学检查,评估其用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126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或术前获取前列腺液,进行瑞氏染色和脱落细胞学分级.结果 病理学结果87例(69.05%)为前列腺癌,39例(30.65%)为非前列腺癌组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一至五级分别有8例(9.19%)、13例(17.94%)、21例(24.14%)、26例(29.89%)、19例(21.84%).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100% 的特异性,在PSA≥20μg/L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57.89%).在脱落细胞学分级一至四级之间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至四级与五级之间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值增高患者中行前列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患者具有较高的PSA值的时候,具有无侵入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列腺活检的损伤更小.

    作者:张晓耕;王培昌;刘辰庚;黄花;张丽春;孙颖;姚洁;相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激素替代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对7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肌酶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后CK、CKMB、AST和LDH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HD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明显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和血脂水平,有利于防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华;吴让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FNA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PFNA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基于DHS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0.5~2年,所有患者均未感染.治疗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优良率为77.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NA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运用效果好,特别是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其具有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可提高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费晓平;刘汉涛;吴天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舌根牵引术与颏前徙术治疗OSAHS患者舌后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比较改良舌根牵引术与颏前徙术在治疗合并舌后坠的OSAHS患者的手术特点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33例合并舌后坠的OSAHS患者分别进行改良的舌根牵引术及颏前徙手术前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种术式患者手术前后AHI、SaO2、呼吸暂停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舌根牵引术的显效率明显高于颏前徙术.结论 舌根牵引术在治疗舌后坠患者中更具有推广性.

    作者:张颖;郭嘉;王宇;刘至玄;陈冠男;王效军;李志杰;曹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5月~2012年9月本院的74例中晚期引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进行引产,而观察组则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进行引产,然后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雌二醇、雌三醇、孕酮、泌乳素水平及血清、羊水中的PGE、PGF-2α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后12h及引产后24h的血清雌二醇、雌三醇均高于对照组,而孕酮及泌乳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另外血清及羊水中的PGE、PGF-2α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较大,引产效果优于单用利凡诺.

    作者:尹甲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洗胃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急性酒精中毒洗胃与不洗胃治愈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常规生命体征监护、保暖、纳洛酮、泮托拉唑、古拉定、维生素、补液治疗,对照组首先给予洗胃治疗,再以标准组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洗胃与否对治愈时间无影响,而不洗胃相对有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接受度.

    作者:佘国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4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宜宾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4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培养及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在24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培养中,290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1.9%;其中革兰阳性菌246 株(84.8%),革兰阴性菌44株(15.2%).表皮葡萄球菌显著多于溶血葡萄球菌(=16.6,P<0.01).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的敏感率分别达100%和94.8%,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62.9%.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的敏感率分别达96.3%和94.4%;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74.1%.溶血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表皮葡萄球菌(=4.98,P<0.05).结论 葡萄球菌属细菌为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主要病原菌,推荐首选多肽类抗菌药或夫西地酸,不建议首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作者:王模奎;黄薇;宗小敏;苏华英;杨介梅;罗代辉;王琴;吕勇彬;肖亚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药物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中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68例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THP组和MMC组,每组34例,比较观察两组的复发和安全情况.结果 THP组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9%和8.8%明显低于MMC组的23.5%和32.4%(P<0.05),两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血象异常、肝功损害和肾功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与MMC均为术后浅表性膀胱癌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而由于THP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作者:马晋;范地兵;廖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消化酶胶囊与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复方消化酶胶囊联用乳果糖口服液与单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分别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 60 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 组,复方消化酶胶囊与乳果糖口服液联用组( 治疗组,n=30,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3次/d,乳果糖口服液20ml,3次/d) 复方消化酶胶囊单用组(对照组,n=30,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3次/d),2 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3.3%;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胶囊与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应用是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手术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CA﹚的治疗.方法运用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 11例和手术治疗PICCA 3例.结果 1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1例Hunt-Hess分级Ⅴ级病人术后1周死亡,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病人术后生活不能自理.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颅神经麻痹,吞咽障碍.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和手术治疗PICCA都是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两者不能相互取代.

    作者:宣井岗;彭亚;陈荣华;朱旭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抑郁症患者早期治疗时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单用组)和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合用组)各33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4周末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合用组较单用组疗效好(P<0.05),而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起效快,克服了单用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特点,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温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置入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为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选择应用带cuff导管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24例为导管组,选择应用内瘘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尿素氮(Bun)、清蛋白(Alb)、血磷(P)、血钙(Ca)、甲状旁腺素(PTH)、体重指数、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IMT.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IMT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导管组hsCRP、IL-6、TNF-α、IMT、Cr、Alb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hsCRP与颈动脉IMT明显相关,以IL-6的影响大.结论 带cuff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状态,并且与颈动脉硬化明显相关.

    作者:王革;张萍;杨丽南;徐海霞;董华萍;彭嘉丽;李凤娥;汤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26例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分析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原因.方法利用结肠镜检查对226例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常见原因为息肉108例,脂肪瘤26例,平滑肌瘤12例,肠外肿块压迫12例,类癌6例,假息肉4例,腺瘤6例,癌40例,其他12例.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荣深;韩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肛瘘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熏洗组)41例和观察组(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组)41例,后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及术后3、5、7d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术式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5、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较佳,可更快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降低患者的不适.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醚对幼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幼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后14d SD幼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和七氟醚组(Sevo),各9只.S组不做任何处理,Sevo组幼鼠暴露于5%的七氟醚4h,1周、3周、6周后于每天上午8:00~11:00应用Morris水迷宫对S组和Sevo组的18只开始连续7d的行为学观察,记录逃避潜伏期.结果 与S组相比,Sevo组逃避潜伏期和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七氟醚对幼鼠认识获取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汤和青;余相地;袁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目的 建立Caco-2细胞单层的培养和模型评价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普萘洛尔(propranolo)对映异构体转运动力学特征奠定基础.方法 常规培养条件下,将Caco-2细胞分别以2.5×105、5.5×105 cells/ml分别接种于Transwell的聚碳酸脂膜上(0.4ml/well),在培养10d、15d和21d后,以细胞单层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标志物的表观通透系数(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初步评价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完整性,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验证模型的完整性,以期确定建模时的细胞接种密度和培养时间;检测细胞单层模型在HBSS液和不同浓度的普萘洛尔溶液中培养不同时间时的TEER值,以评价单层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以5.5×105 cells/ml 接种21d后,TEER>200Ω*cm2、Papp<1.0×10-6cm/s,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融合形成连续、完整的单细胞层,细胞表面覆盖一层刷状缘微绒毛;细胞单层模型在HBSS液和盐酸普萘洛尔药液(≤640mmol/L)中孵育8h后TEER>200Ω*cm2.结论 以5.5×105 cells/ml为细胞接种密度且培养至21d后,Caco-2细胞单层形态与小肠上皮细胞类似,跨膜电阻、标志物透过量均达到要求,具有良好的完整性,而且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在HBSS液和盐酸普萘洛尔药液(≤640mmol/L)中可稳定8h,表明该细胞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后续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药物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毛小琴;贾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以及病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沙利度100mg/d,分2次口服,咪唑斯汀10mg/d,1次/d,对照组单独服用咪唑斯汀10mg/d,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95%,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翁燕荣;赵洪波;刘玉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15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胰岛素组按疗程分为15d亚组、30d亚组.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2hins、Fc-p、2hc-p、HOMA-IR和HOMA-β(c-p).结果 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其中30d亚组较15d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对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都市龙泉驿区女性宫颈HPV感染型别分布

    目的 了解龙泉驿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2014例2010年7月20日~2011年12月31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型别筛查.结果 2014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1.1%,21种基因型别检出19种,其中43,45没有检出,感染率高的型别是52,其它常见型别分别为58,16,33,68,CP8304,18,53,6,11,66,31,39.本次调查中HPV感染高峰年龄在55岁以上,感染率为38.8%,其次为25岁以下,感染率为28.3%.结论 该区域感染率高的型别为52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且55岁以上的女性感染率较高,运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治疗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微创治疗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效果.方法 对80例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微创取石.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严重情况发生而需改行开放手术.术中一次性取石成功23例,二次取石成功57例.采用单通道取石57例,采用双通道取石23例.62例患者结石被完全取净,18例有小结石残留.结论 皮肾镜微创取石术是一种能有效治疗肾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治疗复发性复杂结石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即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商昌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