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述神志病从脾胃论治

崔晓;赵仓焕

关键词:神志病/中医药疗法, 从脾胃论治
摘要:目的:中医传统理论多认为神志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神志病的病因根本是脾胃功能的失调,故此论述神志病应从脾胃论治.方法:主要从神志病的两个重要物质基础血和气入手,通过脾主血统血、胃气乃一身之气及脾胃气机转输、濡养五脏的生理病理基础来阐述脾胃与神志病的关系,同时结合历代医家临床从脾胃论治神志病取得的良好效果以及现代关于脑肠肽、肠脑等研究成果来说明神志病与脾胃的重要关系.结论:从脾胃论治神志病是临床的重要治则.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降逆汤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降逆汤(法半夏、柴胡、白芍、佛手、旋覆花、代赭石、桃仁等)结合西药(吗丁啉、铝碳酸镁颗粒),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逆汤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效.

    作者:成坤;张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等),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通过对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判断,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8%,当归四逆汤组高于甲钴胺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在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以补有形而资无形,血盈而使阳气有所依附,通达血脉的疗效.

    作者:刘喜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孕症常见病因病机浅析

    不孕症病因的西医学分类较多,但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分析,以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轴功能障碍、感染及创伤、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及免疫性不孕等病因为主,根据焦丽[1]对213例不孕妇女病因调查分析,以上病因在不孕症中所占比例高达90 %.越来越多的妇科工作者认识到中医治疗不孕症具有优势,但就各类病因的中医辨证分析仍不够成熟.我们在西医认识的基础上,对上述常见病因的中医辨证分析作了一些探索,不揣陋见,与同道商榷.

    作者:杨兆荣;钱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平衡电痉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遗症52例

    目的:观察运用平衡电痉挛疗法与传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以阴阳两经相配取穴,根据症候表现,每经各取两穴,相配合使用,毫针刺入肌层后,接通低频脉冲电疗仪,下肢内外两侧各放置一组电极,使下肢肌肉产生有节律性的收缩,以达到阴阳、表里、上下、内外的平衡,运行、调和血气.结果:平衡电痉挛疗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衡电痉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遗症有调阴阳,行气血,强筋固本,健睥益气的功效.

    作者:龙玲;向小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消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70例

    目的:现察消溃汤与西药三联疗法相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三联法,口服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连服1周,然后单服奥关拉唑,连服3周;治疗组70例,口服消渍汤(生黄芪、白及、黄连、蒲公英、乌贼骨、瓦楞子等)4周,同时口服上述西药,服法同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8周).结果:胃镜下疗效,症状改善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胃渍疡有清肝和胃制酸的功效.

    作者:杨雯;胡茸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健脾利湿汤治疗慢性直、结肠炎100例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慢性直、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健脾利湿汤(玄参、桔梗、当归、炒白术、麦冬、炒槐米、茯苓、炒地榆、炒荆芥、甘草、大黄)治疗慢性直、结肠炎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8%.结论:本方具有宣肺润燥,健脾利湿,清热止泻,凉血止血的功效.

    作者:刘绍康;柴锋;刘美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30例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方剂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疏肝法方剂(白术、陈皮、柴胡、白芍、防风、苏梗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症状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胃、抑木扶土之效.

    作者:黄欣;钱垠;刘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105例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柴芍承气汤(柴胡、白芍、枳实、厚朴、玄明粉、木香、黄芩等)治疗,并随症加减.疗程均为2周.观察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测血尿淀粉酶、血钙、C反应蛋白、血常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另外行腹部CT观察胰腺形态.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血钙、C反应蛋白的下降以及并发症的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有疏肝利胆,泄热通腑的功效.

    作者:李积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刘华为教授应用温病学理论谈甲流H1N1的辨治

    刘华为教授应用温病学的理论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对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及治疗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了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优势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马战平;屈小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0例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改善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ACEI类、利尿剂、小剂量倍他乐克(心功能IV级者心力衰竭控制后才开始服用)、小剂量地高辛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等)4粒,每天3次,经1个月药物洗脱期后,交叉试验,主要观察比较7个月后2组心脏彩超测量LVEF及LVED变化.结果:治疗7个月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LVEF提高率为95.2%,LVED较前缩小6.5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使扩大的左心室缩小,改善心功能,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作者:朱学莉;常快乐;于军;唐礼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二参双甲汤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32例

    目的:探讨二参双甲汤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二参双甲汤加减(苦参、丹参、炙鳖甲、穿山甲、蒲公英、茵陈等)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32例.结果: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3例.结论:运用自拟二参双甲汤治疗丙肝具有活血解毒利湿之效.

    作者:谢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敷滑膜膏内服四妙散等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7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中医采用外敷滑膜膏(黄柏、大黄、蒲公英、血竭、细辛等),内服四妙散加味(黄柏、苍术、薏米、牛膝、白术、忍冬藤、当归等);西医采用静点青霉素或克林霉素,并结合患侧下肢皮牵引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超过98.3%.结论:采用本法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斌;韩斐斐;全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儿清解防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小儿清解防感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获取小儿清解防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利用佳的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的提取小儿清解防感方中药材的有效组分.

    作者:郭妮;刘满军;赵兴;李凡;王卫锋;袁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概述

    本文通过对以往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从西医、中医两方面系统的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刘鉴;周琪;刘洁;何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1例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1例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等)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73.1%.结论:该方治疗本病有健脾升清、培土益气的功效.

    作者:周德仁;韩纪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120例

    目的:观察通过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以针刺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配合耳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能抑制亢进的食欲,促进能量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作者:王素芳;王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大黄解毒汤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45例

    目的:观察大黄解毒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检测0.01Eu/m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解毒汤(茯苓、薏米、赤芍、白及、黄芩、大黄、紫草、儿茶等)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肝功能、症状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解毒汤保留灌肠可快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毛毛;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败酱草的临床新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针配合补益肝肾中药治疗肩周炎30例

    目的:应用腹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方法:上风湿点、商曲、滑肉门、中脘穴以中医腹针全息理论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与常规穴位针刺配合中药作为对照组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体针配合中药疗法(8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既能发挥体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且痛苦小并避免了因局部刺激而导致疗程延长.

    作者:贾蓉;赵芝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金水宝胶囊配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降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金水宝胶囊(发酵虫草菌粉)配合西药(阿魏酸钠)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及伴随症状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降糖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的发生.

    作者:刘文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