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涛;闫景强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应用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方法:将58例子宫内膜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间隔时间、化疗方案,治疗组给予应用艾迪注射液100mL,1次/d,连用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神经毒性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化疗后体重增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术后辅助化疗配合应用艾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姜丽;王春梅;郭冬梅;付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婴幼儿秋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加味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厚朴、桂枝)根据病情加味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婴幼儿秋泻治愈率高,缩短病程,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王小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暖宫止痛散药饼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自拟暖宫止痛散(用炒五灵脂、姜黄、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川芎、羌活、细辛、防风等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100g,用醋和蜜调煮成膏状,制成药饼),非经期每晚睡前趁热分别敷于腹部及骶部;对照组50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外用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炎症,暖宫止痛散药饼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菊玲;李莲花;陈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宫外孕Ⅱ号加减方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服用米非司酮总量300mg,3d后停,根据B超及β-hCG监测情况,7d后服用宫外孕II号加减方(丹参、赤芍、三棱、莪术、桃仁、蒲公英、蜈蚣、田三七等)煎服,并分别于第4日、第7~10日B超监测盆腔及β-hCG数值,1月后复查,重新评估.结果:30例患者26例治愈,疗程短7d,长1月,B超提示盆腔包块及积液消失,β-hCG正常或持续下降,4例因放弃保守治疗而行手术.结论:米非司酮可促使绒毛退化、变性坏死,胚胎死亡,配合宫外孕Ⅱ号加减方可促使已坏死机化的胚胎组织软化吸收或脱落.
作者:付亚丽;于爱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陕西省不同采收期黄芩样品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SUPELCO Discovery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25%磷酸-四氢呋喃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74nm,体积流量1.0mL/m in,柱温30 ℃.结果:秋季样品整体相似度高于春季,以秋季采收为佳.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和精密度良好,为全面控制黄芩药材的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杨亚丽;吴芳;杨瑞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临床观察中药制剂儿宝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儿宝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硫酸锌口服液,观察患儿消化不良(包括厌食、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症状性腹痛、地图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体重增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发病率、症状性腹痛缓解、地图舌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儿宝颗粒应用于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
作者:程小宁;郭建春;赵萍;韩选明;王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涩肠止泻类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抗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愈疡汤(白头翁、穿山龙、败酱草、徐长卿、仙鹤草、地榆、槟榔、薏苡仁等)灌肠配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作者:蒋艳茹;姚娜;王玉浔;阎翠兰;安雅臣;王峥;陈彤君;蔡春江;贾艳秋;单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生化颗粒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孕囊排出后治疗组口服新生化颗粒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常规抗炎,对照组仅常规抗炎.结果:两组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血天数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亦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化颗粒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可以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和出血量.
作者:赵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本院2003年至2008年采用手法复位,根据骨折分型注意体会骨折移位特点,结合微创手术有效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结果: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征予以评定; 56例得到随访,优良率92.8%.结论:三踝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是治疗关键;微创配合手法复位可以减少骨折段血运破坏,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作者:陈军;张立平;张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一般无胃器质性病变,临床多出现饱胀、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
作者:蔡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白塞病(Behcet'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其典型临床特点为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等,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血管性疾病,现将我院风湿科诊治过程中出现足部坏疽的1例白塞病报道如下.
作者:安琦;马飞燕;余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T2DM外周血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T2DM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鉴定EPCs.观察不同浓度黄芪多糖(0,50,200,800,3200,6400mg/L)分别干预6,12,24,48h对T2DM患者EPCs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T2D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鼠尾胶原包被的培养瓶中培养后呈梭形、铺路石样,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CD34和KDR,表达干/祖细胞抗原CD133;具有吞噬Dil-acLDL及结合FITC-UEA-1的特性.T2DM患者EPCs的增殖能力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黄芪多糖(APS)显著增加T2DM患者EPCs的增殖能力,呈一定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在200mg/L浓度时开始较T2DM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于800mg/L时达大效应(P<0.01).200mg/LAPS作用6h后,T2DM患者EPCs增殖能力开始明显增强,24h达到高峰,48h时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鼠尾胶原可代替EPCs培养中常用的纤维连接蛋白,是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EPCs更节省的一种方法.APS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能促进T2DM外周血EPCs增殖.
作者:徐寒松;吴青;谢晓云;孔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肾养血类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肾虚型月经过少门诊患者,非经期给予补肾养血汤(党参、当归、白芍、白术、熟地黄、覆盆子、菟丝子等)及针灸治疗(主穴:关元、肾俞、地机;配穴:肝俞、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次.)经期养血活血方加鸡血藤、益母草、丹参、泽兰、牛膝.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自拟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疗效显著.
作者:王翠玉;高雅贤;万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疗程10d.两组针对部分特殊病例恶心呕吐、高血压等情况酌予对症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愈率45.00%,好转率42.00%,总有效率达92.50%,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功效,安全可靠.
作者:刘栋粱;郑军梅;任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扶正助脉方对阳气虚衰血瘀证心动过缓大鼠的心脏节律和心功能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肾虚模型的基础上强迫大鼠游泳诱导劳倦过度并注射盐酸可乐定的方法,建立心肾阳虚血瘀脉阻心动过缓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扶正助脉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心宝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观察各组动物体征、心电图及血浆中cAMP与cGMP含量变化.结果:扶正助脉方高、中剂量组能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心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助脉方对心动过缓大鼠有良好疗效.
作者:梁君昭;李逢春;张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康妇炎胶囊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DS色谱柱(250mm×4.6mm),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56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再加1%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8~4.0,即得)(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柱温:30℃.流量1.0mL/min.结果:咖啡酸在5.00~2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0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康妇炎胶囊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文龙;王海峰;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4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36例,给予疏肝调脂汤(柴胡、茵陈、枳实、当归、白芍、枸杞、何首乌等)和洛伐他汀;对照组110例给予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结论:疏肝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化湿的功效,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至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益气方加减治疗老年口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老年口干症患者,给予自拟清热养阴益气方(生地、太子参、麦冬、知母、栀子、山药、黄芪等)加减治疗.结果:7d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后,78例中治愈54例,有效18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90.3%.结论:清热养阴益气方对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症状改善明显,对阴虚内热型老年口干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金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愈疡汤(白头翁、穿山龙、败酱草、徐长卿、仙鹤草等);对照组30例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 g,每日3次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g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组治疗后IgG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陈彤君;朱叶珊;赵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均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组加服加味玉屏风散,对照组加服开瑞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对变应性鼻炎有益气固表,改善症状之效.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