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得力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周晓俊;代引海;周智辉

关键词:肺肿瘤/并发症, 白细胞减少/中西医结合疗法, 可得力口服液
摘要:目的:观察可得力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确诊为白细胞减少症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可得力口服液28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升高白细胞方面及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可得力口服液可有效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升高,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化疗后感染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文献分析的足三里单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探讨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足三里单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共得到近12年临床观察刺激足三里单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8篇,对该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合临床使用足三里穴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总结该穴的常用治疗方法及存在的不足,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存在如对足三里穴的具体操作方法不详、疗效评价方法各异、未见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描述、忽视中医特色辨证论治等缺点.临床应用时可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开展如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指针、穴位注射、联合用药等治疗方法,观察胃动素、生长抑素、胃B超、胃电图等指标,结合证候量表,评价该穴位的治疗效果.

    作者:祁向争;王超;王盛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9例

    目的:观察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各60例.治疗组予连紫汤20mL,直肠滴入,每日2次;干扰素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1岁内患儿给予8ug,1~5岁1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紫汤口服组予连紫汤20mL,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皮疹、口腔黏膜疹等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在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显效率分别为78%、58%、47%,有效率分别为:19%、35%、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干扰素疗法和连紫汤口服给药的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杨璞叶;任晓芳;孔阳;雒瑞军;杨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VenusilXBP-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10: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156~1.17μg和0.3192~2.39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和r=0.999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5%、101.77%.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作为燥湿清热颗粒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李彤晖;马久太;李晔;蒋楠;孙雯;辛永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中医治疗进展

    哺乳期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是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无效的结果[1]乳腺炎治疗不当可很快发展为哺乳期乳腺脓肿[2]乳腺脓肿的临床表现依赖于脓肿的部位.浅表部位的脓肿可以表现为具有明显疼痛、红肿、波动性包块,而深部脓肿的典型表现更复杂,如边界不清的肿胀、压痛和水肿.在疾病的早期,脓肿引起很少的组织破坏,但是随着感染在局部扩散,会发生广泛的软组织损害.未经治疗的脓肿终破溃至皮肤,甚至穿透胸肌和胸腔[3],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和白细胞增多[4].因此对乳腺脓肿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故现将目前中医药及局部治疗手段分述如下.

    作者:张士云;刘馨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70例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调肝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联合倍美力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怀山药、大熟地、仙灵脾、龟版胶、鹿角胶、山萸肉、女贞子、菟丝子、杜仲)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及FSH、E2的水平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法能改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辨证论治配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双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进行疗效分析,并且对其治疗过程进行体会总结.方法:选择72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都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中药对其进行早期的康复,术后定期随访两组患者的情况,观察骨性愈合的时间、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3个月进行VAS疼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其中治疗组愈合时间(3.11±0.68)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3.21±0.72)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评估中治疗组评估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有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少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芪益母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32例

    目的:对黄芪益母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并配合依那普利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予以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母汤(黄芪、益母草、丹参、茯苓、山药等)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其24h粘蛋白值降低,高血浆蛋白值升高,有一定的积极改善意义,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较好(P<0.05).结论:黄芪益母汤用于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可有效改善肾内学流动力学,且可有效减少蛋白尿的排泄量,从而延缓慢性肾病的发展进程,疗效确切.

    作者:叶增余;邹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温脾肾暖肝胃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脾肾暖肝胃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脾肾暖肝胃方(茯苓、黄芪、大枣、生姜、新开河参、白术、干姜、桂枝、白芍、柴胡、当归、吴茱萸、升麻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P2hBG、FINS、ISI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RP也得到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脾肾暖肝胃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坤玲;李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6例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女比例与年龄无明显差异原发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前30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进明;马军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清热利胆方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3例

    目的:研究自拟清热利胆方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利胆方(柴胡、黄芩、石韦、白芍、胆草、郁金、枳实、大黄、茵陈蒿、海金沙等)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疗程和住院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本病可有效促进急性胆囊炎术后胆道功能的恢复,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体温下降.

    作者:丁瑞利;弋公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救心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

    目的:建立千金救心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38: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离测定千金救心胶囊中的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乙素在0.0917~1.100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12901.42X-486.4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1.00%;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千金救心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作者:张晓红;王月茹;卢新义;马久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乌桂颗粒剂对CIA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小乌桂颗粒剂对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Ⅱ型胶原诱发大鼠CIA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实验分为空白组、MTX组及高、中、低剂量小乌桂颗粒剂组5组,分别对各组CIA大鼠进行灌胃,2mL/只/次/d,连续21d.运用关节炎指数评分(AI)、病理切片炎症程度评分观察干预前后病变关节形态及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高、中、低剂量的小乌桂颗粒剂组和MTX组干预CIA大鼠7d、14d、21d,其AI评分均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的小乌桂颗粒剂组和MTX组干预CIA大鼠21d,其病理评分下降,外周血血清TNF-α的水平降低,IL-10的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乌桂颗粒剂对CI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的水平同时升高IL-10的水平,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吴婧;朱俊卿;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法探析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多从“三消”立论.当代名中医尊古而不泥古,其诊疗思想更是中医行业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对当代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的挖掘与总结,归纳出有别于常规治法的五种方法:疏达气机,以畅津血;补肺脾肾之气,以复其本;清燥湿瘀郁之热,以治其标;活化瘀浊之血,以生新防变以及辨实验室指标用药,突破了传统中医“阴虚燥热”病机认识,丰富了糖尿病治疗手段,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英;陈莞苏;吴玉江;叶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方麻黄喷鼻散中黄连的定量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麻黄喷鼻散中盐酸小糪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糪碱的含量.结果:以对照品的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其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峰面积)=41710.11X(进样量)+102637,r2=0.9999,盐酸小糪碱在0.128~3.2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86%(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制剂中盐酸小糪碱的含量,可对复方麻黄喷鼻散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

    作者:王红艳;王国海;樊宝娟;杨亚丽;吴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胆淤方配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4例

    目的:通过胆淤方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评价其临床疗效、围产期结局及新生儿评分情况.方法:选择ICP患者2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并加服胆淤方(茵陈蒿、黄芩、砂仁、当归、小蓟草);对照组118例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两组均治疗7d及14d后,评价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测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及围产期结局、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瘙痒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实验室指标TBA、ALT、AST值治疗后7d、14d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治疗14d后,治疗组TBA、ALT、AST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有差异性;两组妊娠结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ICP降胆汁酸盐及肝功转氨酶较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更有效.

    作者:韩香;王文艳;张卫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抗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NF-κB、IL-1及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热毒互结证)的中医症状评分以及对NF-κB调节炎症因子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28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第3日,治疗第7日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抽取静脉血检测核因子NF-κB、白介素IL-1、白介素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第7日NF-κB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第7日IL-1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第7日IL-1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炎合剂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中医症状疗效,降低NF-κB及IL-1的表达,对IL-10具有上调作用.

    作者:李越华;李海涛;卜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102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4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02例给予辨证分析采用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20%的甘露醇进行对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医辨证的疗法处理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有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费宝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推拿、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愈有一定帮助.

    作者:苏平;黄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清热泻肺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4例

    目的:探讨PSI和CURB-65评分在评价清热泻肺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作用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泻肺汤(地骨皮、天竺、桑白皮、大青叶、黄芩、桑叶、连翘等),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SI及CURB-65评分变化、PSI与CURB-65的一致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7.78%)、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SI及CURB-65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的PSI与CURB-65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PSI和CURB-65评分能够准确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作者:曹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丁香柿蒂汤治疗顽固呃逆66例

    呃逆是神经外科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或直接刺激神经膈肌,使得膈肌与肋间肌不自主的同步剧烈收缩,通常认为呃逆超过48h或对某些药物治疗无效者称顽固呃逆[1].而顽固的持续性的呃逆可致患者饮食困难,身体疲劳和精神萎靡,进而引起患者失眠、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吸入性肺炎、抑郁和呼吸抑制等,使得脑血管病人的恢复期显著延长,极个别还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窒息而危及生命[2].正确地认识处理呃逆,可提高患者疾病的恢复进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秦岭;闫宏建;王艳;刘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