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泉;齐磊;蔡积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镇痛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穴位埋线镇痛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静脉镇痛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h 内,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较穴位埋线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 至48h 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术后48h 后的疼痛积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肛肠手术后采用穴位埋线镇痛对于中远期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薛昶;邓森田;陈静;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维 A 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92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6例,阿维 A 联合消银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21.74%、总有效率82.61%,治疗组治愈率36.96%、总有效率9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在 PASI 评分和 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 PASI 评分、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 A 联合消银颗粒能改善银屑病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作者:李锋;杨帆;刘孝兵;李亚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解郁熄风方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依据就诊前是否服用抗焦虑药分为未服用抗焦虑药组30例和服用抗焦虑药组30例。两组均予以解郁熄风方治疗6周。结果:未服用抗焦虑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服用抗焦虑药组为63.33%;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郁熄风方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未服用抗焦虑药组的疗效优于服用抗焦虑药组。
作者:王惠茹;严晓丽;许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强脉冲光治疗每月1次,口服悦容散30剂为1个疗程,外用八白面膜每周2次,三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0.9%,脾虚湿阻型总有效率87.5%,肝肾不足型总有效率86.3%。结论:强脉冲光配合悦容散为主治疗黄褐斑效果可靠。
作者:梁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配合西药及脉冲磁场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左归丸配合西药及脉冲磁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应用西药及脉冲磁场治疗仪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 BMD (DEXA )测定的 T 值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 BMD(DEXA)的提高、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丸配合西药及脉冲磁场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斌;焦群;张宏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大于6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各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用于胆囊癌术后化疗间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加化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化疗期间加服疏肝利胆汤,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免疫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4.71%,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72,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Karnofsky 及 ZPS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 =9.88,t =5.51,t =7.44,P <0.05);治疗后两组 CD4+、CD8+细胞表达及 CD4+/ CD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1, t=2.43,t=6.943,P<0.05)。结论:术后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利胆汤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减轻化疗毒性,提高人体免疫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洪海;李敏;邵换璋;秦秉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75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上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上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从而加快胃肠道运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混合细菌悬液法”造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坤复康高剂量组、坤复康低剂量组、妇炎康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VEGF ;采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 NO 含量。结果:模型组 VEGF 、NO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05);坤复康高剂量组 VEGF含量和妇炎康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坤复康高、低剂量组 NO 含量和妇炎康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降低大鼠子宫组织 VEGF 、NO 的含量,可以减轻盆腔组织粘连,消除慢性盆腔炎症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逯莉;王相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5.3%、97.4%,对照组分别为34.2%、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 VAS 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 VAS 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P <0.05),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间孔挤压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椎间孔挤压评分较治疗前亦改善(P <0.05),两组治疗后椎间孔挤压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改善神经根压迫症状作用相近。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张少林;王明;王平;穆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风后抑郁的针灸治疗现状,分别从中风后抑郁的病因病机,针灸选穴,特色针法,灸法治疗以及综合疗法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韩一栩;王晔博;王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胃宁康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胃宁康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口服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2%,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采用纯中药胃宁康汤治疗疗效满意,副作用较少,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很好作用。
作者:王子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李彦民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对李老用药处方的整理、分类进行探讨。结果:本病以湿邪为主,治疗中辨证论治,表里兼顾,遵循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的原则。
作者:李引刚;刘艳平;韩少锋;郝龙飞;李彦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冲击波配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冲击波联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80例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症。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总有效率97.5%。结论:冲击波配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可降低神经敏感度,使神经传导受阻,抑制疼痛传播,并舒筋通络、松解肌肉痉挛、纠正紊乱的关节突并使之复位,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腰部功能恢复,预防腰推间盘突出症发生。
作者:苏小强;王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持续冰敷加机械劳损的方法造模,选择健康家兔5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造模结束后常规饲养;实验组:造模结束后灌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液,并常规饲养。以上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分批处死,在其肩部瘢痕匀浆中检测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检测的羟脯氨酸和总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肩周炎兔模型肩部瘢痕肌肉匀浆中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组间差异明显,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作者:董琪;昝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拟采用鱼藤酮注射制备PD动物模型,探讨绿茶多酚联合针灸治疗能否对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t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鱼藤酮组(20只)和绿茶多酚加针刺治疗组(20只)。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葵花油1mL/kg,鱼藤酮组和绿茶多酚加针刺治疗组的大鼠每日按照2.0mg/kg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进行PD模型的建立,绿茶多酚加针刺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开始在大鼠饮水中加入GTPs,并且针刺双侧“阳陵泉”及“舞蹈震颤区”。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计数,比色法观察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鱼藤酮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绿茶多酚+针刺治疗,TH阳性细胞数有明显增加,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GTPs在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有一定作用,针灸治疗PD无明显副作用,二者联合可以作为治疗PD较理想方法。
作者:张延平;李彦改;徐晓臣;王英杰;李印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连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对患者进行5周的运动想象治疗,对比两组间 Brunnstrom 分期、简易 Fug‐Meye 肢体运动积分和改良 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 Brunnstrom 分期、FMA 和 MBI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对其按照常规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外,结合运用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萍;杨新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2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1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养血中药治疗。治疗后进行评价,主要观察骨髓抑制发生的情况,化疗完成率以及其他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降低(P <0.05),血红蛋白下降及血小板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别。益气养血方能够显著减少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剂量。益气养血方的应用并未增加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且安全性良好。结论:益气养血方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提示其具有一定骨髓保护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化疗同时建议服用。
作者:李敏;方明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重组α‐1 b 干扰素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炎琥宁10 mg/kg静脉滴注,1d1次,同时予重组α‐1 b 干扰素10万 IU /kg ,1d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 mg/kg 静脉滴注,1d1次,5 d 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手足肛周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消失、体温下降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重组α‐1 b干扰素是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化疗加扶正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治疗终点为2个周期(21d 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瘤体缓解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在瘤体缓解率、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瑞卿;刘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