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查天柱;陈思宇;唐素珍

关键词:中医综合理疗, 穴位注射,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康复训练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对照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IEMG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肱二、三头肌大等长收缩时IEM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中药保存的相关因素,指导中药的科学贮存.方法:从药材、环境及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中药保存的因素做了深入探讨,以开展针对性措施.结果:通过入库前严把药材质量关,入库时严格检验及分类,入库后动态化及差别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中药保存效率.结论:中药的贮存是关系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操作过程,规范、科学管理,才能将其损失降到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杨小平;李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脑尔康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142制作A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0.5mL·d-1);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 (14.3 mL·d-1),均每天一次.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ChaT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大鼠脑内ChaT表达明显增多(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及脑尔康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有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二者之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尔康可能通过对ChaT表达的保护作用以及下调AD模型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解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达到防治AD的目的.

    作者: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腰腿痛患者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慢性腰腿痛的患者共100例,治疗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将100例患者命名为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探讨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在判断J()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8.13±1.2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方案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陈海涛;韦辉贤;韦庆;张栋;安玉光;高莉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IL-6、TNF-α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复合电刺激加高脂饮食致大鼠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测定大鼠血浆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从治疗第2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且第3周后降压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脑清通颗粒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P<0.01).结论:脑清通颗粒可降低高血压肝热痰瘀证模型大鼠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IL-6和TNF-a的含量有关.

    作者:白海侠;严亚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Sa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变;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69.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血糖,使其病情能得到一定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志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明初医家刘纯及其《杂病治例》述要

    刘纯为明初医家,父刘叔渊,朱丹溪弟子.刘纯始居淮南,后迁陕西、甘肃,著述丰富,有《玉机微义》《医经小学》《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杂病治例》为刘纯晚年所著,内容为其父刘叔渊所传朱丹溪诊治杂病经验心得,与今传《丹溪心法》同出一源.与《丹溪心法》相较,更接近朱丹溪传授内容的原貌,对研究朱丹溪学术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范筱合;焦振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64例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法随机将64例哮喘患者划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和扩张支气管,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疗法,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88%,较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FEV1、FEV1%以及PEFR等指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青龙汤加减以及穴位敷贴的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治法在2型糖尿病炎症学说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炎症学说发病机制、清热解毒治法的抗炎治疗及中药复方在2型糖尿病中的运用予以综述.结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在病程中多伴有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中医药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清热解毒法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改善慢性炎症状态,为T2D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玉姣;魏凯峰;付丽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门诊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温针灸法,对照组40例应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江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杨震教授应用清肝化郁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则

    杨震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颇丰.尤在肝胆病方面,更是匠心独具.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脂肪蓄积和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1],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近年来,NAFL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NAFL是西医病名,属于中医“积聚”“瘀证”“痰浊”“痞满”等范畴[3].杨老师认为其主要病因在于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共同损伤肝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肝失疏泄,郁久化热结于肝络而发病.并将本病命名为“肝疳”.《内经》日:“数食肥,令人内热;数食甘,令人中满.盖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命名日疳.”病机特点为肝经郁热,痰瘀阻络.

    作者:黄欣;王海洋;孙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加味散偏饮治疗偏头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偏头痛患者均给予加味散偏饮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下降,第二疗程有效率为86.7%,较第一疗程差异显著.结论:口服加味散偏饮对偏头痛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提高.

    作者:杨耀峰;张元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10d治疗疗效以及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经过10d治疗,28例痊愈,痊愈率为56.00%,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儿13例痊愈,痊愈率为26.00%,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以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咯痰、肺部哆音等消失时间以及X-ray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能够缩短病程,减轻小儿痛苦,可以在临床应用.

    作者:康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脾汤内服联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脾汤内服配合内扎外凝法治疗痔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出评价.结果:手术治疗后,治疗组97.8%的患者均完全治愈,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为2.2%,对照组为26.2%,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痔的临床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恢复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王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65例患者抽签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使用奥美拉唑抑酸,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各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脾养胃汤.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以及HP根除情况、胃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9%,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根除率82.28%,对照组为68.00%,两组HP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以及胆汁反流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常规使用西药的同时联合应用温脾养胃汤可显著改善疗效,提高HP清除率并有助于胃黏膜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君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鹿红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鹿红颗粒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且NYHS心功能分级为Ⅲ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3例和西药标准组28例,西药标准组予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鹿红颗粒进行治疗,疗程为3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总体症状上,EF、LAD、血清BNP浓度上有改善.结论:鹿红颗粒能够改善冠心痛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全身症状,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BNP浓度.

    作者:李万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目的:了解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现状,明确各种方法的治疗优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万法:回顾近年来关于下肢溃疡的中医、西医临床治疗文献.结论:中医外治本病较西医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但疗效评价标准不一,尚需规范化.

    作者:杨伟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140例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聚维酮碘溶液外洗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2.86%,98.57%,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长和皮损好转时长,以及溃疡愈合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自拟中药方剂对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更好地增加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鲍爱利;郑春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31例

    目的:探讨自制黄连滴耳液用于急性脓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进行治疗的66例急性脓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31例,对照组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35例,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脓耳安全有效,起效快.

    作者:罗恬;王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 (P<0.05).治疗组CRP、血沉、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铁艳;陈慕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5日至2013年12月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78例),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9例.雷公藤多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雷公藤多苷21mg 3次/d+美洛昔康7.5mg2次/d;美洛昔康组给予甲氨蝶呤12mg/周+美洛昔康7.5mg2次/d.比较治疗前后有效率、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对治疗后4、8周患者血清(VEGF)、VEGFR2水平(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雷公藤多苷组总有效率89.7%,美洛昔康组总有效率82.1%,雷公藤多苷组在改善患者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4周、8周的血清(VEGF)、VEGFR2水平组间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美洛昔康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RA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RA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作用,且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

    作者:刘敏;王培蓉;马方伟;尹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