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辉;王建国;徐伟才;杜云翔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的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张建荣;任成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于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风险问题,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化解机制,这不仅影响了医疗队伍的稳定性,也给医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为进一步认识医疗风险,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防范和管理体系,从医疗风险的特点、种类及成因三方面对我国医疗风险的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罗旭;吴琼;郭雯琼;连斌;许苹;孔令曼;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阶段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①医保制度的实施对医患产生重大影响;②市场机制引入使医疗行业竞争加剧;③医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存在不足;④医疗期望值和现实反差增加了医患矛盾;⑤不同收入存在不同医疗需求.应对措施:①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提高医疗质量;②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③强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④加强人才、学科建设.
作者:徐军;凌玲;郑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风险的防范在医疗风险管理过程中可有效消除不必要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医疗安全管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处理上,对如何防范风险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通过构建医疗风险防范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行业管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医疗责任保险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如何降低医疗风险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连斌;秦婷;吴琼;许苹;罗旭;郭雯琼;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缩短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铺巾时间.方法成立活力QC小组,采用QC小组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解决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铺巾时间长的问题.结果通过10个月的实施,两年的效果检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铺巾时间由10~12分钟缩短到4.38~6分钟.结果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郑三女;黄惠琼;吴佩焰;朱丽娟;黄月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表现为招标主体五花八门,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招标品种选择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科学;招标过程不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合同签订及执行不规范,不按规定履约;招标过程繁琐,加重了企业负担;缺乏成熟的集中招标采购运作模式等.从而为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操作过程、确保其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丰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药物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差错,本文通过对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来观察并评估药物处理各个阶段中医疗差错出现的频率、类型和潜在的副反应,并提出控制临床用药全过程、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建议.
作者:杜莉;陈英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健康服务热线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高效、便捷服务病人.文章讨论了健康服务热线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基本功能及应用效果.
作者:陈凌平;陈通益;陈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肩负着全社会卫生防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疾控中心的检测实验室为社会提供的检测数据必须确保公正可靠.因此,从收样到检测全过程以及报告审核到签发等各个环节需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我们依据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1]编制了较完整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检测的规范化,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茅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陕西铜川,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和古城西安之间黄土高原上,以煤炭和古老的耀州瓷闻名于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美国是较早进行医疗风险管理研究的国家,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对美国医疗风险管理情况的概述及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对比,寻求规范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可借鉴之处.
作者:连斌;许敏;孔令曼;许苹;罗旭;秦婷;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对于中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为维护中医药的声誉,保障更多病人的安全,有必要正视现状,积极探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中医治疗中的习惯思维、操作流程、诊疗制度等诸多环节进行反思,提出建立中医医院风险管理机制,遵循循证医学,提升法治观念等设想,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的安全保障.
作者:刘毅;王兴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文章就河南省正阳县在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作了浅显的探讨.
作者:赵永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文章从选择病种、制定临床路径、成本测算、价格追踪和调整顺序等方面探讨了实行单病种限价成本测算的具体方法.目的是为了确定合适的价格,既保证医院有一定的赢利空间,又能使病人得到较好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于爱东;朱志忠;于世鹏;高国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质量管理项目(QMP),并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血站质量管理,特别是关键环节的管理,提高血站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实现WHO提出的全球血液安全战略目标.
作者:曹晓莉;刘辉;张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介绍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目前部分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提出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教育,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可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孙玫;杨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风险的变迁使其含义趋于完善,同时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相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同范围,医疗风险有着不同的含义,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医疗风险本身和我国现有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决定了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认清这一现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预警机制,尽可能地把我国医疗风险降到小.
作者:许苹;郭雯琼;许敏;连斌;罗旭;吴琼;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一项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的重大改革举措,它的实行给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的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军队中小医院由于其人员构成及运行体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过程中,只有把握住完善合理的组织领导体系、科学的实施计划、客观的分组及工作流程计划、严密的全程实时环节监控工作等四个基本要素,才能使医疗改革朝着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方向进行.
作者:王光辉;王建国;徐伟才;杜云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实施单病种限价以来医药费用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实施限价前后费用及医疗质量指标比较.结果经过1年多的实践,收治符合单病种限价病人343例,病人费用较原先有大幅度下降,平均住院日及术前住院天数缩短,用药较合理,病人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服务.医院收治的病人数量大幅增加,收入增加,病人药品费用明显下降,科室的知名度显著提高,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结论单病种高限价收费能够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医药费用,对人民群众有利,对规范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质量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志忠;于曼玲;于爱东;于世鹏;张西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在我国多家医院实施,其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审核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审核中易产生一些问题,对于处理这些问题方式的掌握,将有助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刚;张婕;秦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