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振兴;庞栋;张翙;黄金环;农媛
介绍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实践.开展门诊预约诊疗可从健全预约流程、统一号源管理、开展多元化的预约方式,启动实名制预约、缴费、支付功能等,多渠道门诊预约服务使门诊就诊次序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就医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可全面推广.
作者:卢武红;韩雷;彭巧君;陈曲;尼木格日勒;李婧;谢晓宇;修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国内早使用儿童保健信息系统管理的医院之一.介绍了该院儿童保健信息系统优化方案,通过实现与HIS系统的整合,开发移动健康管理等手段,使儿童保健信息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儿童保健信息化系统助力医院通过了HIMSS 7级评审,提高了儿童保健管理水平.
作者:刘倩筠;宋燕燕;曾庆伟;曹晓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以狂犬病防治为例,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网络和管理考核体系.实施后,使狂犬病发病数自2012年-2015年逐年递减,狂犬门诊规范化处理病例数2015年较2014年增加5 175例,狂犬病防控知识回答正确率由50.3%提高至56.8%.结合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的原则对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精细化理念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合作等建议.
作者:吴越;李恒新;张雅娟;李刚;刘南;高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了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认识有待提高,缺乏规范标准,政府主导与医院实践业务脱节等,指出了建设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从健全质量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与工作报告,信息报告与处理通路,分析、评价与干预4个方面介绍了医学装备控制的运行机制.
作者:曹红儒;李帅帅;高敬龙;韩伟;张恩科;刘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介绍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设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详细情况,系统囊括了药学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检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等多个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达到HIMSS 7级医院等级评审对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要求.同时指出: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使得传统诊疗过程更加智能化,固化了医院制度和诊疗流程.
作者:宋俏莉;曹晓均;宋燕燕;孙新;和凡;崔彦芹;周宁;姜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现行手术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比较和筛选不合理的手术项目,为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标化价值模型,测算手术医疗服务项目价值,开展价格水平和比价关系比较分析,综合各因素筛选出需优先调整的项目.结果 共测算上海市现行手术类项目数1 698项.现行价格总值为标化价值总值的37%.偏低价格项目数为1 098项,占比为65%;偏低项目中构成比比值低于0.6的项目数为391项,占23%.偏高项目中构成比比值大于3的项目数为226项,占13%.共筛选项目235项,占总项目数的14%,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88%,共涵盖18个学科.结论 上海市现行手术类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不合理,现行价格水平总体偏低.建议依据标化价值比价关系分步分批逐步调整,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
作者:王海银;龚莉;付晨;许速;贺渊峰;沈志华;高广文;彭颖;金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运用PEST-SWOT调研了上海市1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员工关爱工作开展现状,针对现行员工关爱项目内容存在的瓶颈和困惑,通过明确目标,确定服务模式、内容和流程,探索出一套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员工关爱计划服务模式和应用策略,为医院人本化管理真正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柯颖达;苏家春;卢霏;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探讨了医院如何利用HIMSS标准构建医疗质量质控体系,详细介绍了医疗质控体系中病历质控、电子用药管理系统、预警管理、授权管理、抗菌药物管理、医嘱闭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医院决策管理平台等的具体内容,并对体系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敏清;李丽娟;孙新;曹晓均;罗睿;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服务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和第三方对出院患者两次电话回访.结果 科室调查不满意患者47例,第三方对之二次回访,不满意患者仍有28例.不满意因素有服务态度、医疗效果和医护沟通.结论 通过分析两次调查患者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科室应选择合适回访时机,提高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理念、改善其服务态度,关注延续护理等措施,以不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薛小静;王君;杨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介绍了医院在HIMSS EMRAM 7级评审过程中对HIMSS标准的理解、技术实践与项目全过程管理情况,分析了HIMSS EMRAM 7级标准全面互联共享、全面信息化、全面智能应用以及完善的硬件及灾备支撑等技术关键点,以及如何应用标准进行医院管理实践.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巩固医院评审结果的重要路径,通过HIMSS EMRAM 7级评审可实现多方受益.
作者:李庆丰;宋燕燕;杨秀峰;曹晓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开展第三方调查与评价是现代医院管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入第三方调查与评价,连续3年探索患者满意度的测量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医疗机构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实施路径,分析第三方调查与评价的关键问题,旨在更客观地了解患者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与服务质量.
作者:和新颖;张英;潘红玲;倪敏丽;刘青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历质量督查是提高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传统病历质量督查工作效率低下、督查取证困难、缺乏系统回顾及分析评价、不能有效整改追溯等问题,研发了病历质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移动督查,获取了所有扣分明细,并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说明病历质量信息化督查是提高病历质量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洁;谭申生;曹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基层捐血屋的单一功能配置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综合性服务需求.选择离城区较远、人口基数较大的基层捐血屋,展开包括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贮存与发放以及血费报销和献血者归队等功能拓展.这对促进农村无偿献血发展,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率,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韦振兴;庞栋;张翙;黄金环;农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理标本在转运过程中的信息传送和转送效率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关键.介绍了基于HIMSS EMRAM7级标准,以及利用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研发出了一套适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病理标本的全流程闭环可追溯管理系统,并分析了系统标本查询、条码打印、标本采集、标本打包、标本输送、标本等级等功能.
作者:曹晓均;余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文件要求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应急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评价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贯穿应急过程的3个维度,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终止,对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有助于医院针对性改进并提高应急能力水平.
作者:张屹;曹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文章从医患共同决策的相关研究趋势与评价工具、医患共同决策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医患共同决策对患者结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明坚;魏艳;孙辉;许艳;何露洋;王弓茹;李意杰;柯雄;陈英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也是客户,作为客户有权知道所服务主体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服务主体.但医疗机构种类繁多,医疗系统非常复杂,患者和家庭很难区分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别,虽然可以参考的一些简单、易懂的指标评判医疗机构,例如医疗质量指标、患者风险、就医满意度等结果,而专业性强的,如死亡率、平均住院、30天重新住院率等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判断.因而,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评价评估体系对于了解整个医疗系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评价和评估体系不仅仅起到对医疗机构进行排名的作用,还激励着和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作者:吴朝阳;韩琨;王为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二胎政策实施前后产科病历书写质量变化情况,探讨二胎政策下提高产科病历书写质量的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2016年产科病历书写质量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二胎政策实施后,该院产科病历书写缺陷率由0.74%提高为0.94%,围手术期记录缺陷与首页缺陷均明显增加.结论 医院应把好科室自查关,落实病历环节质控,促进产科病历书写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双提高.
作者:钟旋;卢建军;刘秋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患者陪人对医院院务公开的评价,为促进院务公开科学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4名患者陪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9%的患者陪人知晓院务公开制度,并对院务公开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得分均高于3分;年龄、学历、住院经历、月收入、自身健康评价对院务公开的需要程度、知晓度、满意度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陪人中需求度和满意度高的公开内容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知晓度高的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和院内交通与导诊路标.结论 医院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院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的院务公开制度,注重公开形式、内容与载体多样化,以科学合理开展院务公开工作.
作者:白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 确立了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4个结构指标、1个过程指标、5个结果指标,并明确了收集与计算方法.结论 该体系有助于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弥补了儿科护理质量定量测评工具的缺乏,突出了儿科专科护理特点,有助于提升儿科护士专科技能水平,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张晓侠;杨晓蓉;张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