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次调查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改进

薛小静;王君;杨小林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 医院服务质量, 第三方, 电话回访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服务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和第三方对出院患者两次电话回访.结果 科室调查不满意患者47例,第三方对之二次回访,不满意患者仍有28例.不满意因素有服务态度、医疗效果和医护沟通.结论 通过分析两次调查患者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科室应选择合适回访时机,提高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理念、改善其服务态度,关注延续护理等措施,以不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基于病历质控的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有病历质控系统基础上嵌入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构建由事件人工上报、自动筛查、处理反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等7大功能组成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不良事件的高效管理.

    作者:黄颖;张雪梅;徐振华;袁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用整合医学建设新型全科医生队伍

    全科医生是落实分级诊疗的关键队伍.整合医学的兴起为全科医生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出路.具备整合医学素质的新型全科医生是整合各种医疗卫生资源的健康管理专家、高级代理人和服务者.新型全科医生的培养应着力在培养体系、培训教材和评价制度上贯穿整合医学的理念.

    作者:杨志平;刘运芳;樊代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某大型综合医院岗位设置现状与对策分析

    介绍了医院岗位设置现状,针对存在的人员实际在岗率低,编制内岗位总量不足,人员比例尚未达标,人力资源配置依据欠缺,行政管理岗位及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将编制外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结合医院现状配置人力资源,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结合绩效管理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等对策.

    作者:许春雁;胡延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文件要求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应急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评价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贯穿应急过程的3个维度,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终止,对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有助于医院针对性改进并提高应急能力水平.

    作者:张屹;曹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次调查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改进

    目的 了解医院服务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和第三方对出院患者两次电话回访.结果 科室调查不满意患者47例,第三方对之二次回访,不满意患者仍有28例.不满意因素有服务态度、医疗效果和医护沟通.结论 通过分析两次调查患者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科室应选择合适回访时机,提高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理念、改善其服务态度,关注延续护理等措施,以不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薛小静;王君;杨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HIMSS EMRAM标准的病理标本闭环管理实践

    病理标本在转运过程中的信息传送和转送效率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关键.介绍了基于HIMSS EMRAM7级标准,以及利用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研发出了一套适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病理标本的全流程闭环可追溯管理系统,并分析了系统标本查询、条码打印、标本采集、标本打包、标本输送、标本等级等功能.

    作者:曹晓均;余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的实施路径

    开展第三方调查与评价是现代医院管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入第三方调查与评价,连续3年探索患者满意度的测量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医疗机构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实施路径,分析第三方调查与评价的关键问题,旨在更客观地了解患者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与服务质量.

    作者:和新颖;张英;潘红玲;倪敏丽;刘青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科患者输血安全规范化管理实践

    改进前输血护理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输血查对项目不全,输血过程观察记录不规范,输血时效意识淡薄,用毕血袋处理不规范.从规范输血护理记录,加强时效管理,修订检查标准3方面进行改进.加强了输血环节质量监控,规范了外科患者输血流程,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差错发生,保障了患者输血安全.

    作者:李丽萍;何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分析了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认识有待提高,缺乏规范标准,政府主导与医院实践业务脱节等,指出了建设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从健全质量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与工作报告,信息报告与处理通路,分析、评价与干预4个方面介绍了医学装备控制的运行机制.

    作者:曹红儒;李帅帅;高敬龙;韩伟;张恩科;刘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疗质量指标信息化过程监测与绩效考核

    目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质量过程指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应用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中.方法 梳理医院质量管理指标,按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SMART)原则筛取考核指标,设定考核方式.结果 建立了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过程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监测.结论 医疗质量指标的信息化监测和考核,使医疗质量数据获取及时、准确,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刘月辉;曹秀堂;姚远;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患者陪人对某三甲医院院务公开的评价调查

    目的 了解患者陪人对医院院务公开的评价,为促进院务公开科学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4名患者陪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9%的患者陪人知晓院务公开制度,并对院务公开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得分均高于3分;年龄、学历、住院经历、月收入、自身健康评价对院务公开的需要程度、知晓度、满意度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陪人中需求度和满意度高的公开内容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知晓度高的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和院内交通与导诊路标.结论 医院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院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的院务公开制度,注重公开形式、内容与载体多样化,以科学合理开展院务公开工作.

    作者:白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信息化的高值耗材闭环管理

    指出了高值耗材进行闭环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和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认为基于信息化的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可实现耗材的条码管理和闭环管理,可实现高值耗材的溯源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叶华;黄二亮;孟晓玫;谢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广州市自体输血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推动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体输血发展策略.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依据广州市临床用血实际,选取9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为44.7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未开展的主要原因为:医院输血患者较少,对自体输血技术未深入了解;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等.2015年整体贮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0.5%,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2.7%,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15.4%.结论 建议将自体输血开展工作纳入医院考核范围,设定为临床用血督导检查内容之一;推荐二级和一级医院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着重推动骨科、移植外科、颅脑外科、产科、妇科等学科领域自体输血的应用.

    作者:张伟东;关飞舜;梁明月;梁华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息化助推门诊预约服务的实践

    介绍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实践.开展门诊预约诊疗可从健全预约流程、统一号源管理、开展多元化的预约方式,启动实名制预约、缴费、支付功能等,多渠道门诊预约服务使门诊就诊次序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就医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可全面推广.

    作者:卢武红;韩雷;彭巧君;陈曲;尼木格日勒;李婧;谢晓宇;修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小型民营医院人才管理机制探讨

    民营医院生存发展的重点是人才,而中小型民营医院要解决这一难题,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其次是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完善的培训方式、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的凝聚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朝阳;董晓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职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找出影响医院职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并于2015年5月和2016年7月对职工分层抽样进行调研,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经统计分析将问卷59项问项聚成有形性、可靠性、呼应性、支持度、转换成本、满意度和忠诚度等7个维度.支持度对职工满意度、忠诚度影响大.在编、中级职称者满意度低,科研、后勤及高级职称者忠诚度高.所有职工2016年满意度和忠诚度较2015年显著提高(P<0.05).结论 医院通过改革与转型,大胆创新,实行绩效改革,不拘一格用人才,推动科室间的合作与联动,多方支持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提高了医院职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作者:李敏;万申敏;卢洪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JCI的医院安全文化管理实践

    依据JCI评审标准,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文化调查、不良事件管理、风险管理及员工培训等策略,建立了医院安全文化.与2014年相比,2015年安全文化正向反应率提高了5.85%,2016年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了0.53%,其中自主报告比例提高了22.41%,造成伤害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007%,医疗纠纷赔付额减少了67.68%.

    作者:崔冉;郭贞山;宫悦;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病种精细化防治效果分析:以狂犬病为例

    以狂犬病防治为例,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网络和管理考核体系.实施后,使狂犬病发病数自2012年-2015年逐年递减,狂犬门诊规范化处理病例数2015年较2014年增加5 175例,狂犬病防控知识回答正确率由50.3%提高至56.8%.结合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的原则对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精细化理念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合作等建议.

    作者:吴越;李恒新;张雅娟;李刚;刘南;高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对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前、中、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诸要素和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全面有效的质控,血液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以保证.加强对实验室血液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实验室安全、准确、及时、有效地开展血液检测工作,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潘海平;冯秋霞;唐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互联网+医疗”在医生多点执业中的应用探索

    分析了医生多点执业面临的困境,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对医生多点执业的重要价值,同时针对“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生多点执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行统筹把控、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收费标准及患者权益,实现医疗保险内在价值等应对措施.

    作者:付少杰;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