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皮红英
第5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评审标准》要求,要针对质量监控指标的选取、质量信息的传达、数据验证的设定,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优化质量监控指标体系,重视质量信息传递与反馈.质量管理办公室在指标选择、协调、整合过程中发挥了督导作用,有效地推动了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项目的执行,提升了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田苗;戴晓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诊断与ICD分类脱节影响医院疾病编码及临床医师填写首页的准确性.医师在参考ICD-10填写病案首页出院诊断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出院诊断与病案内容不符、遗漏次要诊断等.提出应建立标准的临床字典录入库,构建培训制度及病案摘录研究制度,以提高编码准确性,助力于DRGs的推广实施.
作者:许剑峰;崔丽英;朱焱华;周岩;孙明;王文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以“提高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为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和QCC活动要求,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查找真因,共拟定5个对策,整合为3个对策群组后实施,使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从47.5%提高至82.05%,有效地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彭锦;关凤华;李淑媛;田勇刚;盖鑫;张建;张莉;李亚红;陈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县级民营医院经济运行的情况,了解民营医院在贵州省的发展现状.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贵州省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的县级民营医院20个,同时将样本医院所在县的27个县级公立医院纳入对照研究,收集样本医院2014年的财务报表,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贵州省县级民营医院在设施设备、财务收支、融资借贷、药占比、人员经费占比等方面的现状.结果 民营医院拥有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为7 116万元,万元以上设备561台;民营医院收入结余2 368万元,占总收入的10.18%,收支构成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民营医院药占比43.52%;民营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31.38%;有两家民营医院向金融机构借贷了200万元,民营医院病人累积欠费102万元,2014年欠费60万元,占2014年总收入的0.26%.结论 民营医院经济运行尚可,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但在年度结余占比上仍然高于公立医院,财务控制较好.但是由于缺少政策支持,融资面临一定的困难,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作者:龙丽荣;宋沈超;范彩屏;肖智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汇总某疾控中心实验室2008年-2014年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项(共计71项)的要素、部门、性质等分布情况,分析产生原因,明确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作者:张晓军;卢笛;魏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营养配餐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营养圈,把握现状,分析要因,制定对策.结果 肿瘤患者膳食医嘱执行错误项显著下降,治疗膳食配餐达标率为96.3%,自选订餐配餐达标率为96.3%.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临床营养配餐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袁继红;李洁;胡焱;许俊娟;李明丽;蒋丹丹;张平;常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所有制医院的医疗质量差异,探讨其政策参考价值.方法 总结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结果 现有研究针对不同所有制的医院质量差异并无定论.结论 我国政府应当为社会资本办医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并加强监管.
作者:何金露;陶红兵;林小军;肖婷;蔡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深入分析影响病案首页质量的因素,寻找提升病案首页质量的办法.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整合已有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标准化信息、智能化控制和人性化操作的实践应用,提升病案质量.结果 病案首页信息正确率从81.2%提升至96.2%.结论 利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病案首页质量.
作者:刘婷;唐其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风险预测模型,为有效预防医疗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以入院方式、住院天数等变量为输入神经元,以医疗纠纷分组为输出神经元,用RBF(径向基函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医疗风险的发生,评估各因素对医疗风险的作用.结果 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3.7%和84.2%,医疗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前6位分别是住院费用(100.0%)、住院天数(78.2%)、四周内手术次数(61.4%)、感染(60.5%)、伤口愈合不良(54,0%)和手术并发症(47.8%)等.结论 运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医疗风险进行预测,不受样本分布特点及数据类型的影响,适用性较好.
作者:绳慧峰;刘晴;许苹;陈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计划采购、代销、台账、入出库、成本、库房、计价收费等环节,实施医院卫生材料精细化管理,既管物又管账,降低了消耗,促进了医院经济运营健康发展.
作者:彭玉春;范翠国;彭韵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对北京大兴区民营医院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20家民营医院,共开放床位2 506张,有护士1 315名,平均离职率11.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79名(21.2%),中级及以上职称者155名(11.8%);制定有护理质量标准及质控计划者14家(70%),制定有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者15家(75%);有查对制度者17家(85%),有分级护理、交接班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者16家(80%),有安全输血制度者11家(55%);运用跌倒、压疮风险评估表者8家(40%),有分级护理标识、过敏标识15家(75%),有跌倒及坠床警示标识者14家(70%);急救车管理中,车锁/封条使用不正确者6家(30%);4家(20%)护理单元存放毒麻药品,管理基本规范;14家(70%)护理单元存放有高危药品,6家(42.9%)未单独存放.结论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员素质,是民营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培训与督查是提升民营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新翠;田琨;李宝华;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方法 成立FMEA小组,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对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并针对性改进.结果 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RPN值大于8的失效模式均得以改善.结论 FMEA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保障了患者检查治疗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何红梅;赖福英;黄丽;张静智;汤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体系建立、体系运行、体系认证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ISO9001认证的主要做法,并对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统一管理、统筹资源、同步评审、共同完善、弱化记录等建议,确保了体系有效运转,同时,为疾控机构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胡培;李玉洁;王瑾;冯琳;尹洁;岂畏;李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超长住院病例现状,为有效预防或控制超长住院日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从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中获取住院日≥30天的病例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分析.结果 超长住院患者占出院总人数的2.9%,使全院平均住院日延长了1.36天;超长住院天数以“30天~44天”多,占68.94%;城镇职工医保、全自费和新农合的付费方式占比大;81.20%的超长住院病例伴随有其他疾病;38.97%的超长住院病例术前住院天数大于或等于10天;疾病构成排名前5位的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以及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结论 应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质控标准和诊疗流程,全面开展临床路径;关注医疗负性指标,建立预警报告制度;加强部门协调,逐步推行日间手术;建立医疗联合体,落实双向转诊.
作者:明星辰;方孝梅;罗勤;付萍;邓琼;吴平勇;杨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患关系状况对医院的发展以及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新医改背景下,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就新医改背景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出加强政府财政投资,加强科普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
作者:张永;李万立;章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冠脉介入资质管理、日常质量监控、风险防范、不良事件处置及纳入科室考核等5个方面,建立了冠脉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其应用使心内科介入医师数量增加,资质分布趋于合理,介入治疗数量增加,医师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赔付降低.应用质量控制体系,可降低医疗风险,助力学科发展.
作者:刘志勇;丛洪良;刘寅;郭栩冶;张钰;王冬;王茜;陈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地研究等方法,建立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监测组织,加强数据管理,开展持续改进,实现了临床输血全过程质量监管与评价,促进了临床输血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达到了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作者:周军;陈琪;姚文娟;王桢;高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重视品管文化培养、品管运用强调问题导向两方面,阐述了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做法,达到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能力,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等目的.品管圈活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庆华;周颖;高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品管圈是寻求医疗质量问题解决措施的有效工具.从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3方面搭建了品管圈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品管圈活动,为其他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与推进提供了参考.
作者:冯丹;何史林;高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建立科室考评小组-站考评组-站考评委员会三级考评组织并明确职责,从日常考评、年终考评两部分进行综合目标考评.将各科室考评结果与科室绩效分配、中层干部任期评价、年内评选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以及聘期内职称晋升等相结合,提高了科室、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效力,推动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志涛;丁慧;方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