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唐其柱
构建社区医院门诊药房工作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调剂岗位要求和质量标准.针对执行标准过程中不达标问题提出标化工作量和质量考核、延处方用药智能化管理等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社区医院门诊药房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储继志;杨耀芳;魏新萍;金蕾;陈家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营养配餐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营养圈,把握现状,分析要因,制定对策.结果 肿瘤患者膳食医嘱执行错误项显著下降,治疗膳食配餐达标率为96.3%,自选订餐配餐达标率为96.3%.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临床营养配餐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袁继红;李洁;胡焱;许俊娟;李明丽;蒋丹丹;张平;常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着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提出多种方案并确定佳方案”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价值系数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功能重要性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的计算过程以及方案的终选择.同时,总结了在应用价值工程过程中应注意的3个要点.
作者:李明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地研究等方法,建立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监测组织,加强数据管理,开展持续改进,实现了临床输血全过程质量监管与评价,促进了临床输血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达到了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作者:周军;陈琪;姚文娟;王桢;高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以“提高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为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和QCC活动要求,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查找真因,共拟定5个对策,整合为3个对策群组后实施,使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从47.5%提高至82.05%,有效地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彭锦;关凤华;李淑媛;田勇刚;盖鑫;张建;张莉;李亚红;陈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赫尔曼纪念医疗中心是得克萨斯州东南部大的非营利性卫生系统,旭格兰德赫尔曼纪念医院(Memorial Hermann Sugar Land Hospital)是赫尔曼纪念医疗中心在旭格兰德的一个分部,有床位149张,可实施急性病全面治疗和护理.医院地处得克萨斯州旭格兰德市,医疗护理服务覆盖休斯顿西南部福特德堡县的近70万居民,还是旭格兰德地区20多家地方性医疗中心的支持基地.旭格兰德赫尔曼纪念医院有641名员工,年收入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
作者:张志惠;王为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第5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评审标准》要求,要针对质量监控指标的选取、质量信息的传达、数据验证的设定,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优化质量监控指标体系,重视质量信息传递与反馈.质量管理办公室在指标选择、协调、整合过程中发挥了督导作用,有效地推动了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项目的执行,提升了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田苗;戴晓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对北京大兴区民营医院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20家民营医院,共开放床位2 506张,有护士1 315名,平均离职率11.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79名(21.2%),中级及以上职称者155名(11.8%);制定有护理质量标准及质控计划者14家(70%),制定有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者15家(75%);有查对制度者17家(85%),有分级护理、交接班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者16家(80%),有安全输血制度者11家(55%);运用跌倒、压疮风险评估表者8家(40%),有分级护理标识、过敏标识15家(75%),有跌倒及坠床警示标识者14家(70%);急救车管理中,车锁/封条使用不正确者6家(30%);4家(20%)护理单元存放毒麻药品,管理基本规范;14家(70%)护理单元存放有高危药品,6家(42.9%)未单独存放.结论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员素质,是民营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培训与督查是提升民营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新翠;田琨;李宝华;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诊断与ICD分类脱节影响医院疾病编码及临床医师填写首页的准确性.医师在参考ICD-10填写病案首页出院诊断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出院诊断与病案内容不符、遗漏次要诊断等.提出应建立标准的临床字典录入库,构建培训制度及病案摘录研究制度,以提高编码准确性,助力于DRGs的推广实施.
作者:许剑峰;崔丽英;朱焱华;周岩;孙明;王文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成立感动圈,以“降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日感染率”为主题,通过现场查检、原因分析、真因验证等确定真因,从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机制,细化完善操作流程,开展专项操作培训,督查操作规范执行情况4个方面实施改善措施.使中心导管相关操作不规范操作率由26.7%降至8.3%,千日感染率由4.45‰降至1.31‰,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赵会杰;韩叙;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应波;黄莹;张文婷;刘芳;王硕;鲍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接诊的疾病类型,评估该地区三级医疗网络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就诊问题.方法 收集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中11所医疗机构2013年10月-2015年7月所接诊的疾病信息,进行回顾性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疾病分类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22.66%)高,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4.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4.16%)、肿瘤(10.98%)和消化系统疾病(7.22%).各乡级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及接诊病种差异明显,其中姚村卫生院因独有的早期食管癌诊疗特色使肿瘤高居其疾病分类首位,其他乡镇卫生院则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各村级医疗机构整体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结论 林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主要接诊病种既有层次差异又有相互重叠之处;同级医疗机构接收疾病类型存在一定差距,但能满足林州市居民的基本就诊需求.
作者:赵瑞杰;冯昊;马山蕊;马箐;刘志才;李爱丽;于晓东;王五洲;宋运河;魏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开展培训、组织实施、成果汇报、建立标准、持续推进5方面,介绍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进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做法.通过护理品管圈活动,形成了标准化成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形成了护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体现了品管圈活动的科学性,主题选定与标准化成果会影响品管圈活动效果,全员培训与辅导监管可以助推品管圈活动持续开展.
作者:王玉玲;皮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品管圈是寻求医疗质量问题解决措施的有效工具.从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3方面搭建了品管圈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品管圈活动,为其他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与推进提供了参考.
作者:冯丹;何史林;高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汇总某疾控中心实验室2008年-2014年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项(共计71项)的要素、部门、性质等分布情况,分析产生原因,明确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作者:张晓军;卢笛;魏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分析国内医疗机构患儿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患儿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缓解了门急诊患儿流量压力,提高了医疗环节质量,增强了患儿安全防护,方便了患儿家属探视.同时,研究讨论了有效距离及成本因素的难题,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史森中;黄昊;姬晓波;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患者无效住院日影响因素,降低无效住院天数,减轻患者负担,提高三级综合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取三级综合患者无效住院日影响因素指标集,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患者无效住院日影响指标体系.结果 参与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平均为0.868 3,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终得出21个三级综合医院患者无效住院日影响因素,其中医方11个、患方6个、社会方面4个.结论 将患者无效住院日影响因素分为医方、患方、社会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应对策略,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患者住院经济负担.
作者:魏威;李刚;吴姝德;陶红兵;孙熹;周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风险预测模型,为有效预防医疗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以入院方式、住院天数等变量为输入神经元,以医疗纠纷分组为输出神经元,用RBF(径向基函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医疗风险的发生,评估各因素对医疗风险的作用.结果 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3.7%和84.2%,医疗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前6位分别是住院费用(100.0%)、住院天数(78.2%)、四周内手术次数(61.4%)、感染(60.5%)、伤口愈合不良(54,0%)和手术并发症(47.8%)等.结论 运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医疗风险进行预测,不受样本分布特点及数据类型的影响,适用性较好.
作者:绳慧峰;刘晴;许苹;陈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建立科室考评小组-站考评组-站考评委员会三级考评组织并明确职责,从日常考评、年终考评两部分进行综合目标考评.将各科室考评结果与科室绩效分配、中层干部任期评价、年内评选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以及聘期内职称晋升等相结合,提高了科室、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效力,推动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志涛;丁慧;方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深入分析影响病案首页质量的因素,寻找提升病案首页质量的办法.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整合已有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标准化信息、智能化控制和人性化操作的实践应用,提升病案质量.结果 病案首页信息正确率从81.2%提升至96.2%.结论 利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病案首页质量.
作者:刘婷;唐其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医生管理、医患关系、医院精细化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举措.启示我国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力度,开展社区居民就医满意度和幸福度评价,充分利用保险机制发挥社会管理作用,建立医疗服务机构互动机制.
作者:孙佳;夏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