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
本文通过对12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活性测定,并与肝功能、透明酸(HA)、胶原Ⅳ(Ⅳ-C)、层粘蛋白(LN)和B超等检查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许永才;许秀凤;黄碧玉;戴万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的类型及其X线表现特征.方法观察分析我院26例经手术证实的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作了腹部平片,13例作胃肠钡餐检查,10例作脓腔或窦道造影.结果 26例中23例均累及一个以上间隙,且脾窝均有受累.其中前外型4/23例(17.4%),后外型12/23例(52.2%),网膜囊型7/23例(30.4%)X线表现与未切脾状态下左上腹腔脓肿的表现不同且与切脾方式有一定关系.结论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显示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的部位和范围,对周围脏器的影响以及向腹膜后间隙扩散的征象.
作者:刘荣波;闵鹏秋;刘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e dissection,AD)是心血管病少见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病病势凶险,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办法.
作者:张维新;吴丽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恶性胆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已证实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MRCP检查.MRCP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结合呼吸门控、脂肪抑制技术,采集原始图像后以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 15例检查均成功.MRCP对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 MRCP为非侵袭性技术,恶性胆道梗阻能精确定位,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黄迪生;朱毅;贺国庆;杜宗富;沈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近年来剖宫产高居不下,且有进一步升高趋势.术中切口撕伤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切口撕伤的程度以及缝合质量对愈后都有重要影响,现将我院95例术中子宫切口撕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南;吴世英;史家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对30例严重烧伤生存者与20例死亡者的体温与复苏情况对照分析,发现可以预测患者的存活或死亡的预后.报告如下.
作者:贾俊;汪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对1998~1999年我院配制使用的戊二醛消毒液做了相关的跟踪监测、留样观察的对比实验.从中得到变化规律,并以此制订有效期,以指导临床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用药方法和掌握有效期,报告如下.
作者:詹明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自1991年10月至1999年3月应用优立新(unasyn)治疗肺部感染,并以配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对照,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莉;杨敏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儿,女,7岁.于1998年11月26日因右下腹疼痛伴呕吐3天,发热1天急诊入院.3天前患儿在学校课间活动时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伴呕吐,经休息后症状有所改善,尚能坚持上完课.
作者:洪丽丽;吴美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男,21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右手掌肿大疼痛2周.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右颈部胸锁乳头肌后缘触击一鸽蛋白大小淋巴结,有轻压痛.右手掌肿胀,有明显压痛.
作者:喻梦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t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除典型IM临床表现外,由于可使多个系统或器官受累,因而IM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现将我院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IM264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玲玲;刘泉波;刘作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儿科从1993年8月至1999年1月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加激素治疗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同期单用激素组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毓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心脏病是常见妊娠合并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院外转入58例与在本院建卡的13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顺;王荃;袁爱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异环磷酰胺(IFO)为环磷酰胺(CTX)同分异构体,其抗瘤谱广,已开始用于临床.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8年2月用连云港恒瑞有限公司生产的IFO+DDP化疗方案治疗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娟;吴天革;吴敬波;李莹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994年9月~1999年12月,我院脑外科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予以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贤彬;叶坤;熊震;姚源;李成勋;曹华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骨肉瘤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66%,由于肿瘤生长快,病程短,易发生远处转移,故能否早期诊断,直接影响预后.现将我院1980~1998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18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本文对我院妇产科1997年6月~1998年6月,妇产科疾病并发盆腔积液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其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女,30岁.因颜面部黑斑25年,左颞部肿块半年,于1995年12月18日入院.5岁左右时出现面部、口周围、唇部、双手背及手指处黑色斑点,随着年龄增长而斑点增大变黑,如同硬币、黄豆及米粒大小不等,皮损处无特殊不适,否认心脏病史,无急性腹痛、呕吐、血便等.
作者:袁兆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高聚金葡素(HAS)局部治疗浅表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5例浅表转移性肿瘤患者实施局部治疗,HAS1000U瘤体内注射,每日1次,总疗程30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CD28+淋巴细胞,CD96L+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并作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CD96L+淋巴细胞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 CR1例、PR10例、MR18例、CS6例,总缓解率为31.4%,总有效率为82.9%.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淋巴细胞增多(P<0.05),尤以T8+淋巴细胞增多明显(P<0.01),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增高(P<0.05),而B细胞、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CD96L+淋巴细胞变化呈正相关(r=0.840,P<0.01).结论HAS治疗浅表转移性肿瘤近期疗效明显,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fasl-fas死亡通道可介导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
作者:罗锋;魏于全;阚兵;卢铀;毛咏秋;雷松;杨丽;彭枫;姜愚;李俊英;刘继彦;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4例SPVSD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补片修补182例,直接缝合12例.对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死亡4例,病死率2.1%.存活190例效果满意,142例随访3月至16年,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无残余漏和新的AI发生.结论对SPVSD应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作者:闵家新;肖颖彬;陈林;王学峰;钟前进;刘梅;彭丽;胡卫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