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郭力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合并急性穿孔患者两种手术术式的55例效果进行时比.结果 穿孔处大网膜填塞修补25例,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行姑息性胃切除30例,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常发生于中晚期阶段,根治性手术常难完成,选择合理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单纯穿孔修补易再发穿孔,病死率高,不宜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邹毅;张军;蒲敏;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MHD贫血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HP+HD组与HDF组,HP+HD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P+HD;HDF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小时.均接受促红素皮下注射,口服铁剂、叶酸补充造血原料.观察6个月,检测中小分子溶质及贫血指标.结果 两组透析后小分子溶质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中大分子溶质(β2-Mg、PTH、炎症因子等)的下降率HP+HD组优于HDF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上升HP+HD组亦优于HD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HP+HD在保证对小分子量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治疗尿毒症贫血较HDF更有效.
作者:张英姿;胡宏;刘金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妊娠70~84天,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50例于手术前10~12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建清;李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26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人陪同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顺产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向书蓉;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阿利吉仑(Aliskiren)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第一步限速步骤,降压效果及扩肾血管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疗效与ACE1相似,不良反应比之少,耐受性较高.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后的改善作用独立于其降压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俊;张凌;付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作用.方法 110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尿潴留的病人,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按摩、热敷、听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55例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诱导排尿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51例诱导有效,对照组34有效,有效率两组不同.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较短.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方法诱导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袁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肺腺癌细胞株A549三维体系培养及其细胞行为的改变.方法 对三维培养基质Matrigel水凝胶进行材料表征,研究其纳米纤维网络的形成.观察细胞在三维环境中的克隆形成,形貌及存活力,并检测了细胞形成克隆后的药敏性,同时比较二维及三维培养的细胞对胞外基质蛋白粘附率的差异.结果 Matrigel胶形成了类似于体内胞外基质的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在Matrigel胶中,A549细胞生长呈现出球形的多细胞克隆,生长状态均较好,与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随着克隆的增长,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抵抗性及抗药性增加,药敏性降低.二维和三维培养下的A549细胞对不同的胞外基质蛋白的粘附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细胞在Matrigel胶三维培养中,细胞的生长,形貌,存活力,药敏性及粘附性等细胞行为与二维培养的细胞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可为抗药性研究及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等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冯志华;米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漓环磷腺苷葡胺120mg,每日1次,连用15日.监测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明显改善,心肌酶学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谭杰;尹智;陈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对CVA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CVA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以凌晨和/或夜间发作明显,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CVA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ICS长期治疗可能阻止其发展成典型哮喘.
作者:李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MS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行MSCTA与DSA并经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资料,仔细比对两者的差异,并经手术及介入结果证实.结果 MSCTA共发现38例41个动脉瘤,并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36个动脉瘤经DSA证实,另外5个动脉瘤在DSA上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MSCTA未显示的2例2个动脉瘤经DSA证实.40例与术中及介入情况相符.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与DSA相比各有所长,由于其具有经济微创性,并能精确、直观、清晰的显示动脉瘤,所以应该作为筛查和术前检查的首选.
作者:武峰;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位,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作者:刘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青先眼小梁切除术中同时羊膜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3例青光眼患者110只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辩下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球结膜滤过泡扁平弥漫.终随访时平均眼压(15.86±4.00)mmHg,明显低于术前(29.65±5.76)mmHg;滤过泡呈扁平弥漫.结论 羊膜植入应用于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手术中,能促进青光眼功能滤过泡的形成,有效降低眼压.
作者:史汝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LCP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LCP锁骨钩钢板治锁骨远端骨折27例,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优,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骨折移位、肩镇关节再脱位、锁骨远端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LCP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安全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龙;陈德龙;向道友;王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现察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IFN-γ、IL-2表达特点,探讨IFN-γ、IL-2在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50~180g,鼠龄30~40d)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0只.实验组从气管注入白色念珠菌菌液制备白色念珠菌肺炎模型,分别于1、3、7、11天心室腔穿刺抽血,经离心后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 白色念珠茼肺炎模型组第1、3、7天IFN γ、IL-2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1天模型组与时熙组相近.组内比较3d>7d>1d>11d.结论 IFN-γ、IL-2在消除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病原体方面可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凌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缺血一再灌注(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S组)组、缺血-再灌注(I/R)组、银杏叶提取物+缺血/再灌注(EGB+I/R)组.观察大鼠单侧肺缺血1小时再灌注1h后肺组织NF-KB的表达变化,肺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 ①I/R组NF-KB的IOD值显著增加,高于S组,而EGb+I/R组NF-KB的IOD值较I/R组减少.②缺血-再灌注后I/R组凋亡的AI数显著增加,高于S组,而EGG-I/R组凋亡的AI数较I/R组减少.③电镜下I/R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膜微绒毛减少;EGb+I/R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再灌注所致肺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KB的活化有关.
作者:梁秋萍;伍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40例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组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22例(治疗组),另一组为未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1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4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3、4、5、6、7天两组患者的咯血量(ml)分别是(129±34 vs 163±46),(91±25 vs 139±31),(62±19vs 114±35),(37±12 vs 96±27)及(19±10 vs 78±22),P<0.05.结果 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天)分别为11.4±2.6 vs 15.5±3.7,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显著减少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咯血量及缩短住院时间,其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作者:朱静;李为民;朱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Skp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kp2蛋白在86例膀胱癌和18例膀胱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率45.3%,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6.7%.细胞分化程度越差,Skp2蛋白表达越高.结论 膀胱癌中Skp2蛋白的过度表达,提示Skp2蛋白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松涛;王竞;范波;范志江;丁立;李锋;屠文键;石轶;金晓华;柳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分析了外科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外科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陆容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4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36例.治疗1周~12个月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UG)检查,分别测定计算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变化.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CUG各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2个月后培哚普利组LEDVI、LESVI均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LVEF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发生.培垛普利与卡托普利比较,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大、耐受性更好.
作者:覃俊安;张施明;林小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低氧血症时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心肌损伤的血清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根据PaO2的水平分成3组,观察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PaO2和各种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三个低氧血糖组CK-MB、Mb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轻度与中度CTnI、LDH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 低氧血症可导致血清CK-MB、LDH、Mb水平增高,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而加重.重度低氧血症可出现cTnI水平增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作者:陈小兵;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