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嗓音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段英侠

关键词:嗓音病, 病因, 治疗, 预防保健
摘要:目的:了解嗓音病的病因、治疗,预防方法。方法检索、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工作中治疗嗓音疾病的经验,整理、总结嗓音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保健要点。结果针对病因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患嗓音病要及时治疗。结论科学用嗓,患嗓音病及时治疗。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80例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为1~3年;对照组的治疗不选择拉米夫定。两组患者均需要综合护肝处理。结果观察组中存活的患者中的ALT、血清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Child-Puch分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的恢复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余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典型糖尿病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糖尿病漏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收集20例漏诊误诊的糖尿病病人,记录详细情况,分析漏诊误诊原因。结果20例被漏诊的糖尿病病人中,误诊为急性胃炎脱水2例占10%,气虚2例占10%;漏诊原发病只诊断伴发症:泌尿系统感染4例占20%、霉菌性阴道炎2例占10%、习惯性便秘2例占10%、皮肤及其它感染5例占25%、呼吸道感染3例占15%。漏诊误诊病人首诊时均未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论我们要提高警惕,把查血糖列为门诊常规检查项目,防范漏诊误诊,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陈本华;陈煜宇;郭光耀;洪瑞娣;马善美;陈路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血常规主要指标探讨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希森美康XT--4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6个月—3岁儿童血常规,对306例体检婴幼儿检测血常规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被体检306例婴幼儿中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其中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五项参数均降低的有105人,占34.3%,同时红细胞分布宽度值均大于15%;HCT、Hb、MCV、MCH水平均明显降低,而MCHC和RDW正常的有10人,占3.3%;红细胞系列参数均正常的有191人,占62.4%;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血常规主要指标表现在红系中的Hb、HCT、MCV、MCH、MCHC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再结合RDW值高于正常值,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作者:冀红霞;朱文克;王俊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伴意识障碍的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侧脑室前角穿刺治疗20例体会

    目的:观察侧脑室前角穿刺治疗合并意识障碍的Wallenberg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合并意识障碍的Wallenberg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侧脑室前角穿刺治疗合并意识障碍的Wallenberg综合征有效率高,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禹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整复外固定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90.63%,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踝关节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佐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脊髓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佐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11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病例均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佐治,实验组应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佐治。结果实验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脊髓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佐治可显著促进其病症缓解,对临床疗效具有确切的改善价值。

    作者:井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心理障碍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84例正常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产后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轻度心理障碍发生率,重度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正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会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症状时的护理应对措施,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5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采取一系列与临床治疗相配合的护理措施,包括咯血的抢救护理、工作防护、加强沟通、心理护理、预见性护理、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措施,观察实施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51例患者中有48例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好转后出院,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有效率94.1%,病死率2.0%。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临床治疗有利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度过危险期,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支架置入清洗减压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支架置入清洗减压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共70例,按术前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8)。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期切除吻合率及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术前支架置入清洗减压可有效提高一期切除吻合率及症状缓解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程学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ICU清醒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应用前瞻性护理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收并确诊的ICU清醒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护理予以治疗,经24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以及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指数、疼痛评分和焦虑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肖泽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6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Re 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行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首次TUR术后4-6周内Re TUR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复发率和肿瘤残余情况。结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36.36%(1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2%(17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现有肿瘤残余11例(33.33%),6例为首次TUR时被低估肿瘤。在肿瘤残余患者中,有7例(63.63%)发生在原发部位。结论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发现首次TUR术后残余肿瘤,对于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有着显著疗效。

    作者:焦江稳;王伟;南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对EB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检验对策研究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人体受到感染之后会引起一系列的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主要对EB病毒致病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几种不同的EB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安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切除组与采用单纯修补术的修补组,各1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结果从近期疗效看,修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切除组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远期疗效看,术后12月随访,切除组有2例(13.33%)患者复发,修补组有9例(60.00%)患者复发。修补组的远期复发率明显高于切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在治疗急性胃穿孔上各有优势,临床上应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治疗的配合要点。方法对86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10~14d,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娴熟的手术配合技术,减少患者痛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孟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发展历程、趋势与面临的问题,总结药学工作经验。方法以我院药学服务模式现状为例,参考相关文献,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讨中医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结果我国中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缓慢,服务模式单一,现阶段面临诸多困境,发展空间狭窄,管理不科学,观念落后,缺乏源动力。结论医院应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积极转变观念,建立一套与医院相适应的药学服务体系,提升药师队伍素质,为改善药学服务模式提供人才、制度保障。

    作者:吴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医院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救治资料。结果按治疗常规,对该48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及时救治,45例患者出血停止,3例仍有再出血迹象,转外科进一步治疗。结论掌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急救治疗方法,根据基层医院具体条件,进行内科急救治疗。急救治疗方法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更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管沈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家血清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探析自家血清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单纯疱疹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角膜下注射自家血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1-4个疗程治疗,治治疗组痊愈时间22.58±3.4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54±3.58d(t=5.7356,P=0.0000),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相当(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X2=4.7273,P=0.0297)。结论自家血清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复发,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向胜;许红英;赵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戊酸雌二醇与宫腔镜电切联合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与宫腔镜电切联合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并联合使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的病例,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如宫腔情况、月经的恢复情况。结果采用戊酸雌二醇与宫腔镜电切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中58例一次宫腔镜电切手术成功,宫内妊娠物无残留,月经恢复正常。仅2例残留组织较多月经量减少,2次电切手术,宫检时,宫腔有轻度膜性粘连,分粘后再服用戊酸雌二醇,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宫腔镋形态及内膜均正常。结论戊酸雌二醇与宫腔镜电切联合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宫腔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便携式医疗电子设备的应用

    本文从便携医疗电子设备应用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其目前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其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作者:海喜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份我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进行探究分析,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如顺产情况、分娩恢复情况、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产妇例数和恢复情况都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产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产妇分娩效果,产妇的满意较高,舒适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厚珍;沈菊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