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心衰治疗,出院时根据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观察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率、住院期间出现房颤率、入院心率、血压、肺动脉高压、左室射血分数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淤血的有30例(65.22%),相对比,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是否出现肺淤血密切相关.
作者:王大伟;马晓非;宋雪松;张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隐耳畸形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13只隐耳畸形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只隐耳手术完成后没有出现血肿、感染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用于隐耳畸形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尹中普;孙潜;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4例(共156个乳腺肿块)经手术病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1.12%、特异度为81.42%,低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分别为89.03%、86.9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联合诊断敏感度(92.58%)和特异度(91.74%)显著高于超声弹性成像.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成像,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查准确性.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肺动脉收缩压及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Sa0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明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管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17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慢性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3周、侵入性操作、环境管理不当等都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认识程度,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积极对危险因素进行提前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肺结核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激光光凝手术应用到各类眼底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采用光凝手术的患者标为观察组,另外8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标为对照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符合医学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了过敏、肠道不适等多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眼底疾病患者采用激光光光凝手术开展治疗,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3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检测结果 ,及其对于预后评价的影响.结果存活组观察对象的PaO2/FiO2显著高于死亡组,而EVLWI则显著低于死亡组,且两组观察对象数据分析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外肺水指数是一种较为准确有效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定指标.
作者:张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指标检验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炎患者175例,根据病毒感染类型分为单纯HBV感染组55例、单纯HCV感染55例、HBV和HCV重叠感染组65例,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情况.结果 HBV和HCV重叠感染组、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指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水平较高,其中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标准.
作者:朱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胸部检查行DR、CR成像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胸部检查患者20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检查方法,即:DR组、CR组,对检查结果 进行评定.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从两组患者的摄影速度和时间上来比,DR组均优于CR组,两者有区别(P<0.05);但两组患者的甲片率无区别(P>0.05).结论 临床胸部检查过程中可经由DR、CR成像系统将X线信息传递给检查人员,便于正确、快速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启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喘息性支气管炎确诊患儿68例,另选择同期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Eotaxin、MCP-1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期Eotaxin、MCP-1检测结果较恢复期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Eotaxin、MCP-1参与了病毒相关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42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者42例作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组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心肌肌钙蛋白等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RDW和cTnI、cTn-T、CK-MB和hs-CTnT等心肌肌钙蛋白相关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DW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等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岳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儿科18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患儿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B组患儿使用小儿速泻停颗粒,C组患儿使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观察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分别为(5.24±2.72)d、(3.05±0.81)d,B组分别为(5.19±2.54)d、(2.97±0.93)d,C组分别为(3.54±1.57)d、(2.01±0.43)d,C组患儿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均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发热、腹泻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元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分析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72例.单一组应用奥曲肽,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一组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其门、脾静脉血流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67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34例)与B组(33例),B组患者实施严格消毒后,充分切开液化切口;A组患者实施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总治疗有效率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和阳性检测率.结果 观察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及阳性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有助于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科内培训和随机考核,同时给予研究组护理部培训和随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结果 .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总成绩和各步测试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的考核制度,能提升其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曾宪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研究,随机分组,各48例.单一组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联合组于单一组基础上联用西格列汀片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降低,单一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幅度低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有效提高其降糖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光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在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服务,观察组产妇接受温馨助产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后2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且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值得在产妇助产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纤支镜在创伤性肺炎不张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肺不张患者,全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回顾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84例完全治愈,治愈率高达97.7%.使用纤支镜为患者吸痰时,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治疗创伤性肺不张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应该进行推广.
作者:杨亚静;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