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报告

徐升英

关键词:左眼, 先天性黄斑缺损, 眼外斜, 医院就诊, 患者, 诊治, 眼疾, 健康, 病例
摘要:病例患者女,14岁.因发现左眼外斜2月而就诊.2月前患者之父无意发现女儿左眼外斜,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治不详.于2000-04-10到我科就诊.既往健康,无眼疾史.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输注血小板无效的原因及处置

    随着血小板输血的广泛临床应用,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值低于预期理论回升值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地突出,止血效果也较差,临床上将此种现象称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作者:廉维;杨世英;宿兰;李明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1例报告

    我院近期成功地为1例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一台双心室右心房三腔起搏器,获满意效果.病例男性,79岁.劳力性胸闷气促5年,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88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较柔和;颈静脉怒张;双下肢中度水肿.

    作者:古平;黄德嘉;陈固祥;罗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活化补体诱生一氧化氮介导肝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活化补体对大鼠枯否细胞(KC)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与肝细胞损伤关系.方法:大鼠KC+肝细胞(HC)联合培养分别与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ZAHS),抗人C3、C3中和ZAHS以及ZAHS+氨基胍(iNOS抑制剂)作用后,观察培养上清中不同时相点的NO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ZAHS作用组KC+HC联合培养的上清中NO和LDH各时相点的测值显著升高,P<0.01;中和血清组和氨基胍组培养上清中NO分别下降53.4%~62.8%和68.1%~72.1%,LDH分别下降56.0%~66.5%和51.2%~57.2%,与作用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ZAHS中的C3、C5片断可激发KC生成NO,介导肝细胞损伤,这可能是某些病理情况下补体介导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熊杰;白生华;汪正清;周善章;钱江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致小儿过敏1例报告

    正清风痛宁系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现代工艺,从传统抗风湿药中提取活性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我科自1988年开始采用湖南白云山正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正清风痛宁加盖天力治疗小儿关节炎、生长痛,取得较好疗效,但其中1例发生过敏反应.

    作者:马云红;马天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赖型钩体弱毒株外膜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赖型钩体弱毒株外膜蛋白基因的特点及其与强毒株的差别.方法:对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的外膜蛋白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外膜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我国特有的强毒株017株进行了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亲水性和疏水性和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赖型钩体56601株和017株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结论:赖型钩体56601株和017株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存在较小差别,可能与毒力强弱有关.另外,两株钩体Ompl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从分子水平上说明了同型弱毒疫苗可对强毒株产生完全的免疫保护.

    作者:邱薇;孟佩云;尹惠琼;范泉水;李刚山;刘燕;王双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颞浅血管蒂的额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面部小范围的皮肤及其皮下组织缺损常可直接拉拢缝合,但缺损范围较大或位于眼、鼻、口周围,该方法可致五官歪斜.1994年以来,我科应用与面部皮肤质地接近的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肌)皮瓣修复面部缺损11例,整复效果好,外观满意.

    作者:杨勇;刘德贵;李晋;程崇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线性系统理论与经络能量转移

    通过对非线性理论所揭示的复杂系统内在规律的综合评价,认为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经络能量转移的研究中.并以林先哲所建立的胶原分子的孤子激发模型为例,描述了经络能量转移的非线性特性.

    作者:叶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45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炎症逐年上升.为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炎常见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345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滴虫、霉菌、G-双球菌的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琳琳;刘利;张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萜烯类化合物促透机制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对萜烯类化合物促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些文献,所述侧重点不同,为此,我们系统整理了有关资料,提供有关人员参考.

    作者:刘江;段慧琼;尚北城;唐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单剂量配药中心的作用及工作改进建议

    单剂量是配药中心(即中心摆药室)是医院药剂科重要组成部份,是集药品供应、管理与药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作者:段艳冰;曾仁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刺加电针治疗面瘫83例报告

    高原地区属低气压带,空气含氧量相对低,相对湿度低,加之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大,风沙大,造成高原地带面瘫发病率高.近几年来,我们用针刺加电针频谱照射治疗面瘫8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建平;谢挺杉;伍云贵;钟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乙醛对大鼠HSC增殖以及胶原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乙醛对新分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表达α1(Ⅰ)型胶原mRNA、IkB和NF-kB的影响,以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理.方法: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原位杂交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胶原合成、IkBα以及NF-kB的表达.结果:(1)成功分离出大鼠肝星状细胞.(2)乙醛刺激新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后细胞明显增殖;乙醛刺激传一代肝星状细胞后,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加;IkBα表达明显下降;乙醛作用肝星状细胞后30min,NF-kB的表达即有增加,到120min时达高值.结论:乙醛可以使静止的肝星状细胞活化,表现为增殖、α1(Ⅰ)型胶原mRNA合成、IkBα表达下降、NF-kB活性增加.

    作者:蒋明德;甘新宇;解方为;曾维政;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柴胡液治疗寻常疣124例报告

    1995-10~1997-10两年内,我们以柴胡液治疗寻常疣124例,全部治愈,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9例,女性35例;年龄5~34岁,以15~25岁多见.单侧手发病者24例,双侧手发病者46例,足部发病者18例,手足共同发病者36例.病程1~9年.

    作者:迟万胜;王静;颜贵敏;王和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体牙冠再接修复2例报告

    前牙牙冠折断在临床上多采用假牙面桩冠修复,我科于2000年对2例牙冠折断患者进行自体牙冠再接修复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马斌;张云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刺宁对10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目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疾病之一.其症状以疼痛、局部活动受限为特点,且易于反复,缠绵难愈,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自1992年以来,我们针对颈椎病治疗上的难点,运用补肾、活血等药物,自制中成药骨刺宁,对102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同时与大活络丸加以对照分析,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均告;廉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谈网上医学信息的检索

    Internet上有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虽然通过搜索引擎可检索到大量的医学信息,但它们往往不加选择地收录任何人提供的信息,造成检出结果庞杂,学术价值良莠不齐,且误解率较高.

    作者:郑砾;白凤霞;曾小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AT1)拮抗剂,阻滞AngⅡ与受体AT1结合,从而降压,是新一类抗高血压药[1],近被WHO/ISH评为一线降压药.本文观察52例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志胜;余德文;杨文秀;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心脏病心衰并肾小管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型1例报告

    病例女,65岁.因烦渴、多饮、多尿7年,心累气促1+年,少尿10d,于1999-08-27入院.入院时,脉博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8.5kPa,左肺闻少许干鸣,心界扩大,心律齐,无杂音,肝肋下2cm,脾未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

    作者:易延静;靳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注射用β-七叶皂甙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对策

    β-七叶皂甙钠为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干燥成熟果实(娑罗子)提取得到的皂甙钠盐,具有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后引起的肿胀,也用于痔疮、下肢静脉曲张及血拴性静脉炎.

    作者:王晓蕙;张丽茹;蒋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B-HRP-高效敏感的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通路追踪方法.方法:采用结合了霍乱毒素亚单位B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作为示踪剂,用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TMB)显色剂的稳定剂,顺行追踪视神经纤维向下丘脑前区的投射;逆行追踪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分布.结果:发现视神经纤维投射到视交叉上核背内侧;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舌下神经纤维核分布区显示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结构清晰.结论: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作为示踪剂,以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胺显色剂的稳定剂方法是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作者:张晓;高礼;欧可群;杨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