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琛晔;冯原;蒋冰莹;查黎萍;唐艳红
目的:探索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防出血和支架再狭窄的护理和观察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静脉血中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1、CD62p的表达水平和30例未监测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术后24 h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1、和CD62p ,较术后7 d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术后3 d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1和CD62p较术后7 d明显增高(P<0.05);病例组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血及支架再狭窄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术后不同时段的血小板活化指标,能够更有效地指导护理和病情观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芳;张少华;刘卫珍;吴华琼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手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6月行LC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行LC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焦虑水平、血压、心率测试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运用,深化了专科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作者:王婷婷;单世涵;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开设专门针对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护理英语人文视听说课程,普遍进行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或者直接开设护理英语课程,对于护理专业本科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不利于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不利于其今后在涉外场合中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不能引发学生对于护理工作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心。为此,我校尝试开设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英语人文视听说课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倪梁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无菌生理盐水对采集乳腺肿瘤组织标本的影响,建立更加规范的生物样本采集、保存的标准化流程(SOP)。方法2012年10~12月由专人采集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60例,每例标本平均分成3份,分别用4~8℃的无菌生理盐水(C1)、22~26℃的无菌生理盐水(C2)、37~41℃的无菌生理盐水(C3)漂洗两次后放置于—80℃冰箱保存,24 h内送至实验室由专职实验人员进行标本的总RNA提取鉴定。结果三组标本RNA保存质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使用C1漂洗过的标本RNA保存质量高。结论在采集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的过程中,使用4~8℃的无菌生理盐水漂洗标本后对肿瘤标本的RN A保存质量影响小,可增添至生物样本采集、保存的标准化流程中。
作者:童琛晔;冯原;蒋冰莹;查黎萍;唐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腔镜微创手术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此类手术有一共同的难点--标本不易取出。术者经常会遇到在腹腔镜手术中因标本较大不易取出,标本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及肿瘤破裂种植的情况,而一次性标本取出器价格昂贵,不适宜广泛应用于腔镜手术。针对标本大小≤8 cm的腔镜手术,我们利用一次性无菌橡皮手套,自行制作标本取出袋,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力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医院-社区一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遵医率和控制率等方面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确诊并已行健康教育的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将医院-社区一体化健康教育引入家庭医生责任制中,定期家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遵医率和控制率。结果教育后患者卫生知识知晓率81.3%、健康行为形成率75%、遵医率90%和血糖控制率87.5%,均明显高于教育前( 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巩固糖尿病患者卫生知识、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黄梅珍;黄映淮;周克城;谭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PICC置管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以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患者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率为指标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导管留置成功率和患者依从性分别为95.0%和80.0%,平均留置时间为(115.4±52.1)d ,患者满意率为9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加有利于后续治疗,该护理模式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华红霞;任国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滴注抑制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7月在我科治疗的5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生理盐水滴注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诊断高血压原因,比较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血浆醛固酮、肾素、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结果10例原发性高血压,46例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8例,疑似病例2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血浆醛固酮的平均值分别为30.8 ng/L、12.9 ng/L ,肾素0.26 ng/(ml· h)、0.54 ng/(ml· h),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150.1、2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生理盐水滴注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是筛选、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手段,护理是准确地进行试验的关键,试验前仔细准备,试验中严格用药、病情观察、准确采集标本,试验后观察及记录检查结果非常重要。
作者:刘碧秀;杨小玲;袁丽;熊真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的≥60岁老年冠心病(CHD)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采用CGA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疾病应对方式、治疗、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GA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更能采取积极面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有所改善;CGA组患者对治疗、护理满意度更高,CGA组入住CCU天数、平均总住院天数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静;屈海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围产期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程、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不良情绪评定。结果观察组产妇中自然分娩51例(79.69%),对照组中自然分娩39例(60.94%),两组比较,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产程(8.5±1.2)h,产后出血量(71.8±34.1)ml,并发症出现1例(1.5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程、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产妇的HAMD评分总分、及精神性因子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而躯体性因子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娩后,观察组产妇的 HAMD评分总分、精神性因子、躯体性因子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分娩前与分娩后,观察组产妇的 HAM A评分总分、精神性因子、躯体性因子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在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促进其自然分娩,而且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不良情绪。
作者:施丽泳;丁红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测量生命体征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之一,其中的体温检测更是马虎不得。现在我们检测体温基本的工具依然是玻璃体温计较多,病房中能自理的患者测量体温用玻璃体温计可行,但对病情病重或神志不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就会非常危险,因为护士每次收体温计时都会遇到找不到体温计、体温计被压碎或体温计掉到床底下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发现一种固定体温计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效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乳腺外科2002年9月~2010年3月期间住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墙式负压吸引、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的乳腺癌患者共180例。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墙式负压吸引的患者拔管较早,且皮下积液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负压球引流的患者拔管晚,皮下积液的发生率高。体重指数小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负压引流效果相似;体重指数大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负压引流效果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结论墙式负压吸引使用效果好,积液并发症少,但装置复杂,限制患者活动。胃肠减压器临床使用效果略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对于BM l>22.5的患者,术后应尽量采用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引流,以缩短引流管置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辉;唐丽春;王杨;刘如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抚按摩对腹腔镜术后并发腹痛腹胀、腰背疼痛、便秘、尿潴留、焦虑抑郁等不适的缓解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普外科、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符合条件的患者6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头部、胸部、腹部、腰背骶尾部、四肢的康抚按摩。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的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2 h、24 h、48 h的疼痛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83.63%、67.95%、88.81%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有了明显改善。结论中医康抚按摩可明显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不适。
作者:沈国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预防临界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方法对200名符合临界高血压入选条件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膳食指导和增加量化运动等,达到增强患者保健意识,降低血压的目的。结果健康指导3个月后,成功获得调查的193例患者对于临界高血压的保健意识明显提高,且血压也较指导前有所降低,指导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指导能够增强临界高血压患者健康保健意识,并能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陶忠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未梢血糖对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予同一患者同时进行对照法和实验法,并与其静脉血糖值进行对比。对照法用75%酒精消毒右手,待干采血后,用干棉签拭去第一滴血,再挤出第二滴血测试末梢血糖;实验法用75%酒精消毒左手,用干棉签擦拭,采血后直接用第一滴血测试末梢血糖,并同时抽取2 ml静脉血测定静脉血糖值,对结果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法指血糖值和静脉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法指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结论测量末梢血糖时用75%酒精消毒后,再用干棉签擦拭待干,直接取第一滴血测试末梢血糖值更准确,方法更方便快捷。
作者:王羚入;符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策略在神经外科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管路护理规范为基础,建立包括脑脊液引流基本要求、引流量控制、引流观察及引流宣教4个维度的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标准及细则,比较标准实施前、后的脑脊液引流管护理质量得分及实施后四个维度的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标准实施后,脑脊液引流管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四个维度的合格率均超过标准阈值。结论标准化策略能明显提高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
作者:谭丽萍;陈香凤;丁力;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LASIK手术中疼痛护理联合表面麻醉是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LASIK手术的180例(36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180眼),两组均行常规表面麻醉。观察组联合应用疼痛干预护理,比较手术的配合度、并发症(如偏心切削)、术后3个月的LASIK手术效果。 t检验和χ2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LASIK患者手术的配合度更好,偏心切削等并发症更低,术后疗效及术后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联合应用疼痛干预护理技术,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及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爱肤超薄敷料在肠梗阻行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肠梗阻行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外贴护理,治疗组使用多爱肤超薄敷料护理。结果治疗组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切口感染,无渗液渗出情况,且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爱肤超薄敷料用于肠梗阻造口术后伤口的感染预防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减少换药次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立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导尿管外固定方式对女性留置导尿患者CA‐菌尿症的影响,为临床女性留置导尿患者选择佳导尿管外固定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择期手术女患者88例,按导尿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胶布固定组(A组)29例、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固定组(B组)31例和三腔二囊导尿管组(C组)28例,比较各组患者留置导尿期间CA‐菌尿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患者的CA‐菌尿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B组、C组患者的CA‐菌尿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气囊尿管外固定囊行导尿管外固定,或用三腔二囊导尿管导尿者,用其外气囊和无菌纱布行导尿管外固定,可以避免导尿管移动,能有效降低CA‐菌尿症的发生。
作者:侯宪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患者,总结其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做好病情观察、呼吸功能训练、气管推移训练、手语训练、颅骨牵引、心理护理的方法。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本组3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颅骨牵引,其中7例患者经牵引成功复位改为保守治疗,另18例牵引后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例行颈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的患者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择期手术联合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刘晓莉;金佳佳;徐小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