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技巧训练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再骨折的临床应用

谢青梅;高兴华;张成娟

关键词:移动技巧训练, 粗隆间再骨折,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术后,系统化训练患者的移动技巧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粗隆间骨折单侧行PFN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程序和系统化移动技巧训练.于术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例数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13例,而观察组仅发生5例,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移动技巧训练能有效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发生.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驱铜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驱铜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情况,分为疗前组、短期治疗组及长期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各组间临床症状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短期治疗组症状评分与疗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长期治疗组症状评分与疗前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结论 在常规驱铜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

    作者:孙国;杨海燕;汪萍;金艳;韩永升;胡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为普通胰岛素1 U/h开始静脉泵人治疗,以后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泵入量,目标血糖控制在6~8 mmol/L.对照组60例为常规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同时观察达到目标血糖的时间、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的例数以及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达到目标血糖的时间为(4±0.55)h,对照组达到目标血糖的时间为(8±0.65)h.观察组有一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对照组有15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观察组的平均拔出气管插管时间为(8±0.65)h,对照组的平均拔出气管插管时间为(12±0.45)h.结论 普通胰岛素静脉泵入对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红;龚仁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移动技巧训练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再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术后,系统化训练患者的移动技巧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粗隆间骨折单侧行PFN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程序和系统化移动技巧训练.于术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例数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再骨折13例,而观察组仅发生5例,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移动技巧训练能有效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发生.

    作者:谢青梅;高兴华;张成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巧用弹力绷带固定套管针的方法

    静脉套管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小儿手足部用弹力绷带固定,往往易滑动,造成折管、脱管、透明敷料脱开,为此,我们制作了弹力绷带开孔法固定套管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采用美迪邦牌弹力绷带、剪刀.取弹力绷带一块(根据患儿手足大小取宽5~10 cm),对折,在弹力绑带中间剪一圆形孔,直径1~2 cm.

    作者:王艳艳;沙影丽;董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LN)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LN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遵循自我效能理论框架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德国学者Shwarzer等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C)对两组患儿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达到配合临床有效治疗,增强LN儿童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及保健意识,减少复发,提高生活(存)质量.

    作者:舒芬华;石绍南;欧阳文姝;邓芳菊;苏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患情境会话

    乳房术前担忧疏导Counseling for an Anxious Patient before Breast Surgery交流病人:手术会很疼吗? 护士:手术时不会疼,但打麻药时有一点点,比做药敏实验好一点,不用害怕.病人:麻药的作用能维持多长时间?麻药过后会疼吗?护士:一般麻药作用完全消失需2h.手术中如果你感到疼痛,医师可随时适当添加麻药.术后如果疼痛得厉害的话,可根据医嘱服用止疼片.第二次服用止疼片应与前一次间隔6h.

    作者:沈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心理学

    认知过程2记忆2.5 遗忘 率先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他通过对无意义材料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人们的识记内容在初一段时间(20 min~2 d)遗忘快,之后遗忘的速度渐渐慢下来,后稳定在一定水平.

    作者:郭瑛;易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和护理

    目的 总结15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患儿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的护理.方法 应用PICCO监测仪对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指数(CI)、连续心输出量指数(CCO)、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等指标.结果 本组15例患儿中,术后1d拔管12例,2d拔管3例.15例患儿均未发现与PICCO监测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股动脉与颈内静脉穿刺无一例失败.结论 PICCO技术可充分评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安全可靠.详细掌握患者病情、技术准入管理、规范操作方法、细致护理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等是应用PICCO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雪芬;王雁娟;浦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烫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为了避免住院患者烫伤的发生.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烫伤的3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住院烫伤患者中热水袋烫伤为73.33%,暖手器烫伤为10%,泡脚及电极片烫伤各为6.67%,开水烫伤为3.3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为90%,生活能自理为10%,肢体感知觉不同程度障碍占86.67%,肢体感知觉完全正常占13.33%;烫伤发生时间白班占20%,夜班占80%.结论 为更好地预防患者烫伤,在患者入院时应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加强巡视,重点关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肢体感知觉不同程度障碍的患者.

    作者:李美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20例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锻炼盆底肌,通过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指导患者填写排便日记,进行治疗前后对照,以观察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的疗效.结果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治疗后比治疗前,快速收缩中大波幅、平均波幅、变异性、60 s持续收缩、平均波幅、后基线的指标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排便日记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能明显提高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指标,改善排便困难.

    作者:曹建葆;丁曙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士礼仪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理高度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临床护理中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护士进行了一系列的礼仪服务培训,使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形象及行为,并在骨科特需病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京春;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用药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外伤性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使用大剂量抗癫痫药物的用药观察和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5例重症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病例.结果 5例患者癫痫均有效控制,4例康复出院,1例持续深昏迷,意识状态未恢复家属自动出院.结论 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用药护理,预防各类并发症,是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护理的关键.

    作者:戴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光动力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观察护理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指利用激光的光化学原理,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激活肿瘤细胞内滞留的光敏剂,与肿瘤内的氧发生作用,产生单态氧和一些自由基,然后再通过氧化作用来攻击细胞结构,从而使肿瘤细胞坏死[1].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切除为首选,光动力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具有靶向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对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进食状况.

    作者:王晓伟;杨欣艳;贾康妹;杨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成效.方法 通过调查,比较扁平化排班模式和常规排班模式下同一组护理人员在两段不同时间内各项指标,分析指标差异.结果 在扁平化排班模式下,护士季度考核成绩、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排班模式,护理差错出现率明显较常规排班模式低.结论 扁平化排班模式优化了护理人员结构,发挥了大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比较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1~90 d HbA1c检测依从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出院后0~60 d内两组HbA1c检测人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率,但未使患者出现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现象.

    作者:李延飞;陈伟菊;许万萍;周佩如;黄洁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制动力性支具在小儿并指畸形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动力性支具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小儿手部先天并指手术拆线后即佩戴自制动力支具9个月~2年,支具内垫以压力垫,可以是薄型海绵或疤痕贴或elastomere,起到软化疤痕,减少指蹼瘢痕增生作用.使用时注意压力的调整,观察患指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患指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并指畸形患儿未发生瘢痕挛缩,手指关节伸屈自如.结论 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常规佩戴低温热塑功能支具,对预防术后瘢痕挛缩、瘢痕增生及手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

    作者:傅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

    目的 总结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5例行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及临床观察.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及专科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痊愈11例,显效14例.结论 对行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其生活的信心.

    作者:吴洁;孙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功能雾化用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在氧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 2012年8月使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60例患者进行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使用后的感觉及效果.结果 多功能雾化用氧气吸入器既能配合扶舒清进行吸氧,又能独立进行雾化治疗,同时能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应用提高了湿化效果,减少了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的污染,避免了院内感染,保障了患者用氧安全.

    作者:齐向飞;王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 分析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加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并发症者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8%;其中胆心反射3例、胆道感染21例、胆汁漏19例,导致胆汁性腹膜炎8例、胆道出血4例、导管堵塞和脱位7例、电解质紊乱5例.结论 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护理对策,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景香;王香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输液中几种排气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和比较手术室内输液中几种排气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手术室内输液滴空的501例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别采用顺行排气法(顺行法)、绕指逆行排气法(绕指法)、绕笔逆行排气法(绕笔法)和调节器逆行排气法(调节器法),比较各种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及排气时间.结果 排气时间从快到慢依次为调节器法、绕笔法、绕指法、顺行法(P<0.05),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调节器法和顺行法均高于绕笔法和绕指法(P<0.05),调节器法和顺行法无差别(P>0.05),绕笔法和绕指法无差别(P>0.05).结论 调节器法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较高、排气时间较短,是手术室内输液滴空后较好的排气方法.

    作者:顾超琼;黄国勇;许家丽;覃素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