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秀;梁首勤;刘煜昊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方法 对45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结果 45例切口均痊愈,愈合时间7~21 d,平均(10.5士3.85)d,无继发切口感染.结论 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观察、早期应用藻酸盐敷料,能有效处理能促进切口愈合,避免继发切口感染,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仙蓉;钟玉莲;刘洁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及已掌握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相关理论知识的实习护生,分别掌握静脉导管正压封管技术的情况,提高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方法 由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士及实习护生分别进行模拟静脉正压封管操作,注射器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分离时在留置针针尖悬挂一小水滴或留置针体内端充满液体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对操作不合格的护士及护生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后,再继续试验每人操作5次.结果 第一次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封管合格率明显较实习护士高(P<0.05),经现场点评指导后,第5次试验结果显示,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两组相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训练并现场进行评价指导,可提高对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
作者:李柳英;徐映君;曾漫瑜;潘风华;钟华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现场管理[1]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要素,包括人员、材料、方法、信息等进行合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均衡、低耗、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201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将护士长岗位培训作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使其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实施“现场管理式”的质控模式[2].我院现有护士长42名,其中新聘任护士长22名,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帮助护士长开展有效现场管理.2009年12月,我院护理部设计并使用护士长工作日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谭丽萍;蒋银芬;杨如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内异方内服治疗,观察组21例给予内异方内服外同时采用内异方汤剂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予中药内服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曹燕玲;钟宝珠;陈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现代社会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溶栓疗法的开展以及各医院逐步建立的绿色通道,其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第二代血栓溶解药物,研究表明[1],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用rt-PA,使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明显优于尿激酶及链激酶.我们对35例AMI患者在急诊ICU开始了早期rt-PA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德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介绍矿难透水事故井下25 d未进食的矿工,获救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护理.方法 认识本组病例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医生、护士与营养师共同制定患者饮食护理计划,即根据患者肠道恢复情况将饮食分为静脉高营养和静脉外营养.静脉外营养从少量米汤开始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共四个阶段,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结果 经过四个阶段精心的营养支持护理和全身心的治疗、护理,3名患者住院14 d康复出院.结论 在长期饥饿引起的胃肠功能下降和严重营养不良时,静脉外营养应从少量米汤开始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这样才能兼顾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机体营养改善,从而使患者尽快得到康复.
作者:李娟;江华容;李雪;吴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张口呼吸时口腔及气道湿化的佳方法.方法 对9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观察组采用口腔喷雾法,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湿化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52.1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26%,对照组为6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采用口腔喷雾法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的传统方法,能减少口腔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芳;李智会;王慧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16例实施CVVHDF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者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肌酐、尿素氮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48~72 h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T、HR、MAP、PaO2/FiO2、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CVVHDF是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做好CVVH-DF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旭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方便.为防止静脉炎及导管败血症,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5 d,长不超过7d.为此,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表明穿刺时间及日期,并每天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后,把穿刺时间及日期重新写在已更换的敷料上,或用胶布写字粘在无菌敷贴上.有的患者觉得留置针连接管长,行动不方便,自己拿胶布固定,盖住了穿刺时间和日期,影响了观察.为了规范标识,明瞭穿刺时间及日期,我科巧用学生用的带颜色的荧光膜指示标签,标记穿刺时间及日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腹股沟皮肤大面积缺失伴严重感染并股动脉外露的临床处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1],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血流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9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该类复杂创面患者,经伤口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灯彬;宁倩;王瑞珍;宁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对病灶及相应部位皮层脑电监测,确定癫痫灶的位置及范围,显微镜下行癫痫灶切除,切除后再次进行皮层脑电图监测.结果 本组34例在监测中均有痫样放电,患者术后8~12 d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癫痫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对于术前定位的病例,可进一步定位致痫灶及其范围.
作者:黄丹;杨惠清;陈红;赵艳艳;常若婷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电话督导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初次注射胰岛素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血糖控制平稳出院前统一由专人培训至能独立掌握胰岛素注射操作方法、部位选择、胰岛素保管等技能.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督导的管理方法,以保证完成标准治疗疗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只给予不定期电话随访及指导.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保存、部位轮换、排气、摇匀、拔针方法、剂量调整等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反应少;三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督导在保证老年患者家居胰岛素规则治疗的同时,又可随时了解患者家居治疗的依从性,操作方便、简单,可减少老年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是一条可行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居治疗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媛;王慧敏;曾玉萍;陶雪斌;牟晓颖;董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对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给予中药浴足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使用中药浴足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能提高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神经传导的进度及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病人负担,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楚鑫;杨洁;程冬梅;熊小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人才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1],因此,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了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人文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内科护理教学中,并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和专业品质的体现度三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以指导教学改革方向.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英;贾秀英;周红;刘志燕;周谊霞;付蕾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行IABP患者,采用ARROW AUTO/PLUS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是病人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萍;林娟;陈如娣;顾静萍;宋建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1案例患者,男性,55岁.患糖尿病8年,间断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1年前出现手足麻木,未予特殊治疗.3周前左足底碰伤,自行换药后溃烂,来就诊.就诊时,左足局部肿胀,左足底第一跖骨头处见3 cm×4 cm溃疡,深达肌层,表面覆有脓液,有恶臭,周围皮肤暗黑.患者双足呈爪形足,双下肢痛觉、触觉减弱,下肢皮肤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彩超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双侧足背动脉变细.
作者:王君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两种便盆的使用对下肢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植皮区的影响.方法 将2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气垫式便盆,对照组使用传统塑料便盆,比较两组的植皮效果.结果 观察组移植皮片7d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片融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1%烧伤面积治疗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垫式便盆可以提高皮片成活率.
作者:吴菊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介绍了回忆疗法及相关概念,阐述了痴呆的新概念和临床症状,总结了回忆疗法的研究进展,并给国内学者提出应用回忆疗法进行痴呆干预的问题和展望,旨在控制和改善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治疗,减轻家庭及照顾者负担.
作者:刘祚燕;胡秀英;龙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F)的影响,以寻求科学的围术期心理干预方案.方法 将12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三组:A组为对照组,病房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访谈式心理干预;C组访谈辅以多媒体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采用放免法测定心理干预前(手术前一天)(T1)、麻醉诱导前(T2)、术后第3天(T3)血浆ACTH、F浓度,监测BP、HR及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A、B、C三组SAP、DAP、HR在T2高于T1(P<0.05),B组及C组在T2时SAP、DAP、HR均低于对照组A组(P<0.05),且C组降幅更大,HR、BP更趋于平稳;A、B、C三组ACTH、F在T2、T3高于T1(P<0.05或0.01).但B组及C组在T2、T3时低于对照组A组(P<0.05或0.01),且C组数值更低(P<0.01),ACTH、F释放更少.结论 围手术期访谈式的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应激反应;访谈辅以多媒体教材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可增强围术期相关知识的教育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更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