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外伤脱位牙的护理

郑之峻;母红;韦雪;李丹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 外伤脱位牙, 护理
摘要: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较常见,需及时恰当的复位固定.传统外伤脱位牙的治疗有牙弓夹板固定、软硬合垫、金属联合树脂固定等方法[1],但由于儿童初萌的恒牙冠短小,高度不足,邻接点不紧密,存在固位较差,复位不够准确,异物易积聚,易损伤牙龈等缺点.我科自2005年起以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取代传统的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外伤牙脱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电话督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电话督导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初次注射胰岛素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血糖控制平稳出院前统一由专人培训至能独立掌握胰岛素注射操作方法、部位选择、胰岛素保管等技能.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督导的管理方法,以保证完成标准治疗疗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只给予不定期电话随访及指导.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保存、部位轮换、排气、摇匀、拔针方法、剂量调整等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反应少;三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督导在保证老年患者家居胰岛素规则治疗的同时,又可随时了解患者家居治疗的依从性,操作方便、简单,可减少老年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是一条可行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居治疗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媛;王慧敏;曾玉萍;陶雪斌;牟晓颖;董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类风湿因子阴性,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该病多发生于10~4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脊柱关节病变可呈进行性加重,终可引起脊柱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会导致终生残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137例AS的患者除采用药物控制、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外,重点实施了功能锻炼,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楠;林春花;赵佩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物理因子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阻塞性肺气肿并肺部急性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肺部急性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老年人久病体衰、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易并发肺部急性感染.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寒冷、低气压,并发肺部感染时缺氧症状明显,病死率高.我们对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段青梅;索南才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食管化学烧伤结肠代食管术的护理配合

    食管化学烧伤是由于吞服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导致食管损伤,食管瘢痕狭窄,影响患者进食.常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主要症状,患儿常有消瘦,营养不良及脱水征,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衰竭而死亡[1].目前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术重建消化道,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结肠代食管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手术后返流发生率低.胃的生理位置没有改变,胃肠功能恢复较早,对消化及吸收功能影响较小;结肠体积小,置于胸骨后,旷置食管,不需开胸,术后对肺的顺应性和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2].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共收治食管化学烧伤实施结肠代食管术9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张笑萍;于丽;敦静;赵军梅;张秀玲;张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16例实施CVVHDF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者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肌酐、尿素氮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48~72 h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T、HR、MAP、PaO2/FiO2、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CVVHDF是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做好CVVH-DF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旭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骆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矿难井下25d未进食矿工获救后的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 介绍矿难透水事故井下25 d未进食的矿工,获救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护理.方法 认识本组病例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医生、护士与营养师共同制定患者饮食护理计划,即根据患者肠道恢复情况将饮食分为静脉高营养和静脉外营养.静脉外营养从少量米汤开始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共四个阶段,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结果 经过四个阶段精心的营养支持护理和全身心的治疗、护理,3名患者住院14 d康复出院.结论 在长期饥饿引起的胃肠功能下降和严重营养不良时,静脉外营养应从少量米汤开始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这样才能兼顾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机体营养改善,从而使患者尽快得到康复.

    作者:李娟;江华容;李雪;吴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岗位、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岗位系数,构建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指标,每月对优质示范病房进行考核.结果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为护士评优、晋升、奖惩等提供了依据.结论 应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激励作用,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廖庆萍;江智霞;赵玲芳;明亚芳;崔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留置肛管引流末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在临床工作中,直肠肛管疾病,术后需要将肛管末端与引流袋相连,持续排出大便,避免污染肛周皮肤及切口.常用的肛管内径约1~1.5 cm,直接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不紧密,易脱落;引流袋接口处孔径小,易被粪便堵塞.我科自改进留置肛管引流末端处理方法,用于临床,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英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是医疗护理活动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护理文书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1].我院通过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在护理病历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癫痫手术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护理

    目的 总结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对病灶及相应部位皮层脑电监测,确定癫痫灶的位置及范围,显微镜下行癫痫灶切除,切除后再次进行皮层脑电图监测.结果 本组34例在监测中均有痫样放电,患者术后8~12 d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癫痫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对于术前定位的病例,可进一步定位致痫灶及其范围.

    作者:黄丹;杨惠清;陈红;赵艳艳;常若婷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行IABP患者,采用ARROW AUTO/PLUS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是病人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萍;林娟;陈如娣;顾静萍;宋建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荧光膜指示标签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的标记

    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方便.为防止静脉炎及导管败血症,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5 d,长不超过7d.为此,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表明穿刺时间及日期,并每天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后,把穿刺时间及日期重新写在已更换的敷料上,或用胶布写字粘在无菌敷贴上.有的患者觉得留置针连接管长,行动不方便,自己拿胶布固定,盖住了穿刺时间和日期,影响了观察.为了规范标识,明瞭穿刺时间及日期,我科巧用学生用的带颜色的荧光膜指示标签,标记穿刺时间及日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推广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方法 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对三家基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PICC维护技术推广前后评估,以了解PICC维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结果 PICC在基层社区推广具有可行性,两家医院规范开展了PICC置管后的维护,15名护士掌握并开展了该项技术,技术推广服务患者1 401人次.结论 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有效连接,方便PICC置管病人的静脉通道维护,PICC维护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乔美珍;杨益群;熊威;毛莉芬;丁蔚;陆徇;胡秀英;王芬;沈静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气垫式便盆对下肢烧伤患者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便盆的使用对下肢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植皮区的影响.方法 将2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气垫式便盆,对照组使用传统塑料便盆,比较两组的植皮效果.结果 观察组移植皮片7d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片融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1%烧伤面积治疗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垫式便盆可以提高皮片成活率.

    作者:吴菊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1].SJS还可伴有发热,以及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及消化系统.SJS的致死率分别高达10%,而且SJS的后遗症也非常严重,特别是视觉的损害,可以影响30%~70%的存活者[2].在亚洲国家,SJS的发生率大约为每年8/100万.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SJS,例如药物、感染、疫苗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特别是抗癫痫药物是我国引起SJS的主要原因[2].

    作者:李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动力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hoto 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配合与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应用光动力疗法,对18例19眼选择性作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血栓形成.结果 使新生血管闭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不造成损伤,且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小,它能够抑制疾病发展.结论 PTD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昊端华;喻青;韩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外伤脱位牙的护理

    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较常见,需及时恰当的复位固定.传统外伤脱位牙的治疗有牙弓夹板固定、软硬合垫、金属联合树脂固定等方法[1],但由于儿童初萌的恒牙冠短小,高度不足,邻接点不紧密,存在固位较差,复位不够准确,异物易积聚,易损伤牙龈等缺点.我科自2005年起以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取代传统的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外伤牙脱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之峻;母红;韦雪;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室间隔缺损介人治疗后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所致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167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病人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167例患者中2例术中发生Ⅲ°AVB放弃介入治疗,4例术后出现Ⅲ°AVB,经小剂量激素治疗一周后恢复窦性心律,由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介入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Ⅲ°AVB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和术后严密心电监护,力争早发现早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而影响病人的预后.

    作者:靳秀;梁首勤;刘煜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英语学习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