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护与术后监护

李爱英

关键词:心脏外伤, 抢救, 护理
摘要:心脏破裂是心胸外科严重的外伤,分穿透伤和闭合性损伤.伤后多数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主要死因为大量出血和急性心包填塞.国外文献报道无其他严重合并伤的心包填塞生存率为47%[1].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简易透气支架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眼科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仰卧位,根据手术要求手术巾往往将患者口鼻全部覆盖,致使患者感到憋闷甚至呼吸困难,即使吸氧也不能改变患者的主观感受.

    作者:赵惠敏;吴桂杰;潘恒令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口腔正畸治疗患儿的健康指导

    口腔矫正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还需要戴1年半左右的保持器,而由于现代环境造成的孩子性格上的弱点,他们往往很难凭自己的毅力克服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及不适.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联合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琼方;周莹;王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痴呆患者的护理

    痴呆患者的家庭支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痴呆患者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痴呆患者与家人同住,由家庭负责对患者的看护和照顾[1-2].

    作者:侯淑肖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4 h食管pH监测电极导管插管方法的比较

    食管24h pH监测是利用pH微电极24h动态监测胃或食管pH值的一种先进方法,对诊断胃食管返流病有重要价值[1].

    作者:刘平;樊琳;雷华云;瞿金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碘伏敷贴预防肺癌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感染的疗效观察

    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液生长迅速,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在临床上运用后能够更好、理快地控制恶性肿瘤积液,方便快捷地注射化疗药,有效减少胸腔积液中,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作者:陈艳红;王成秀;陈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开放性股动脉损伤的急救护理

    股动脉是人体主要的大血管之一,如损伤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危及生命[1],还可造成肢体的残废,特别是开放性股动脉损伤,因出血凶猛,短期内就可致休克,死亡率极高.

    作者:缪茶英;黄勇丽;江勤;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住院病人胰岛素泵应用的安全性管理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我科从2006年3月开始引进使用胰岛素泵以来,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临床安全使用的管理经验.

    作者:陈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促进宫颈糜烂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40%~60%[1].宫颈糜烂可引起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性交后出血、下腹坠涨感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的身心、生活及工作有很大影响,且容易复发.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健康教育对促进宫颈糜烂患者康复的作用,我们对我科门诊28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康复效果的研究,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翔宇;熊靖;石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胸腹联体婴儿成功分离的护理组织管理

    联体双胎为一罕见的先天畸形,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其患病率为1/50 000~100 000,大多数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1-2].我院2004年2月和2007年7月,在充分准备下,为两例胸腹联体婴儿实施了分离手术并获成功,术后患儿恢复较好,现将两例胸腹联体婴儿手术分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组织管理体会介绍如下.胸腹联体婴儿 分离术 护理 组织管理

    作者:吕桂玲;王静;高静;申红;李彦君;祖金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硝酸异山梨醇酯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硝酸异山梨醇酯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将6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3例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33例应用硝普钠.比较两组用药特点、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护理特点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的有效率均为100%,但在药物的配制、使用方法、血液动力学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护理特点方面有显著不同.结论 硝酸异山梨醇酯是一种能替代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高效、安全、使用方便、护理简单的紧急降压药物.

    作者:王淑云;李敏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俯卧位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眼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常需将患者安置在俯卧位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90%的手术病人全麻后眼脸闭合不全,眼球外露,术前应用抑制腺体分泌的麻醉药也会引起眼球干燥;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或忽视对眼部的护理,使患者视力受损.俯卧位时患者接触马蹄形头架的位置不当也是导致眼部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1].我院手术室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69例手术病人采取有效的眼部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效果甚好,报告如下.

    作者:陆朝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静滴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甘露醇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高渗组织脱水剂及自由基清除剂,是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所致脑水肿的常用药品,但连续大量应用甘露醇后引起肾内持续高渗状态,使肾脏负担异常加重,影响肾小球正常滤过率和重吸收率,可导致急性肾小球坏死,终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近年来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收治的19例静滴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再手术对患者围手术期血气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了解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围手术期血气分析变化规律,为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999年10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单纯接受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7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手术前1周内行血气分析测定1次,术后1、3、5、7 d分别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各1次.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作者:田文芳;赵锐瑾;郭艳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护理配合

    随着小儿心脏外科、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数量越来越多,手术年龄日趋低龄化,甚至新生儿都可作根治手术.由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特点,术中体外循环的建立,导致新生儿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多、难度高、风险大,除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中的熟练配合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良芬;郭尚耘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但肝移植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可达15%~52%[1],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文对我院开展的11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作者:王辉;汪巧娅;王卫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体外循环下治疗晚期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完全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好方法.但是,有多于半数的肺癌病人由于伴有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而被视为不可手术.近年来,随着麻醉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尤其是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使该类手术变得相对安全和成熟,使过去被视为外科禁忌症和无治愈希望的晚期肺癌,包括受侵左心房、胸主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的整块切除成为可能,而且获得长期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我院2003年5月~2007年6月应用血管外科技术对10例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切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利;张月华;张荣泽;何艳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和护理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疗效.方法 观察和护理了43例(54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其中30例(37只眼)作为观察组,13例(17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53.9%.两组比 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作者:祁景零;张京宏;牛志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盐袋U形固定法在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临时血管通路有中心静脉置管、直接动脉穿刺等.

    作者:杨柳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应用溶栓抗凝治疗不同大小面积肺栓塞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溶栓和抗凝治疗肺栓塞及其面积大小影响的疗效.方法 对患者采用溶栓抗凝和单纯抗凝治疗肺栓塞并对其面积大小影响效果进行比较,作临床资料分析,以评价疗效.结果 溶栓抗凝和单纯抗凝治疗均有效,且时间越早疗效越好,面积大小与有无基础疾病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但与D一二聚体、血气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

    作者:邓家莲;王自秀;王忻云;农美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一例胃癌术后合并急性腹腔问室综合征的监测与护理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不缓解,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终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007年10月20日我院ICU收治了一例胃癌术后合并急性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有关监测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侯俭;刘云飞;郭素芝;尹彦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