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霜;马定乾;方山丹;华杰;范源;张芸
目的 研究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特点.测定指标包括: (1)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末端运动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2)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 (3)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结果(1)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损,波幅总异常率高于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P<0.05),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神经传导检测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 (3) F波异常率低于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P<0.05).结论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多见,远端损害重,下肢比上肢损害明显,以感觉神经轴突损害为主,运动和感觉神经脱髓鞘程度相似.分析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丹;韦焘;段尉梅;韩娟;钟莲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藜芦醛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化工原料,在总结其常见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更加高效的合成路线,为藜芦醛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方法 以甲基丁香酚为原料经Triton B催化的烯烃异构化反应和臭氧氧化/还原反应合成藜芦醛.结果 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实验的影响,筛选出制备藜芦醛的优化条件,两步反应总产率达到64%.结论 此合成路线所用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作者:胡凯;董杰;李想;李冬;赵玉祥;朱颜任;王晶;刘丹丹;周林宗;梁蕾蕾;陈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第四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3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n=134)采用结合OSCE教学法进行训练,对照组(n=135)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考试成绩和训练效果.实习2个月后,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研究组学生对OSCE教学持肯定态度,各项指标认同度在80%以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技能操作熟悉程度、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观察判断能力、临床适应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高(P<0.01).结论 应用OSCE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增强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了实习质量.
作者:王婷婷;王超群;陶金;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云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相关性肝硬化、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丙肝病毒(HCV)的基因亚型及RNA载量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通过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患者241例,其中丙型肝炎组患者169例,丙肝相关性肝硬化组56例,丙肝相关的肝癌组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中丙肝病毒基因亚型以及HCV RNA载量.结果 在丙型肝炎患者中3b型多(27.81%);在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中1b型多(30.36%);在丙肝相关性肝癌中3 b型多(31.25%).3组患者基因亚型比例无显著差别(P>0.05).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相关性肝硬化、丙肝相关性肝癌组患者的HCV RNA载量分别为(332±114) Copies/mL、 (189±73) Copies/mL、(152±56) Copies/mL.3组患者HCV RNA载量的差异显著(P<0.01),慢性丙型肝炎组高于其他2组(P<0.01),但丙肝相关性肝硬化组与丙肝相关性肝癌组患者HCV RNA载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云南地区丙型肝炎中以3b型为主,丙肝相关性肝硬化中以1b型为主,丙肝相关性肝癌中3b型为主.在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过程中HCV RNA载量减低.
作者:施新焕;唐睿珠;刘子杰;陆衍舟;陈姗姗;李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灶位置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33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病灶位置、病灶大小、是否突破被膜等因素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位于甲状腺上极时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3.33% (26/104),中极为39.81% (43/108),下极为52.46% (64/122),肿瘤位于下极时更倾向于发生VI区淋巴结转移(P<0.05).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者为46例(46/334,13.77%),上极肿瘤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1.15% (22/104),中极为11.11% (12/108),下极为9.83% (12/122),病灶位于甲状腺上级时更倾向于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30),其中3例(6.5%)患者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而直接发生跳跃式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发生肿瘤突破被膜的比率为30.43% (14/46),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人群的19.09% (55/288) (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灶位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磊;杨洁;王伟霖;王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中两种抗原ESAT-6及CFP-10在评价结核性脊柱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T-SPOT. TB (+),初治且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脊柱炎并随访成功共29例.应用Wilcoxon秩合检验及χ2检验分析ESAT-6及CFP-10在结核性脊柱炎疗效过程中变化.并绘制ESR、CRP、VAS与ESAT-6及CFP-10的散点图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ESAT-6及CFP-10治疗前的斑点计数分别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治愈后的斑点计数比较,治疗6个月时,斑点计数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及治愈后斑点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P-10治疗前的阳性结果分别与治疗后3次随访阳性结果进行χ2检验,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治愈后阳性率分别为86.20%、86.20%、75.86%、58.6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仅与VAS呈线性相关,而CFP-10与VAS、ESR均呈线性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均较弱. 结论 ESAT-6及CFP-10的斑点计数下降提示治疗有效,且CFP-10可能成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作者:孙宇鹏;张春强;杜开利;何少波;郭培宇;赵润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创伤外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D类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创伤外科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96株,分析患者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OXA- 51、 OXA- 23、ISAba1-oxa-51、 ISAba1-oxa-23 4种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在9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 70.84% (68株)分离自创口组织;在检测的12种抗菌药物中,9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78.13%),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43.75%);在23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株未检测到OXA- 51, 5 株观察到 OXA- 23 表达; 73 株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中, OXA- 51 、 OXA- 23 、ISAba1-oxa-51、 ISAba1-oxa-23 基 因 的 检 出 率 分 别 是 100% 、 95.89% 、 79.45% 、 71.23% . OXA-51+ISAba1-oxa-51+OXA-23+ISAba1-oxa-23基因表达模式检出率为65.75%.结论 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存在D类碳青霉烯酶OXA- 23的表达;该院创伤外科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模式为OXA-51+ISAba1-oxa-51+OXA-23+ISAba1-oxa-23,这可能是导致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的机制之一.
作者:邓德耀;袁文丽;吴广娟;陈弟;李丽莉;高宗鹰;刘畅;顾津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线在口腔种植手术切口无张力缝合中的效果及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景洪忠华口腔诊所门诊进行牙齿种植修复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缝合伤口,研究组采用胶原蛋白线缝合伤口,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等级、缝合线吸收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及平整率.结果 研究组的甲级愈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P<0.05),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 (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缝合线完全吸收率和切口平整率分别为84%、96%、100%和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8%、80%和68% (P<0.05)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 d、5 d和7 d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胶原蛋白线在口腔种植手术切口无张力缝合的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要明显优于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胶原蛋白线可口内降解,有效提高了患者伤口愈合等级及伤口平整率,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忠华;何永文;何丽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观察胆囊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探讨胆囊管变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71例MRCP检查患者,比较胆囊管变异与正常胆囊管发生胆囊结石的差异.结果 371例患者出现胆囊管变异63例,其中22例存在复合变异,共85个变异点,变异率为16.98%.胆囊管变异者发生胆囊结石53例,胆囊管无变异者发生胆囊结石182例.结论 MRCP可清晰显示胆囊管各种变异,且胆囊管变异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几率较无变异者高.
作者:张磊;杨亚英;张莉;高联成;王宗灯;蒋光近;高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水平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260例,将所有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一些健康指导意见,观察组在次基础上再接受12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哮喘患儿疗效评定标准、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问卷(PAQLQ)以及肺功能检测指标评价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影响.结果 2组患儿PAQLQ评分、家属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6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作者:王荣花;顾英;房夏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MA)依赖大鼠神经毒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对照组(ip生理盐水,共8周);MA组(连续4周每日1次ip给予MA 10 mg/kg;而后连续4周每日1次ip给予生理盐水);天麻素组(连续4周每日1次ip给予MA 10 mg/kg;而后连续4周每日1次ip给予天麻素10 mg/kg).采用刻板行为评分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额叶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核蛋白(NEUN)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白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 MA组与对照组比较,刻板行为评分显著升高(P<0.01),天麻素组与MA组比较,刻板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MA组GFAP的表达增加,NEUN的表达减少;天麻素组与MA组比较,GFAP表达显著降低,NEUN表达增加.MA组与对照组比较,IL-6、TNF-α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麻素组与MA组比较,IL-6、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依赖所致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高表达有关;天麻素可通过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降低IL-6、TNF-α的表达改善甲基苯丙胺依赖所致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马晨丽;杨根梦;闫倩文;张枫弋;石振金;周一卿;王一航;赵永娜;张冬先;李利华;洪仕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以应用电脑模拟人开展腹部诊断实践技能操作的教学效果为研究点,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进行实时考核及课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了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专业4个班共165名学生,检验专业4个班共143名学生,共308人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采取老师示范讲解同学互为模特练习腹部体检,另一组采取电脑模拟人练习.课后进行实践技能测试及开放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电脑模拟人组平均成绩高于正常人模特组,问卷调查表明电脑模拟人配合更好,适合多次练习,课后复习方便(P<0.05).结论 在诊断学的腹部体检实践操作中运用电脑模拟人辅助教学效果突出,应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推广应用.
作者:吴华美;杨云娟;胥莹;刘国斌;王蜀昆;余景星;黄松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可导致咬合创伤的异常咬合力,研究对髁突力学影响及位移变化,为临床研究TMD与咬合创伤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选咬合关系正常的男性志愿者,CBCT扫描后得到DICOM数据,髁突顶作约束设计,经划分网格生成有限元模型.工况一:左侧下颌第1磨牙不咬合接触面垂直加载不同负荷;工况二在同一模型上设计颊侧方向不同负荷,研究不同工况下左侧髁突处应力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 建立了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随着载荷的成倍数增加,髁突受力范围一致,但张力和应力也成倍数增加.然后模拟咬合创伤条件下相同牙位施加相同载荷后,应力较垂直负荷时变大,髁突位移距离也增加,结论形成咬合创伤的异常咬合力,可影响髁突的力学传导,导致髁突的病理性改变.
作者:陈建中;杨春;王维琦;代自超;杨荣强;张丽;谢亮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治疗重度哮喘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哮喘患者168例,然后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肺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期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中重度哮喘进行治疗时采用孟鲁斯特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鸿圣;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hmed阀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眼科收治的7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手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血管性青光眼专业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眼压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87.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4.2%, 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随访平均眼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2组术后平均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med阀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值得肯定,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减少,远期不良反应多,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一定程度减少远期并发症,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慧敏;周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并入住重症监护室的产妇病史资料200份.记录产妇的一般情况,妊高症(PIH)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病病史,ASA分级,麻醉方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发生产后出血并入住重症监护室的产妇,发生产后肾功能不全的21例(10.5%).年龄20~44岁,平均(29.24±4.58)岁;根据ASA评估标准评判患者术前情况,其中ASA分级Ⅰ级179例(89.5%),Ⅱ级20例(10.0%),Ⅲ级1例(0.5%),Ⅳ级0例.经阴道分娩147例(73.5%),剖宫产53例(26.5%).椎管内麻醉(含分娩镇痛) 196例(98.0%),全身麻醉4例(2.0%).妊娠期间患有高血压疾病者12例(6.0%),未患者188例(94.0%).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者9例(4.5%),无妊娠期糖尿病病史者191例(95.5%).结论 年龄大于35岁,剖宫产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是产后出血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洪;钱传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浓度的Rg1治疗组.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治疗组采用人参皂苷Rg1进行预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而不闭塞.采用Longa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HO-1蛋白表达情况;比色法测定SOD和MDA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的Rg1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或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rf2和HO-1的表达有所增加,SOD的含量显著降低,而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Nrf2和HO-1的表达、SOD的含量均增加,而MDA的含量则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上调Nrf2和HO-1蛋白表达,增加SOD、降低MDA的含量,改善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学表现,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边立功;钟莲梅;艾青龙;陈鑫月;许文凯;闫润淇;邱进;陆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发病18 681例,死亡257例,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多,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38.89%)、蜡样芽孢杆菌(38.89%)、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致泻大肠埃希氏菌(5.56%)和变形杆菌(5.56%).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江;闵向东;张强;万蓉;蔡同建;刘志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模拟体外高糖病理微环境,探讨黄芪多糖对实验鼠肾脏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及Desmin表达的影响.方法 试验(1):将培养的实验鼠肾脏肾小球足细胞分为5个组,分别是D- 葡萄糖30 mmol/L+黄芪多糖干预组(0.0 g/L,0.1 g/L,0.2 g/L,0.4 g/L及0.8 g/L);干预时间为72 h,筛选出黄芪多糖干预的佳浓度点0.Z g/L.试验(2):将培养的实验鼠肾脏肾小球的足细胞分7个组,分别是D- 葡萄糖30 mmol/L+黄芪多糖的干预(干预浓度是0.Z g/L),干预的时间分别是0 h,3 h,6 h,12 h,24 h,48 h及72 h;筛选出干预的佳时间点Y h.试验(3):根据上述试验(1)、 (2)结果,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黄芪多糖的干预浓度是0.Z g/L,干预的时间是Y h),采用流式细胞术与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七组足细胞 Nephrin、Desmin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黄芪多糖干预梯度浓度的递增,实验鼠肾脏肾小球的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逐渐上调,Desmin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呈浓度依赖性(P<0.05);随着黄芪多糖干预时间的延长,实验鼠肾脏肾小球的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逐渐上调,但肾小球的足细胞Desmin的表达逐渐下调,呈时间依赖性.相比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均下降,Desmin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而相较高糖组,黄芪多糖干预组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升,Desm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在高糖刺激下,黄芪多糖干预可上调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降低肾小球足细胞Desmin表达,是黄芪治疗DN蛋白尿的可能作用靶点.
作者:黄洁;樊文星;彭清艳;肖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正常宫颈、宫颈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中LRG1和CD105的表达,探讨LRG1与宫颈鳞癌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CINⅡ~Ⅲ级及20例对照组的正常宫颈组织进行LRG1、CD105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LRG1在正常宫颈、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G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无关(P>0.05).随着宫颈病变的加深, CD105-MVD的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D105-MVD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LRG1的阳性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r=0.944,P<0.05).结论 LRG1及CD105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上调,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LRG1及CD105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田瑞;段振玲;马敬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