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葵;陆利生;胡艳艳;窦瑛;蔡丽南;潘色杰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及使用期间的护理.方法 监测43例患者使用BTA注射治疗过程,通过比较注射前后患者的肌张力、三种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评价BTA注射治疗的效果.结果 43例患者在注射BTA前后肌张力、足背屈角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意义(分别为P=0.04与P=0.02).结论 BTA局部肌肉注射是脑瘫康复治疗中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作者:何洪莉;彭丽辉;严凤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矫形手术,临床用于治疗高龄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患.其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多数患者系年高体弱、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恢复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科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采取了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邵纯;伍霞菊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结合超短波促进老年肺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观察54例肺手术患者,平均年龄66.3士5.1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手术后给予积极氧疗、支气管解痉药物以及抗感染治疗)和B组(手术后早期除上述治疗外同时接受呼吸康复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人工吸痰和肺不张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人工吸痰B组(7.4%)较A组(22.2%)明显下降(P<0.05),肺不张B组(7.4%)较A组(29.6%)明显下降(P<0.05),术后住院时间B组(8.5士1.4 d)较A组(12.7士1.2 d)明显下降(P<0.05),经皮血氧饱和度术后B组较A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老年肺手术患者围术期常规治疗外辅以呼吸训练结合超短波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该类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更好地促进术后肺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蔡丽娥;陈燕;曾讯;苏霞;刘巧梨;陈振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5%~3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咳嗽、大笑、用力或任何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尿液不自主流出.本病主要发病机理为盆底尿道周围支撑结构的松弛,不同背景的女性均存在生育、更年期及自然老化,这些可以引起盆底松弛的生理过程[2],当尿道下阴道前壁的承托功能由于各种因素受损时,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3].
作者:任秀平;刘红;宫月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856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樊慧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返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主要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对食管黏膜刺烫激或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炎症[1].主要症状是烧心、反酸、胸痛和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出现慢性食管溃疡、出血、狭窄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诱发食管癌.
作者:刘春梅;程贤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引起栓塞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是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但房颤成功复律后短期内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仍较高[1].目前认为复律后心房功能恢复不全特别是心房顿抑的发生导致复律后血栓形成[2].我科2005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房颤复律患者53例,现将复律后心房顿抑期间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章莉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餐后血糖监测前后时间差值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餐后130 min实验组、餐后135 min实验组、餐后140 min实验组),每组20例,测定快速血糖值,与各自餐后120 min血糖值对比,观察其在一定的时间差内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餐后130 min实验组、餐后135 min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与其餐后120 min血糖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餐后140 min实验组血糖值则出现血糖测定值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餐后120 min血糖监测控制在时点的15 min以内,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监测时间超过时点20 min以上(140 min),则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作者:王宁玫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原因未明的成年起病的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相继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或综合征.主要累及植物神经、锥体外系和小脑.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有:(1)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OH):体位变化或活动中可有头晕、视物模糊,亦可有晕厥、全身无力等症.晕厥前无一般晕厥所常见的面色苍白、恶心、多汗等症状;(2)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早可出现尿频、夜尿多,可能与加压素分泌紊乱有关.也可先有性欲减退或阳痿,以后尿频、尿潴留或尿失禁,可便秘、腹泻等;(3)其他自主神经受累:出汗减少或无汗,皮温低,皮肤粗糙等.
作者:戴妙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羊水Ⅲ°污染的新生儿由于在子宫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或窒息[1],吸入粘稠、污染的羊水至气管及支气管内,导致呼吸道阻塞而发生肺不张,进一步加重新生儿缺氧症状.我院2006年4月~2007年2月对120例羊水Ⅲ°污染新生儿实施此项护理并配合拍背、变换体位等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谭惠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分别采用微量注射泵和传统的注射器分次滴入,对54例气管切开手术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艳;吴金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往往难以固定,应用钢板、髓内钉、外固定架固定都有较高的并发症.自从带自攻型单皮质及双皮质螺钉的锁定加压接骨板、专用的经皮瞄准器和复位器组成的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问世后,为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固定方法,其并发症较少[1],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应用LISS固定系统的原理,将LISS技术用于治疗股骨中下段和胫骨中上段骨折不连接,治疗结果令人鼓舞[2].报告如下.
作者:龚蔷;朱艳;王赟;孙雅妮;陈桂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婴幼儿手术越来越多,成人用的手术台在做婴幼儿手术时,相对难以固定,婴幼儿手术台还没有问世,所以我们研制改造了一套婴幼儿手术架,经过2年的临床应用,认为比较适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桂芬;唐煜;钱晓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补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方法.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宫腔镜技术对58例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的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梅红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损伤颅神经致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患者8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洼田氏的咽水试验作为评定标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进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分别在术后第一天和治疗4周后进行测评.结果 康复治疗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不仅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同时促进了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甘燕玲;王新莉;徐伟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食道弹力组织和肌层发育不完全,胃呈水平位,易出现溢乳;吞咽时声门不能很好关闭,少量食物进入气管造成呛奶.临床上,我科对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鼻饲喂养方式,通过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戴凌雁;邹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麻醉复苏室的建立确保病人麻醉复苏期间的安全,当病人完全苏醒无任何并发症且达到一定标准后送回病房,大大加快了手术台次周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确保术后病人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106例复苏期间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邵雪晴;李丽;陈丽萍;叶志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术是正颌外科手术中矫正上颌骨在三维结构上畸形的常用术式.可用于矫治上颌前突、上颌后缩、开(牙合)等牙颌面畸形[1].由于上颌骨血运丰富,术中出血较多,上颌骨结构复杂,手术操作精细,因手术采用口内入路,视野小、术野深,专用器械较多,因此良好的医护沟通,熟悉手术步骤及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2005~2006年对56例该手术的配合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经皮椎间盘医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近几年在欧洲兴起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实验证明,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其治疗机制在于臭氧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自2006年以来,我院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伍霞菊;李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项外科新技术,它同传统的开放性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的成败及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器械的不断更新,以及手术经验不断积累,LC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我院2006年1月~2007年5月共施行LC 90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萍;孙恩君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