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肛管压力及直肠敏感性检测的护理

李灵;黄云花;张志雄

关键词:直肠肛管, 诊断, 护理
摘要:直肠肛管测压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客观的检测技术,目前已成为肛管直肠功能检查和疾病诊断治疗的必备指标之一.直肠肛管测压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肛管直肠的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检测和分析肛管直肠功能的方法.检测指标包括直肠、肛管静息压,大缩榨压,直肠敏感性,直肠肛管抑制反射等.我科自1999年开展此项检查,检查的过程中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检查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工作经验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CSPDCA环保证护理品质的持续改良

    CSPDCA(Check-Search-Plan-Do-Check-Action)循环法是基于经典管理学理论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法则,在做计划-P之前,先行循证(即C:check S:search)研究,以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惠玲;毛莉芬;眭文洁;杨惠花;乔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哮喘病的预防及家庭干预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哮喘主要始发于青少年时期,对老年哮喘患者不够重视,加上他们多数都伴有多种疾病,若不进行及时预防、治疗和护理,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家庭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发病,提高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NICU中PICC导管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PICC导管的维护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例PICC置管新生儿的非正常拔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非正常拔管的因素依次为局部肿胀、感染可能、堵塞、滑出、意外拔管及导管破裂.结论导管异位或尖端未达到中心静脉是导致导管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脂肪乳剂是引起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

    作者:楼晓芳;吕华;李忠丽;马美芳;施小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术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果关系.方法观察组深静脉置管术209例,共采集标本627例次作普通细菌培养,每例患者分别采集导管内外导管段各5 cm及对侧静脉血10 ml.对照组87例均系静脉给药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时间2~10周不等,静脉输液结束采血10 ml作普通细菌培养.结果深静脉放置时间愈长,则导管相关性感染机会愈多,随留置时间延长,相关性感染率依次增高,超过8周者几乎100%感染(rs=0.987 8,P《0.001),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导管内外段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外周血液培养阳性率(χ2=19.5,P《0.005),深静脉留置导管内外段细菌培养病原体有表葡、腐葡、沃葡、粪链球菌和霉菌,但以G+球菌为绝对优势株,而导管内外段细菌培养阳性菌株符合率较高,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对照组静脉血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以多数为G-需氧杆菌,说明非置管术患者以内源性感染为主(χ2=19.5,P《0.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术相关性感染病原体主要来源皮肤正常寄殖菌,严格局部消毒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韩蔚;何瑾玢;彭根英;徐伟珍;王蔚;赵明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宫腔检查综合症发生率、呼吸循环系统反应.方法对80例宫腔镜检查妇女采用1 μg/kg芬太尼与1.0~1.5 mg/kg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无痛宫腔检查术,并与76例无麻醉下宫腔镜检查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确切.受术者无疼痛感,宫颈松弛.无1例宫腔镜检查综合征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静脉麻醉行宫腔镜检查术可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减少宫腔镜检查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刘锦瑶;柯巧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大量心包积液心包腔内置管术的护理

    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往往出现胸闷、气急、端坐呼吸、咳嗽等症状,以往多采用反复心包穿刺抽液或注入药物治疗,但此方法危险性大,病人痛苦.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对35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腔内置管术及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高,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贴耳法无创监测手术病人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用

    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仪[1]由于能无创、连续、实时提供病人氧合情况,已迅速成为临床监护中心必备的医疗仪器,并广泛用于手术麻醉、急重症以及医疗保健等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小明;邓文娟;周红;吴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早产儿肺出血的早期监测及护理

    目的 提高早产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方法根据不同病情对患儿进行早期监护,采取保暖、鼻导管供氧或用头罩给氧以及呼吸机正压通气等措施,同时予以止血、防止感染,纠正电解质失衡,维持营养平衡及治疗原发病等.结果 26例痊愈出院20例,占76.92%,自动出院3例,死亡3例.结论对有肺出血的早产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护理中的早期重症监测和呼吸机等仪器的正确使用,包括各种及时的对症支持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开桂;孙玉琴;熊安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小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比较及护理

    食管癌术后病人多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而术后禁食、手术创伤等因素使病人的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术后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我科从2002年初开始,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置2个管,一为胃管,用于胃肠减压,二为小肠营养管,用于输入营养液.我们对上述两种方法做了对比,对体重、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蛋白质指数、水电解质平衡等指标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优缺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韩松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王美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无张力阴道吊带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手术(TVT)的循证护理.方法针对20例行TVT手术的女性SUI患者的需求,提出问题,并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将TVT手术的Cochrane证据和随机对照实验(RCT)结果以及扩展检索到的相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增加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护理科研的证据支持.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和密切医护患关系,推动了护理科研的开展.

    作者:王薇;鲁影;吴金艳;何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功能性内窥镜行鼻窦术的护理体会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近十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使炎性病变粘膜发生良性逆转,从而使纤毛清除和腺体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愈目的.我科1999~2002年共施行FESS术32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姚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理理论

    奥瑞姆的自护模式3 自护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奥瑞姆的自护模式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社会学、行为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成为护理学科的重要理论.奥瑞姆的独特的护理观念,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奥瑞姆的自护模式的应用体现了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提高了护士在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地位,强调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临床常用吸氧方式对氧疗效果的影响

    氧气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氧浓度,以提高肺胞内氧分压,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措施.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氧疗是抢救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鼻导管、鼻塞(双孔、单孔)、面罩、婴幼儿双侧孔吸氧对患者血氧饱和度提高的速度及效果进行监测,以便做到因病施治,达到及时有效的氧疗.临床上有的患者需快速改善供氧,如急性中毒、外伤、急性心衰等;也有的患者需长期低流量供氧,如肺心病、慢性呼衰患者;为了使氧疗准确、迅速、有效、安全,现将以上几种方式供氧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高振双;高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IABP辅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对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2002年2月~2003年6月,我院CCU病房在抢救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时使用IABP泵的辅助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荣;蒋洪燕;杨燕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

    目的 总结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急救护理的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镇静解痉、退热,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吸入.结果 18例患儿均控制了抽搐,在一天内体温得到控制,呼吸道通畅,住院6天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急救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丽亚;谭国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尿激酶和肝素对静脉置管封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比较尿激酶和肝素对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疗效观察.方法把20例患者用自身对照法分成两组,每例患者作10次,对照组5次用肝素封管,研究组5次用尿激酶封管.结果研究组血流量逐渐增大,(220±20)ml/min,无出现全身、局部出血现象.对照组血流量逐渐减少(150±20)ml/min,调换动、静脉端后血流量仍少,静脉压增高.结论尿激酶封管安全,有效,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作者:周秀华;董素莲;黄艳;赵微燕;陈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围手术期护理

    原发性手汗症主要症状是手掌多汗为主,汗多时呈串珠样滴落,与情绪、季节有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与生活.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术(TES)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及的治疗手汗症的方法.我科1995年7月~2003年5月,采用TES治疗手汗症,临床效果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腔黏膜消毒剂的筛选研究

    目的 为寻找一种既合乎鼻腔生理要求、又具有较好灭菌能力的鼻黏膜消毒剂,以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选用2%红汞、0.5%络合碘、0.1%新洁尔灭三种黏膜消毒剂作鼻腔内抑菌试验、体外抑菌试验以及消毒剂对SD大白鼠鼻黏膜的实验室观察.结果通过三种黏膜消毒剂作鼻腔内抑菌试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2%红汞、0.5%络合碘均适合鼻腔黏膜消毒,并观察其对大白鼠鼻黏膜可能的组织形态学损害及其程度.一次向大白鼠鼻腔滴入红汞0.2~0.5 ml后24 h,光镜下黏膜上皮及固有膜有明显损害,72 h后开始修复,7 d后基本恢复正常;透射电镜下24 h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72 h后恢复正常.同法滴入0.5%络合碘后24 h,光镜下仅有轻微损害,72 h已恢复正常;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无变化.结论 2%红汞对鼻黏膜有一过性损害,0.5%络合碘对鼻黏膜则无明显损害.作为消毒剂,络合碘更符合鼻腔生理要求.

    作者:汪晓媛;蒲亨萍;冯念;林尚泽;谢琪云;敖应梅;周琴;沈元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

    血肿穿刺引流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此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少和定位准确性高,且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有利于功能恢复.在我科行血肿穿刺引流术的病人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并发颅内感染.

    作者:刘安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