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目的探讨24h pH和胆红素监测插管时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用pH梯度法将检测导管定位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方或下方5cm处,有针对性地处理插管时常遇到的问题.结果 119例患者插管均获成功.结论操作者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以及娴熟的技术是插管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美峰;林征;熊观瀛;林琳;赵志泉;张红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会给一些行直肠造瘘术后的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部位无括约肌,当肛管插入造瘘口灌入液体时,液体会从造瘘口流出,保留于肠内的灌肠液减少,使灌肠效果降低,且液体会喷溅,给护理操作带来较大难度.通过对30余例造瘘术后肠梗阻患者进行灌肠,找出一些方法,提高灌肠成功率,特介绍如下.
作者:马瑞英;马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及大手术时,因输血输液量大、速度快、治疗药物复杂及巡回护士需反复给手术台添加纱布、针线等其他物品,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有液平面过低的情况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输液平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宝宁;宋芳;田丽;李秀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开始透析的新病人中有25%是糖尿病患才.
作者:贺显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供应室无菌间的工作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广泛大量的使用,以及下收下送工作的开展,其内容亦随之扩大与深入,如何才能保证所提供无菌物品的质量保证各科室领取、交换物品种类与数量的准确性本文对此做如下探讨.
作者:黄庆宣;叶景霞;许秋宁;潘桂娥;黄秀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量异常健康成人每昼夜尿量常为1 000~2 000 ml,平均约为1 500 ml,昼夜尿量之比为2∶1~3∶1.许多因素如饮食、气温、环境、劳动状况及疾病等均可影响尿量,尿量异常(abnormality of urine amount)又可对机体产生诸多影响,尤为突出的是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了解尿量异常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对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昏迷病人鼻饲和外科手术引流胃液几乎完全依赖胃管.但昏迷病人没有吞咽动作,胃管插入有一定困难;手术中全麻病人则不仅不可能吞咽,而且因已插入气管导管,胃管插入更加困难[1].我们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导引插胃管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良好.
作者:贾福玲;赵宜军;聂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购进的胸腔穿刺针,其针梗长70 mm,带有三通,三通后连接内径为4 mm的输血乳胶管.在临床应用中,操作者普遍反映其针梗太长,穿刺成功后不易固定,在抽液过程中易造成针尖在胸腔内左右摆动,可能会给病人带来危险;其连接的乳胶管因两端管径等大,连接注射器乳头时多不严密,在抽液过程中,需用拇指和食指固定乳胶管与注射器乳头衔接处,给操作带来不便;且乳胶管在132℃、0.21 MPa压力下,灭菌6 min使用3~4次就变黑变软,用止血钳钳夹后极易粘连,不能再用.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我们自行制作了胸腔穿刺针,通过本院6年的临床应用,共穿刺318次,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昭鸾;李华伟;陈立珍;田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肝硬化大量腹水病人经内科治疗无效或腹水过多影响呼吸、饮食时,须进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膜腔回输术.肝硬化主要为漏出液,合并腹腔感染时会合并有漏出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在进行腹水超滤回输术过程中,纤维蛋白常常把静脉管路中的滤网堵塞,经用注射器负压抽吸及加肝素等方法,治疗仍不能继续进行.从2001年开始,我们人工肝室利用输血管连接腹腔穿刺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春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风湿性疾病.目前,RA的治疗问题虽未解决[1],但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深入,近年来其治疗有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药物治疗方面一些观念的改变,使RA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改观.相应地RA的护理也需适应其治疗的变化.本文就RA药物治疗进展以及护理的变化概述如下.
作者:段青;陈秀琴;彭华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方法将剖宫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四组,在术后6 h分别给A组温水足浴,B组果导口服,C组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D组不施加任何因素,观察各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2.61 h,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是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对术后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彭桂芝;黄瑛;尹广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1例接受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跟踪调查评价.结果 41例病人对急性胰腺炎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91%以上.结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服务,对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重复住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华;张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的健全,由学校培养的社区护理人才直接配备社区护理岗位是必然趋势,因此,在现有高等护理专业中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宽厚的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是目前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可行方法.
作者:李峰;韩杰;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对腭裂整复术后患儿的护理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术后5天内常见并发症如缺氧、出血、发热、呕吐、感染、伤口裂开等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小平;陈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氢氟酸烧伤除具有一般烧伤特点外,由于氟离子的渗透力极强,可引起组织液化、骨质脱钙和深部组织迟发性剧痛等严重后果[1].其治疗关键就是尽快补充钙剂以中和渗入深层的氢氟酸.传统大多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动脉给药由于注射难度大,对护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并发症严重而较为慎用.我科对9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采用动脉注射钙剂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易兴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2002年5月~2002年11月收治小儿气管异物13例,经积极抢救,手术取出异物,术后精心护理,13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芬;陈荣义;李莉;罗亚莉;王发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灌肠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8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随机分为灌肠组、非灌肠组,灌肠组用生理盐水或开塞露灌肠,2次/d.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灌肠组明显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结论灌肠是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张丽萍;陈娟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骨折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住院期间常发生便秘,由此导致病人腹胀、腹痛等症状,给病人饮食、睡眠、疾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骨折患者排便情况的调查,了解骨折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便秘发生情况,为临床上及早进行便秘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丁俊琴;赵莉;高彦华;田峥;张新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按传统判断标准[1],阳性率甚高,文献报道为76.1%~99%[2~4],其中假阳性为61.7%~75.8%,为降低其假阳性率,护理同行们主张合理设计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而近年来,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lml空针(本文所指者均为一次性)针头处死腔容积约为0.1ml,若用之按传统方法配制TAT皮试液,则配制出的皮试液浓度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探讨空针死腔对TAT皮试液浓度进而对皮试结果假阳性是否也造成影响,因而对原配制方法进行改良,并将两种方法所配的TAT皮试液对1 436例需注射TAT的病员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燕;涂素华;王玲;李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唇裂术后患儿麻醉作用消失后,因缝合口疼痛和肿胀,患儿极易哭闹,使缝合口张力增大,疼痛更甚、肿胀更重、渗血愈多,致缝合口愈合慢,重者裂开等后果.口服给药止痛吸收时间长、起效慢,婴幼儿经口给药困难.肌注止痛易引起患儿注射区硬结.曾有文献报道:美国对唇裂术后患儿立即给予冰块局部冷敷[1].为了验证此方法的疗效,我科选择140例唇裂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术后局部早期冰敷,旨在探讨唇裂术后早期冰敷的止痛、消肿、减少渗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瑞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