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AITL、CARMA1及BCL10蛋白在MALT淋巴瘤和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松;杨文秀;裴媛媛;郭宏伟;孟青

关键词:淋巴瘤, CARMA1, MALT1, BCL10
摘要:目的 了解MALT1、BCL10、CARMA1蛋白分子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x-DLBCL)及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其表达对Ex-DLBCL及MALT淋巴瘤的影响.方法 通过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进行病理筛选,再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RMA1、BCL10、MALT1蛋白和Ki67的表达.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在淋巴瘤中CARMA1 62.8%,MALT1 73.0%,BCL10 69.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依次为13.3%,20%,13.3%),P值均为0.001.MALT淋巴瘤和Ex-DLBCL病例比较:CARMA1 (60.9%:64.8%)和MALT1(70.7%:75.6%)蛋白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但BCL10表达(58.5%: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RMA1、BCL10和MALT1蛋白两两比较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三种蛋白不同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瘤类型有相关关系(P=0.022),蛋白分子表达种类越多,Ex-DLBCL病例越多.CARMA1和BCL10阳性表达病例肿瘤细胞Ki67≥30%的病例明显多于相应的阴性表达病例(P=0.001),而MALT1阳性和阴性表达病例之间比较无类似的差异.结论 MALT和Ex-DLBCL肿瘤细胞高表达CARMA1、MALT1和BCL10,三种蛋白分子之间两两表达具有相关性,CBM三联复合物形成可能通过使NFκB的异常持续活化上调促细胞增殖的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参与MALT淋巴瘤的演进过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F共用管经右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874例体会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且两者经常并存,而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又需排除肾动脉狭窄等继发性因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相关研究表明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15%~28%[1],因此,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可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是有必要的.自从1989年Campeau等[2]首次在临床上成功开展经桡动脉途径的心导管术后,目前经桡动脉途径行各种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总结我院应用5F共用型冠状动脉造

    作者:彭超;王朝富;刘全义;郎品艳;杨敏;田英应;杨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脑瘫儿康复中的应用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视觉损伤、听力损害、语言障碍、癫痫、心理行为异常等[1].由于脑瘫儿治疗时间长,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而可能影响患儿康复治疗的早期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了使脑瘫儿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2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越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200例临床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其继发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肺栓塞,前者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后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此类疾病,有必要深入地了解与DVT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本文就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DVT病人的高危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劼;吴婕;邓亚竹;马思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切口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32例体会

    对于胆囊结石,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切除或保留胆囊也是外科治疗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未明确定论.近10多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于传统的切胆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挑战[1],并且提出了保胆取石的新概念,开展了开腹或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手术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手术方式亦在不断发展.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小切口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手术32例,30例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延春;潘耀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腭咽成形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主要是保留悬雍垂,扩大腭咽腔.手术技术主要向减少痛苦、副损伤小、症状改善持久方向发展.现将我科2009-2011年40例改良腭咽成形术患者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笑气清醒镇静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检查时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不愿接受该项检查,或对检查的耐受性降低.笑气临床主要用于口腔科、妇产科镇痛,为了减轻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我科将笑气吸入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浩;李红灵;刘杰民;刘哲;韩斌;叶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URP联合肾镜下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并发膀胱结石发生率在10%以上[1,2].目前腔内手术已经成为泌尿外科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超声碎石系统,其新颖优异的性能日渐受到广泛关注.我院从2009年8月开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肾镜下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患者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平;石家齐;黄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磁珠法和滤膜法提取核酸在手足口病荧光定量检测中的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磁珠法和滤膜法提取病毒核酸的重复性及灵敏度.方法 选用国产的磁珠法和滤膜法试剂同时提取核酸检测临床手足口病标本,荧光相对定量比较两种方法的重复性及灵敏度.结果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标本用量较少,成功率较高,磁珠法试剂检测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结论 磁珠法提取核酸在手足口病的荧光定量检测中优于滤膜法.

    作者:阎岩;田克诚;庄丽;蒋维佳;胡静;王定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痴呆患者载脂蛋白E增强子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E)基因内含子I内的增强子元件(IE1)中存在+133G/C多态性与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血脂代谢紊乱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贵阳市老年痴呆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对调查对象(共调查3 590人)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对筛查确诊为AD的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其ApoE IE1的基因型并进行血脂水平检测.结果 AD患者组和对照组ApoEIE1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terg平衡,AD组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AD患者ApoE IE1 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E1两种等位形式可能影响增强子活性,且与血脂代谢紊乱相伴随.

    作者:任婷婷;邓凇;王锦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脱位的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仿生的人造髋关节替换所有或部分病损的髋关节的一种手术[1].通过手术可以达到消除髋关节疼痛、防止畸形及功能障碍、保持关节稳定的目的,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髋关节功能重建的主要手段[2].随着手术的普遍开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关注[3],其中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12%[4].关节脱位

    作者:罗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1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DKA临床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表现多样,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就我院2008-2011年误诊的DKA 1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莉;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CU床旁经鼻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22例体会

    危重患者如果不能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会引起肠黏膜萎缩,肠屏障功能受损,消化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异位等变化[1],因而,早期肠内营养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意识不清并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胃麻痹的发生率高,通常的鼻-胃管途径往往有胃潴留,引起呕吐和误吸等缺点[2],故应选用经空肠途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我院内镜中心2011年1-12月于ICU床旁应用超细胃镜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2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民;胡浩;刘哲;韩斌;李红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87例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表现分析

    临床上肺门淋巴结结核为小儿常见病,属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陔.X线片诊断通常观察肺门有无淋巴结肿大或(和)增大的肺门边缘有无渗出进行分析和诊断.一些病例由于病灶较小、影像浅淡或影像重叠,X线片上观察淋巴结增大直接征象较为困难,易于漏诊.我们收集了经临床证实并进行治疗痊愈和好转的肺门淋巴结结核87例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一些间接征象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或提示该病的可能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义光;刘安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导致脾脏增大,引起脾功能亢进,使外周血液成分发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诱发人体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采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ES)可以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脾功能亢进患者大多数病程长,焦虑恐惧、情绪紧张,不了解治疗技术,对治疗效果信心不足.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护理工作,对患者要有耐心,及时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导致病人切口裂开而需再次手术及全身感染、住院时间延长等,不仅增加了病人经济和身体负担,同时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医生需要重视的问题.胃肠道手术属于污染手术,部分患者甚至污染较重,相对而言,较其它部位手术及器官手术感染的机会增加,切口感染尤其常见.因此,有必要对胃肠道手术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 infection,SSI)发生率,为临床提供依据.手术

    作者:李学德;张忠民;颜登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数字胃肠机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其临床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作者对本院2002-2011年在数字胃肠机监视下完成的86例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率及诊疗效果,旨在探讨应用数字胃肠机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范围和限度.

    作者:张大春;金波;汤雷;查登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orisky 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SAQ和SF-36评价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后患者服用的四类药物服药依从性均与躯体健康方面呈显著相关,精神健康方面只有Aspirin依从性与精神健康显著相关,其余三种药物依从性与精神健康无显著相关.结论 PCI术后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维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精神健康相关性不大.因此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加强精神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

    作者:杨静;李亚洁;袁为群;李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高乳酸血症和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NHL

    高乳酸血症常见于低氧血症、休克、呼吸心跳骤停、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癫痫发作、抽搐、剧烈运动、哮喘、肝功能不全、败血症、慢性酒精中毒,而急性胰腺炎临床常见,严重高乳酸血症及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合并高乳酸血症或NHL合并急性胰腺炎国内有零星个案报道,而以高乳酸血症同时合并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NHL国内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以高乳酸血症同时合并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NHL.

    作者:周海川;周力;王岚;陈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疗效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1%.大多数的专家认为PDA一经诊断就必须进行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介入方法治愈[1-3].但对晚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的PDA患者,PDA封堵术在判断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同时,还可进行封堵治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4],中短期疗效安全稳定[5],但仍缺乏长期的疗效评价.本文旨在对18例PDA合并SPH患者经导管封堵方法、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问题进行总结,以探讨其远期疗效.

    作者:巩亮;姜黔峰;赵鸿燕;陈剑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NOTES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外科是当前微创外科的一部分,而腹腔镜外科带来的外科微创化思潮,正从各个角度渗入至外科各个环节.减少损伤自然是对身体有效的保护,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这是当前微创外科手术的基本出发点,亦是21世纪外科的着眼点[1].为此,本着微创的理念,在微创外科领域进行积极地探索,我们于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改良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对2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江;杜吉义;李家辉;刘叔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