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年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新期刊评价指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关键词:医学超声, 电子版, 中国, 期刊引证报告, 科学技术信息, 国际会议中心, 总被引频次, 综合评价, 影响因子, 统计结果, 科技论文, 发布会, 指标, 显示, 数据, 北京
摘要: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2014年9月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布了《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显示,2013年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等指标,与前二年相比,均大幅度提高,具体数据见表1。
中华医学超声(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名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靶向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前列腺癌由于其组织学的的特点、患者早期症状的隐匿性及非特异性、检查方法和检查手段的局限性,很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前列腺穿刺活检,因此如何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率也成为研究热点[1]。本研究拟将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技术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技术联合起来观察前列腺癌可疑患者的前列腺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可疑区域作为穿刺活检靶点,并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寻找一种既可减少前列腺穿刺针数、又可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率的方法。

    作者:刘松;孔艳鹏;冯蕾;张庶;孙琰;林翠云;虞青;夏要友;陈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治疗肾脏鹿角状结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经皮肾镜治疗肾脏鹿角状结石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共治疗完全鹿角状结石患者128例,共142个肾脏鹿角状结石,结石体积:3~179 ml。其中双侧鹿角状结石14例,孤立肾或功能性孤立肾伴鹿角状结石1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22例,合并肾积脓25例,合并脊柱畸形4例。结果128例患者142个肾脏鹿角状结石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64.5±39.1)min;一次手术净石率76.8%(109/142),63.4%(90/142)的肾脏为Ⅰ期单通道,17.6%(25/142)的肾脏为Ⅰ期双通道;16.9%(24/142)的肾脏为Ⅱ期3通道,2.1%(3/142)的肾脏为Ⅲ期4~5通道,9例患者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辅助治疗,1个月后净石率为85.2%(121/142)。6例患者(4.2%)术后输血,3例患者(2.1%)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3例患者(2.1%)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经抗休克、加强抗炎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2.1%)出现一过性肾功能减退,均为孤立肾Ⅰ期双通道取石术后;无一例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经皮肾镜治疗肾脏鹿角状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六林;叶雄俊;马凯;黄晓波;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作用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lithotripsy,ESWL)、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开放切开取石手术,其中前4项技术均属于微创治疗技术。临床上较小的结石可通过保守治疗自行排除,无法排出的结石几乎均可通过上述微创治疗技术得到解决,开放切开取石已很少使用。超声在ESWL和PCNL技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熊六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微血管形态术前分型的可行性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肝细胞癌(HCC)微血管形态的关系,探讨应用CEUS术前对HCC微血管形态进行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CEUS检查并行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94例HCC患者,并脱机采用SonoTumor软件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峰值强度(PE)、上升时间(RT)、灌注速率(WiR)、灌注指数(WiPI)、曲线下面积(WiAUC)和平均渡越时间(MTT)。术后病理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进行微血管形态分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微血管形态分型HCC患者临床参数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微血管形态分型HCC的PE、RT、WiR、WiPI、WiAUC、MTT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94例HCC可分为毛细血管型28例、血窦型14例、混合型52例。不同微血管形态分型HCC患者的临床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毛细血管型HCC的PE、RT、WiR、WiPI、WiAUC和MTT分别为(4350.7±2566.0)a.u、(10.7±3.2)s、(717.0±489.9)a.u、(12820.3±8331.6)a.u、(128240.8±74487.1) a.u、(71.9±33.1)s,血窦型HCC分别为(2471.6±1107.1)a.u、(16.2±4.2)s、(321.9±171.8)a.u、(5561.4±2938.0)a.u、(86780.1±47563.7) a.u、(117.8±69.6)s,混合型HCC分别为(3563.2±2343.1)a.u、(14.1±4.8)s、(519.4±403.2)a.u、(9015.3±6884.7)a.u、(110208.4±77511.3)a.u、(107.5±88.2)s。其中PE、WiR及WiPI呈毛细血管型-混合型-血窦型逐渐降低的趋势,RT呈毛细血管型-混合型-血窦型逐渐增加的趋势。毛细血管型HCC与血窦型、混合型HCC的WiR、WiPI、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iR:t值分别为3.87、3.3;WiPI:t值分别为2.96、2.06;RT:t值分别为3.19、2.34;均P<0.05);毛细血管型HCC与血窦型HCC的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毛细血管型HCC与混合型HCC的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型HCC与血窦型HCC的PE、WiR、WiPI、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微血管形态分型HCC的WiAUC及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微血管形态分型HCC的CEUS定量参数差异显著,可利用非入侵性的CEUS技术对HCC的微血管形态进行初步判断。

    作者:林庆光;邹如海;王建伟;韩峰;裴小青;李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直肠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直肠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肿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肿瘤均为单发。其中直肠腺瘤30例,直肠腺癌70例,并选择7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直肠肿瘤患者分别测量病灶与周围脂肪组织的应变率(SR)比值,对健康志愿者分别测量直肠肠壁与周围脂肪组织的SR比值;同时对其弹性成像图进行评分。绘制超声弹性评分法、SR比值法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超声弹性评分法、SR比值法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佳界值,计算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直肠腺瘤患者、直肠腺癌患者SR比值差异、术前不同病理分期直肠腺癌患者SR比值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ROC曲线显示,超声弹性评分=3分为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佳界值,其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73.1%,准确性为82.0%,曲线下面积为0.780;SR比值=2.34为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佳界值,其鉴别诊断直肠肿瘤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3.3%,准确性为89.0%,曲线下面积为0.945。健康对照组、直肠腺瘤患者、直肠腺癌患者SR比值分别为0.74±0.44、1.75±0.58、7.48±6.80;直肠腺癌患者SR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直肠腺瘤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26,P =0.000;t=-6.98,P =0.000);直肠腺瘤患者SR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 =0.000)。术前病理分期T1、T2、T3、T4期直肠腺癌患者SR比值分别为4.91±3.60、7.07±7.23、8.64±2.62、8.58±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P =0.47)。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直肠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云忠;陶春梅;王学梅;姜镔;李银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第三届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解读及胎儿畸形产前超声风险防范研讨会会议通知

    第三届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解读及胎儿畸形产前超声风险防范研讨会将于2015年7月31日~8月2日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承办。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细胞癌(H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RFA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HCC患者104例,共147个病灶。随访36个月,记录HCC患者生存情况,采用超声造影监测RFA术后HCC患者局部复发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影响HCC患者RFA术后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与HCC患者RFA术后预后有关的因素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4例HCC患者RFA术后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92.0%、80.0%、53.3%,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RFA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为1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首发癌、术后肝内产生新发病灶、消融范围、首选RFA治疗等因素与HCC患者RFA术后生存率有关(χ2=7.119,P=0.008;χ2=20.485,P=0.000;χ2=14.160,P=0.000;χ2=11.825, P=0.001;χ2=7.979,P=0.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首发癌、术后肝内产生新发病灶为影响HCC患者RFA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01;P=0.005;P=0.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标记物、首发癌、背景肝、肿瘤直径、肿瘤边界、邻近脏器或大血管、消融范围、首选RFA治疗等因素与HCC患者RFA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有关(χ2=7.234,P=0.007;χ2=9.083, P=0.003;χ2=7.791,P=0.005;χ2=13.042,P=0.000;χ2=20.657,P=0.000;χ2=58.615,P=0.000;χ2=6.681,P=0.0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界、消融范围为影响HCC患者RFA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的独立因素(P=0.017;P=0.002)。结论影响HCC患者RFA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是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首发癌、术后肝内产生新发病灶,影响HCC患者RFA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的独立因素是肿瘤边界、消融范围。为了提高HCC患者生存期、减少局部复发应对高危人群建立良好的观察随访制度,治疗中采取多学科合作方式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敏;时美欣;张巍;张羽;杨秀华;丁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年报道计划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ISSN 1672-6448 CN 11-9115/R)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界第一本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质媒体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超声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超声医学学术交流。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超声、影像、介入及相关专业医师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超声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以及与超声医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医学和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现已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数据库收录,并于2006年4月成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儿结构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畸形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并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3101例患儿和漏诊的8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检出及漏诊胎儿结构畸形种类和数量,计算超声检查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率、漏诊率,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产前超声检出胎儿结构畸形3101例(4171处畸形),检出率为11.51‰(3101/269501)。超声漏诊856例(947处畸形),漏诊率为3.18‰(856/269501)。胎儿结构畸形发生率为14.68‰(3957/269501)。按解剖系统分类,超声检出的胎儿结构畸形居前5位的依次为心血管系统(851例)、中枢神经系统(691例)、颜面部(562例)、泌尿系统(476例)及呼吸系统(134例)。超声检出的胎儿结构畸形居前5位的依次为唇腭裂(549例)、室间隔缺损(519例)、肾积水(331例)、脊柱裂(212例)、心内膜垫缺损等(163例)。超声漏诊的前5位胎儿结构畸形依次为多、并指(趾)(285例)、耳畸形(108例)、尿道下裂(93例)、足异常(92例)、室间隔缺损(52例)。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结构畸形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其对多、并指(趾)、耳畸形、尿道下裂等畸形漏诊率高。

    作者:王凤兰;王建华;张云亭;寇世和;易建平;杜明桢;张伟;周钰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拟行神经根靶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治疗的65例患者。采用6~13 MHz高频超声引导下颈5~7神经根射频热凝及注药阻滞治疗,术前及术后均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结果62例患者均可清晰显示各段神经根,3例患者不能确定,需利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确认,65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未发现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VAS评分分别为(8.65±0.47)、(3.68±0.49)、(2.51±0.32)、(1.73±0.21)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58.71、86.23、107.72,P值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具有实时引导、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作者:李加平;雷震;龙劲松;朱婷;邓晓妃;郑虎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脊柱畸形患者上尿路结石临床分析

    X线是欧美国家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常规方式,由于脊柱畸形造成的解剖结构异常,增加了穿刺的风险,因此合并脊柱畸形的上尿路结石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相对禁忌证[1]。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尝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合并脊柱畸形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凯;黄晓波;熊六林;许清泉;徐涛;叶雄俊;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为甲旁亢)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临床上常易被忽视,导致甲旁亢早期未出现症状时漏诊误诊,只有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被发现。譬如棕色瘤是甲旁亢晚期发生在四肢长骨、肋骨、锁骨及骨盆等的病变,在国外棕色瘤被认为是罕见的表现[1],在我国,棕色瘤影像学检查的检出率可达40.0%以上[2]。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快速发展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甲状旁腺病变在早期即能发现,本文对超声检查在诊断甲旁亢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梁星新;杜联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成像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航天七三一医院收治的OSA患者50例。其中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18例;20≤AHI<40,16例;AHI>40,16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成像技术检测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舒张期大峰值血流速度(PDV)、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MDV)及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后PDV、MDV及CFR。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OS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DV、MDV、CFR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AHI的OSA患者PDV、MDV、CFR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采用t检验比较OSA患者、健康对照组、不同AHI的OSA患者静息状态下与ATP负荷状态下PDV、MDV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全部受检者均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流及多普勒频谱。静脉注射ATP后,健康对照组PDV、MDV分别为(92.78±7.68)、(85.93±6.98)cm/s,高于静息状态下的(28.09±4.55)、(21.76±5.09)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687、58.259,均P<0.001);静脉注射ATP后,OSA患者PDV、MDV分别为(82.73±6.91)、(77.39±6.73)cm/s,高于静息状态下的(29.93±3.66)、(22.28±4.15)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381、47.700,均P<0.001)。静息状态下,OS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DV、M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注射ATP后,OSA患者PDV、MD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4、5.884,均P<0.01)。静息状态下,不同AHI的OSA患者PDV、M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注射ATP后,不同AHI的OSA患者PDV、MDV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AHI<20:t值分别为-32.903、-32.771,均P=0.000;20≤AHI<40:t值分别为-37.122、-32.623,均P=0.000;AHI>40:t值分别为-28.197、-20.184,均P=0.000);且AHI>40的OSA患者PDV、MDV均小于5≤AHI<20、20≤AHI<40的OSA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V:q值分别为21.048、15.667,均P<0.05;MDV:q值分别为12.958、18.182,均P<0.05),但5≤AHI<20的OSA患者与20≤AHI<40的OSA患者PDV、M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A患者CFRmax、CFRmean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10、6.430,均P=0.000)。不同AHI的OSA患者CFRmax、CFR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疾病程度加重呈递减趋势;且5≤AHI<20的OSA患者CFRmax、CFRmean均大于20≤AHI<40、AHI>40的OSA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FRmax:q值分别为2.889、4.142,均P<0.05;CFRmean:q值分别为3.080、4.204,均P<0.05),但20≤AHI<40的OSA患者与AHI>40的OSA患者CFRmax、CFR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成像技术结合ATP能够无创性评价OSA患者CRF的变化,能较为敏感地检测到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异常,可用于患者的长期追踪随访以及药物或手术疗效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玉萍;张莉;马春梅;肖晓刚;任华;崔美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负荷与冠状动脉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负荷(PB)与冠状动脉重构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91例。其中正性重构[重构指数(RI)>1]60例,负性重构(RI<1)31例;PB<60%9例,60%≤PB<70%19例,70%≤PB<80%48例,PB>80%1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ACS患者斑块横截面积(P-CSA)、管腔横截面积(L-CSA)、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平均EEM-CSA、PB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PB的ACS患者P-CSA、L-CSA、EEM-CSA、RI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PB、P-CSA、EEM-CSA、L-CSA、RI的相关性。结果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ACS患者P-CSA、L-CSA、EEM-CSA、P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负性重构ACS患者平均EEM-CSA大于正性重构ACS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4±1.98)mm2vs(17.30±3.16)mm2,t=2.46,P<0.05]。不同PB的ACS患者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SA、EEM-CSA、L-C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56、28.97、7.14,均P<0.001),且随着PB增加,P-CSA、EEM-CSA均增加[P-CSA:(6.01±1.68)、(9.12±2.00)、(11.42±2.05)、(14.05±4.00) mm2,EEM-CSA:(11.43±1.90)、(13.64±2.93)、(15.14±2.64)、(16.64±4.08) mm2],L-CSA减少[(5.44±0.89)、(4.52±0.99)、(3.72±0.74)、(2.60±0.63) mm2]。且PB与P-CSA、EEM-CSA呈正相关(r=0.76、0.50,P均<0.001),与L-CSA呈负相关性(r=-0.74,P<0.001);RI与PB、P-CSA、L-CSA、EEM-CSA均无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重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除PB以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重构的方向,另外RI作为血管重构的评估标准可能不甚理想。

    作者:沈红帅;宋达琳;魏美连;康维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111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慢性阑尾炎3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2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宽度、管壁厚度,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超声表现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11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患者中,90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08%(90/1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5/6)、91.11%(41/45)、93.33%(14/15)、60.61%(20/33)、83.33%(10/12)。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宽度均大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9±4.48) mm与(7.60±1.52) mm比较,χ2=4.211,P=0.024;(13.79±4.48) mm与(9.35±5.01) mm比较,χ2=4.071,P=0.0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管壁厚度均大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9±1.42) mm与(3.37±0.93) mm比较,χ2=3.931,P=0.043;(4.81±1.57) mm与(3.37±0.93) mm比较,χ2=4.274,P=0.021]。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在管腔内粪石、淋巴结肿大和合并包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管壁层次不清及管腔扩张两方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壁层次不清:91.11%(41/45)与54.55%(18/33)比较,P=0.003;93.33%(14/15)与54.55%(18/33)比较, P=0.045。管腔扩张:64.44%(29/45)与27.27%(9/33)比较,P=0.007;80.00%(12/15)与27.27%(9/33)比较,P=0.007];在合并阑尾区积液方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8/15)与6.06%(2/33)比较,P=0.006]。结论超声检查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测量阑尾宽度、管壁厚度及对管壁层次、管腔扩张程度及阑尾区有无积液等特征的观察对鉴别诊断慢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一定的价值;阑尾宽度对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意义。超声检查对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价值有限。

    作者:余俊丽;刘广健;艳玲;刘小银;程文捷;陈瑶;覃斯;王韦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峰下滑囊炎(SAB)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因肩部疼痛于四川省人民医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就诊的门诊患者200例,将其中72例诊断为单纯性SAB且欲行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所有患者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进行电话随访,治疗前、后均进行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和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4周,VA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8±1.95vs 3.14±2.0,P<0.05),试验组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2.10vs 6.11±1.9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内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可有效治疗SAB,其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范围的短期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

    作者:成雪晴;卢漫;贺凡丁;郭璇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年征订启事

    作者:《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回声比值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以肝肾回声比值预测肝脏脂肪含量,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获取肝右肾矢状切面图,利用NIHimage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肝肾回声比值;于超声检查后24 h内检测受试者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肝肾回声比值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以肝肾回声比值为因变量,三酰甘油(TG,X1)、总胆固醇(TC,X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X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X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X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X6)、γ-谷氨酰转移酶(γ-GT,X7)、碱性磷酸酶(ALP,X8)浓度为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T2DM患者肝肾回声比值的影响因素;绘制肝肾回声比值诊断T2DM患者TG浓度增高(>1.92 mmol/L)的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 T2DM患者肝肾回声比值与TG、AST、ALT、γ-GT浓度均呈正相关(r=0.420,P=0.000;r=0.383,P=0.000;r=0.309,P=0.001;r=0.253,P=0.005),与糖化血红蛋白、TC、HDL-C、LDL-C、ALP、血尿酸浓度均无相关性(r=0.0.067,P=0.368;r=0.145,P=0.115;r=-0.148,P=0.106;r=0.002,P=0.986;r=0.160,P=0.081;r=0.064,P=0.489);仅TG浓度(X1)与T2MD患者肝肾回声比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245+0.062X1;ROC曲线显示,肝肾回声比值诊断T2DM患者TG浓度增高(>1.92 mmol/L)的佳界值为1.236,曲线下面积为0.677,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45.3%。结论肝肾回声比值可作为预测肝脏脂肪含量的可靠指标;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TG、ALT、AST、γ-GT浓度具有相关性;TG浓度的升高可反映T2MD患者肝脏内脂肪含量的增加,且肝肾回声比值达到1.236时T2MD患者TG浓度易出现异常。

    作者:周茂平;滕鑫;张云;王宏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大小的评估

    目的: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测量乳腺肿块大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温州大学附属东阳市人民医院行常规超声及ABVS检查,并经乳腺外科手术获得终病理诊断的59例患者62个乳腺肿块,比较分析常规超声,ABVS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62个乳腺肿块中恶性肿块21个,良性肿块41个。ABVS测量良性与恶性肿块大小,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61、0.262,P =0.078、0.794)。常规超声测量良性肿块大小,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35, P =0.053);但常规超声对恶性肿块的测量值明显小于病理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43, P=0.000)。常规超声及ABVS对良性与恶性肿块的测量值均与术后病理测量值呈正相关(r=0.935、0.964,r=0.870、0.964),但ABVS的相关系数均高于常规超声的相关系数。结论 ABVS较常规超声可准确评估乳腺肿块的大小,尤其对乳腺恶性肿块的测量值更接近病理测量值。

    作者:王正平;郭俏俏;黄必飞;楼琴;吴超;徐巧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医学超声(电子版)杂志

中华医学超声(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