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内瘘护理分析

张丽丽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肾病, 血液透析, 内瘘护理,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内瘘护理应用效果以及要点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患者自愿性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内瘘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为期3年的研究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观察组)、76.00%(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瘘护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闭塞、感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期限,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前景十分良好.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普通家庭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糖尿病的认知、对糖尿病足的认知、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糖尿病的认知、对糖尿病足的认知、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认知和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陈月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即生化检验组(50例);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即常规检验组(50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其诊断有效率.结果 生化检验组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更高,利于尽早检出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冯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全面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满意度水平;化疗依从性、化疗期间舒适度;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化疗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依从性、化疗期间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更好配合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郭玉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科团队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研究全科团队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期间在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采取全科团队管理模式,同期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社区管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管理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也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FBG、2 hPG和HbAlc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科团队模式管理,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后让患者的血糖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在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控制疾病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钱亚婷;施争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路径,观察组实施社区延续干预性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后的血糖值指标变化情况、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开展社区延续干预性护理路径,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80.5%(P<0.05);观察组FPG(5.4±0.6)mmol/L、2 hPG(8.6±0.9)mmol/L、BA(53.21±4.14)、LVA(42.33±5.07)、RVA(41.54±5.13)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有效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孙世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长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糖尿病长期护理干预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5例.给予2组患者院内护理干预,出院后参考组放弃持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坚持长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考组患者(97.78%>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余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于2016年5月—2018年2月就诊,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经筛查确诊且实施饮食指导及药物干预,各33例,且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呼吸窘迫)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3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3.03%(1/33)低于对照组数据36.36%(12/33)(P<0.05).观察组3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数据42.42%(14/33)(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规范行围产期保健,有利于及时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继而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宫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试析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

    目的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是其病情加重及发展的早期主要因素,该文针对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分别探讨了无创、有创检查方法及生物基因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随着科技术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早期评估周围神经损害的方法相配合,提高了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损害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采用比较敏感的诊断周围神经改变方法,能够使糖耐量周围神经病变的提高检出率.结论 在疾病早期对患者加强管理及干预治疗,对于减轻其周围神经损害导致的身心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宁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观察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以常规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为对照,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HbAlc、2 hPG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共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仅为1.72%,远较对照组的13.79%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避免视觉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安琪;崔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探讨

    目的 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组为组1、组2,组1为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组2为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组3,并将3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组1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9.13±2.19)%,空腹血糖(FBG)为(12.97±2.50)mmol/L,D-二聚体水平为(0.81±0.28)mg/L,胰岛素水平为(2.11±0.78)U/mL,均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脂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均较其他2组更高(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低(P<0.05).结论 血脂内各指标与出现糖尿病致使的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关联密切,其并发症的发生、恶化与糖尿病密切关联.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可应用于糖尿病隐形并发症及轻度并发症的诊断中,有利于临床中预防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相关因素等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可行综合分析并予以疗效判定,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通过接受血糖控制的效果,对该种方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的6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血糖控制水平比较理想的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是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为患者提供内科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血糖指标,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是96.6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76.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接受血糖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几率,对预后改善起到了积极帮助,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解志坚;王冬梅;刘伟;滕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微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ELIS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栀子苷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降低,而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胰腺组织中SOD、GSH-PX活性升高,而MDA含量降低,表明栀子苷具有提高胰岛细胞抗氧化水平和抗炎症损伤的能力.结论 栀子苷能有效提高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提示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保护作用.

    作者:潘春;唐定乾;胡婧晔;杨奕樱;张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改善糖尿病患者失眠症状的研究

    目的 为了改善糖尿病患者失眠症状,分析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失眠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软件相关程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措施对疗效以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的有效人数为23例(51.11%)和33例(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别为(19.43±1.30)分和(19.44±1.4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别为(6.57±1.55)分和(8.56±1.7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5).结论 糖尿病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失眠症状,而且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成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是对抗阻力的负重训练方法.通过抗阻训练可改善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指标的有效方法.抗阻训练康复应用的核心要素有适宜性、累积性和控制性.抗阻运动要选择大肌肉动作,多关节运动,同时兼顾身体的均衡性.抗阻运动的负荷评价方法心率、大摄氧量、代谢当量、主观疲劳程度等,长期坚持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将获得更好的降糖脂效益.

    作者:江山;李胜楠;朱登月;余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为了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该文主要从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角度对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提高它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45例予以地特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对照组,45例予以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优越性.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93.33%,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FBG、PBG、HbA1c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占比11.11%,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占比2.22%,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的临床治疗中,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亚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变化、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水平(0.44±0.16)与对照组(0.31±0.13)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1.51±0.36)mPa?s、血浆粘度(1.43±0.40)mPa?s、纤维蛋白原(2.94±1.01)g/L、TC(4.47±0.85)mmol/L、TG(1.24±0.33)mmol/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眼底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视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避免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避免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PICC置管的认知、血液病合并糖尿病知识认知;护理前后患者心理指标的分值;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PICC置管的认知、血液病合并糖尿病知识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指标的分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指标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在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和PICC置管治疗认知,减轻不良心理,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栾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的防治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间90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系统化全面护理,对比其两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5.01±1.3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02±1.66)mmol/L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病例治疗中贝那普利以及前列地尔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80例,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40例展开前列地尔疗法,而治疗组40例于此基础上展开盐酸贝那普利疗法,对比2组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40例有效率95.00%(38/40),对照组40例是80.00%(32/40),(P<0.05);治疗组血肌酐、24 h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水平以及微球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病例,展开贝那普利以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可提升疗效,并促进机体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可推广.

    作者:李甜甜;吴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