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峰
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接诊8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相近,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RP、PF、BP、MH、CH评分相近,干预后,研究组患者RP、PF、BP、MH、C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ESCA评分相近,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S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负面情绪明显减轻,自我护理能力显著增强,效果显著.
作者:范琳煜;魏永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规范化管理,护理小组在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中规中矩临床情况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稳定率97.83%,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2.17%,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4.17±2.96)分,SDS评分(36.82±2.01)分、SAS评分(38A9±3.01)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97.83%,护理专业技能达标率95.65%,护理数据整理达标率97.83%,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达标率97.83%,工作准确率97.83%,工作失误率2.1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小组专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可保障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优化医院护理队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毛勇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全程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该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手术室围术期的58例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室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均较平稳,手术过程顺利,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性昏迷,7~20 d顺利出院.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易发生各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手术危险性较高,手术室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有效的控制围术期血糖的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美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并分析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12月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常规组(44例).观察组孕妇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两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②观察组的妊高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③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和黄疽症发生的概率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巧双;范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衰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该院10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观察组)及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HbA1c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且LVEF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②Ⅳ级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级组、Ⅲ级组明显更高,LVEF相比Ⅱ级组、Ⅲ级组更低(P<0.05),且Ⅲ级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级组明显更高,LVEF相比Ⅱ级组更低(P<0.05).③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显示,LVEF与HbA1c呈负相关(r=-0.785,P=0.012),LVESD与HbA1c呈正相关(r=0.746,P=0.017),LVEDD与HbA1c呈正相关(r=0.752,P=0.014).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水平和心功能及心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将HbA1c水平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作者:邱岚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6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共56例,根据治疗参与情况的不同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的少(t=6.874 5,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活动和血糖值开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4 4、4.571 4、4.754 1,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5 5、4.878 5,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经过治疗后患者术后能够开始活动的时间更早,总体治疗优良率高,利于糖尿病病情的好转.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FBG、2 hPG和HbAlc值均与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BG、2 hPG和HbAlc值,都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甲亢危象、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PHYS、PSYCH、SOCIL、ENVIR评分均与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HYS、PSYCH、SOCIL、ENVIR评分,都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在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长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研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中医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00%、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将中医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可辅助提升治疗疗效,更为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廖秀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糖尿病患者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FP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6.5% (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糖尿病患者股骨干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郑泽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该社区门诊2017年6月-2018年5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同时开展跟踪管理,统计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后患者FBG、2 hPG、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合理饮食率、遵医行为率、定期运动率、生活规律率、定期复查率、自我观察病情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韩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在宝鸡高新人民医院内分科人住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由糖尿病专科护士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为期6个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干预,为期6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和《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艳;梁丽娟;雷瑶;温玉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ICU病房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受诊治的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采集抽样,例数合计10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两组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发现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在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改善血糖水平有极大帮助,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良英;郭燕梅;王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施今墨验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今墨验方,对两组疗效、激素水平、血糖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治疗前的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施今墨验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也能调节患者激素及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与实施体会.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划分成均有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抑郁情况以及焦虑隋况.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要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要高,两组之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中,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疾病临床特点,予以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继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研究,总结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药物治疗,并结合精心护理.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现均康复出院,其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疾病转归过程中有效护理措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颜小玲;龚华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CSP患者27例,分别进行药物、腹腔镜、经腹手术治疗并观察.结果 3组治疗后FPG、2 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和经腹手术治疗阴道流血量与β-HCG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妇女CSP的认识,早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控制血糖,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予以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3.18%,比较常规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厄贝沙坦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予以进一步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魏悦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血糖检验,对照组实施尿糖检验,比较两种检验结果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阴性0例,检出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糖检测方便、省时、无创口,非常适合在糖尿病的初步诊断中,血糖检测可用于糖尿病的进一步确诊.
作者:赖寒光;李勇;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膀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遵照密封信封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43,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沙格列汀+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和单药组(n=43,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86.0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7.44% (P<0.05);干预后,两组尿蛋白排泄率、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血肌酐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动幅度均大于单药组(P<0.05);干预后,两组TGF-β1和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结论 沙格列汀+替米沙坦可有效缓解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延缓或抑制疾病进程.
作者:许佳音;薛秉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采用的是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则实施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比患者6个月之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糖化以及体重情况均比常规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升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的能力,同时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汪春晓;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