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兰
目的:研究黄连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征求患者的意愿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口服降糖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连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黄连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病临床效果显著,指的推广。
作者:李银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血压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纪玉梅;段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对于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前没有进行相关检查,仅在生产时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被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且接受孕期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孕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且能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高鸣燕;李娴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脑血栓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系统护理组5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系统护理组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脑血栓合并糖尿病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加快患者恢复,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52例治愈出院,16例患者发生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室颤,5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8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合并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控制血糖稳定,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戚大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护理效果。方法把该院所接生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新生儿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对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不同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作者:闫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门诊护理患者失访的原因,并探寻相应的对策。方法对314例失访的糖尿病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的方法进行开放式提问,以明确并总结失访的具体原因。结果206例患者成功联系上。受访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失访原因主要有缺乏糖尿病门诊护理意识;糖尿病门诊点未在建档医院;患者感觉良好未重视糖尿病门诊护理;年龄大、行动不便;距离远就近复诊。结论应用加强糖尿病门诊护理方面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认识糖尿病门诊护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复诊意识和自我护理意识。
作者:安百芬;范丰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入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观察干预护理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达标情况。结果给予个性化护理后,患者在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心理调试、自我监测等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均显著提高,且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由干预前的50%提高到75%,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由干预前的40%提高到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A、B组各29例。 B组予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予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健康教育、运动指导。比较组间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A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明显改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足2级患者的换药方法。方法选取该院1例具有代表性的糖尿病足2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综合治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科学的对糖尿病足2级患者进行换药和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代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将血糖控制良好患者设为实验组,将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对性的内科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消化性溃疡2例,压疮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例,消化性溃疡4例,压疮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消化性溃疡以及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监测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进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实验组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聂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酸肌酸钠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小组,每组30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4 d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酸肌酸钠协助治疗,以静脉注射1次/d,1 g/次的形式进行。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数据,如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血糖、血脂、6 min步行试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浆钠尿肽等,并对其进行相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的结果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对照组与康复组相比,康复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璐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监护患者共108例所生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进行对比;以产妇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股骨长等数据为依据,结合胎儿腹围超声测量值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结果对巨大儿组39例,非巨大儿组69例进行比较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14%~46%之间;腹围直和新生儿的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胎儿腹围≥35 cm为测量标准,可以准确判断85%左右胎儿是否为巨大儿;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想准确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必须综合使用超声测量法完成实际测量工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治疗,探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控制所有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患者与早餐前服用格列美脲1~4 mg/次,1次/d,8周为1个疗程。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结果经过以上方法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其中显效52例(50.0%),有效44例(42.3%),还有无效8例(7.7%);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 TRF)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正常人组及糖尿病组,留取晨新鲜尿测定对比尿微量白蛋白(UAER)及转铁蛋白(TRF)。结果糖尿病病人中蛋白尿组和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转铁蛋白升高者分别为100%、26.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
作者:林创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二甲双胍0.75 mg,连用2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叶酸15mg及维生素B120.15 mg,连用2周。治疗前后予以定期抽血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较治疗前叶酸及维生素 B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前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明显减低。结论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能够维持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徐存军;巩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的发病对其新生儿血糖、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监测新生儿生后1 h、4 h的微量血糖并记录其出生体重;将40例无产科并发症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生后1 h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为30%,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只有增加孕妇的干预方式,才能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作者:迟民;吕天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因素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儿30例,给予患儿综合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经过3周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另外全部酮症酸中毒患儿也都得到纠正。结论引发小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原因很多,如环境因素、饮食问题、自身抗体等,但是积极进行治疗,坚持控制血糖,预后较好,可使患儿与正常儿童一样。
作者: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10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且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结论采用西医内科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血糖恢复较好,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梅;张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