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平平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在治疗基础上,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并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常规组82.61%;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改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CPN管理在临床T2DM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T2DM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CPN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BG与PBG水平均有所降低,特别是乙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且乙组的住院时间、对护理满意度同甲组相比,有着明显优势,P均<0.05。结论针对T2DM病症特点,给予患者CPN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怀华;刘相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选择人性化护理,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0.56%。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血糖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保持良好的心态,促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袁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肿瘤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遇到的相关问题应如何处理。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脑肿瘤手术的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5例。为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并针对糖尿病的个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伤口感染或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有1例,其余恢复情况良好,总有效率为88.0%,远远高于参照组60.0%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脑肿瘤的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注意对血糖与尿糖进行严格的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率与死亡率。
作者:唐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用阶段改变的模式在指导2型糖尿病患建立起自我血糖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该院门诊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作为该组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一组15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血糖监测的知识教育,干预组患者接受和行为阶段转变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监测行为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的监测行为,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阶段改变的模式应用于指导2型糖尿病患建立起自我监测血糖的行为当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患者自我监测能力改变能够确保其血糖的达标率。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重症糖尿病实施肠内营养的相关并发症。方法从脑外科重症病人中选择10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者实施研究,给予其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并发症加以观察。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共有5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腹胀腹泻2例,胃黏膜损伤1例,电解质紊乱1例,反流胃潴留1例,血糖指标控制在稳定状态,未有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者。结论在行肠内营养期间,脑外科重症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腹泻腹胀、反流胃潴留、胃黏膜损伤等并发症,需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有效干预。
作者:赵兴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钙尔奇D联合应用,对糖尿病伴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将疗效以及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以及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的骨质疏松症。
作者:杨华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钱后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后FBG、2 hPG以及HbAlc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7.27%(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讨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评价不同激光光凝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该院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而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效果明显。结论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疗效显著,这种方法使得患者的治疗更为安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加以推广。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该研究就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2名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对这72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让其服用降糖药物,对其每天饭后两小时进行血糖测试,在日常的饮食上也要加强控制,减少糖分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并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护理干预为期两周,通过两周的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和护理方案。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少的情况,多次聘请专业的糖尿病专家到该院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座谈会或者健康知识讲座,之后由医护人员对这72名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调查其健康教育之前与健康教育之后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72名糖尿病患者血糖明显下降,糖尿病症状和不良反应等明显减少,对于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健康教育之前明显增高,其各方面指标较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了解其自身病症和病症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萍;刘颖;余伟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资料。结果治愈37例,有效42例,无效8例,致残2例。有效率为90.8%致残率2%。结论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合并症出现是糖尿病足的独立高危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给予抗感染与血糖控制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助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呈现的病灶分布与形态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2例,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列为对照组;全部进行CT扫描,然后观察并对比其病灶分布与形态特点。结果观察组病灶分布及病灶形态特点的具体程度、病变面积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CT造影检查,可明确其病灶的病变面积和具体形态分布,比普通肺结核患者的成像更清晰、明显,也说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曹磊;王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心理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治疗前后,采用HAMD抑郁量表检测患者心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护理后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HAMD评分(21.9±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6.1±2.0)分(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抑郁心理,通过合理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改善其心理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明娟;刘翠红;单春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检测在糖尿病高血压高压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该次临床价值研究中,主要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并命名为实验组,同期另外选取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利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检测数据的比较,可知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后壁厚度、质量以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等项目比较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舒张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度、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比对照组的低。结论在该次临床价值研究中,采用彩超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产生的结果更为宏观,应值得在临床心功能评价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颖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100例(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口腔内科无糖尿病普通患者6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给与相应诊断并做出有效治疗。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检测阳性率为22.00%,对照组口腔白色念珠菌检测阳性率为6.67%,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义齿性口炎、口角炎等粘膜充血、萎缩症状)明显减轻,舌乳头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并不显著,为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全面探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朱立敏;张庆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例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护理经过。结果全部患儿或家属掌握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以及自我护理,其中11例患者血糖稳定出院,1例伴有酮症酸中毒患儿病情稳定但因经济原因放弃继续住院治疗。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翟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FBG、P2 hBG和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P2 hBG、HbAlc、睡眠时间、焦虑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及睡眠,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加量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分别使用兰索拉唑加量和常规剂量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症状消除时间、Hp根除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加量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起效快、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银屑病应选择对症临床治疗方法,中药内服外洗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照伟;王祉邦;王延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00例为实验组,剩余100例为对照1组,100例为对照2组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统计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丽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