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环
目的 探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实施64层螺旋CT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3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和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增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增生组动脉期CNR较肝癌组明显升高,增生组门静脉期CNR较肝癌组明显降低(P<0.05).增生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LNR、NIC较肝癌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实施64层螺旋CT鉴别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李全喜;陈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3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例.分析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胸痛复发率、再梗死率).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中1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心律失常患者中有8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9/15),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的胸痛复发率、再梗死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较高.
作者:滕璇;林安晓;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护理保健对产褥期妇女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4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保健方法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干预;且对40例产褥期妇女的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乳腺炎)、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保健知识知晓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期妇女护理满意度及保健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保健对产褥期妇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20例抗NMDAR脑炎患儿开展研究,分析NMDAR脑炎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患儿11例、女患儿9例,年龄0.8岁-11.5岁,中位年龄为6.3岁,临床表现: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4例患儿出现精神行为改变,12例患儿出现语言障碍,出现面部或肢体不自主运动患儿16例;13例患儿出现惊厥;8例患儿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尿潴留6例;12例患儿出现发热,以低热为主.脑脊液检查中4例蛋白升高、10例白细胞轻度升高,同步采集标本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抗体类型IgG),14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20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在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Rankin量表进行评价,0-2级者为12例.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多样,一般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显著异常或特异性,诊断特异性较低,诊断较为困难.采用脑脊液及血清同步抗NMDAR抗体检查,可有效提高此病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治可改善疾病预后及减少疾病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庄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对患者术后的出血、感染、高眼压等不良反应情况及焦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感染率、出血率、高眼压发生率等不良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3天,患者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P<0.05).但是研究组在手术开始前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能够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程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卫警;曾琦;熊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1,000例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接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hs-CRP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组hs-CRP水平和白细胞总数以及hs-CRP、白细胞计数两指标单检和联检阳性检出率,分析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阳性率为98.21%,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单检的89.29%以及hs-CRP单检的82.14%(P<0.05).结论 hs-CRP和白细胞计数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佳,联合检测二者能够提高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大限度地降低漏诊、误诊风险,其诊断辅助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少凤;梁桂兰;欧阳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缓解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0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带状疱疹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平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使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叶凤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1.79%、94.87%(P<0.05).心电图变化方面,观察组ST段回落率、T波改变率、V1负值增大率较对照组均高(P<0.05).结论 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且对患者心电图状态的改善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邱博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治疗期间忌食相应食物,通过3个月的饮食控制与指导,分析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情进展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饮食控制之后,其口腔溃疡复发率明显得到缓解,其总有效率达到93.33%,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通过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以有效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刘聪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腹泻患儿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蒙脱石散联合双岐三联活菌片)与常规组(蒙脱石散)各39例,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有效率高(P<0.05).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儿采用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梨;陈志勇;罗永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法在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对我院2016年心内科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通过开展老年患者综合评估(CGA),成立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根据CGA结果 进行跌倒预防综合干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跌倒预防宣教,签署跌倒预防风险告知书,并使用质量控制方法保证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项目管理前的0.22‰降低至改善后的0.05‰.结论 运用项目管理法可有效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并能提高管理小组成员质量改善的能力.
作者:梁美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护理运用到早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对于患者的意识情况与生活质量所予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早期STBI患者84例,并凭借不同护理方式施行分组,组1的42例患者辅以常规的护理,组2的42例患者予以高压氧综合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总分、生活质量总分.结果 组2患者的GCS总分、生活质量总分都好于组1(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护理运用到对早期STBI患者施行护理后,能够减小患者的颅内压,促使患者的意识与生活质量都得以好转.
作者:孙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值、E/A比值及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A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范慧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情况.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冯燕;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60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药学教学中,能显著提升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朱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ASD)患者8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110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2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经皮导管封堵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ASD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发生率高于术前,但是术后7 d或14 d或1个月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电轴右偏发生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患者术后3 d的RBBB和左前分支(LAH)发生率高于术前,但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左偏出现较术前多,半年基本恢复正常;PDA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左心室肥厚(LVH)发生率低于术前(P<0.05);PDA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电轴左偏发生率低于术前(P<0.05);ASD、VSD和PDA患者术后平均心率、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手术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封堵术的开展会有效减少患者电轴右偏和RBBB的发生,同时会在手术完成后的3 d内增加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PDA封堵术的开展不会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可有效减少LVH和电轴左偏的出现.
作者:罗宇萍;罗素群;刘树均;张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方案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已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醋酸泼尼松片50 mg,qd;并检测患者的尿蛋白达到正常值后药物减量至15 mg,qd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散片750 mg,bid;3个月后减量500 mg,qd进行维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临床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肾损伤可通过强化免疫方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来得以改善,这目前是临床中安全性与疗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及炎症反应水平.
作者:欧阳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0.0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效果较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相关症状.
作者:钟伟建;周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评分为(97.21±1.50)分、肩部运动功能评分为(90.11±2.0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患者上肢功能较快恢复.
作者:邓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 本次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1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末关闭5例,法洛四联症5例,右室双出口4例,心内膜垫缺损4例,大动脉转位4例,主动脉缩窄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动脉干1例.64排螺旋CT检出率90.0%高于心脏超声检出率84.3%(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尤其体现在大血管畸形、心脏大血管连接部方面,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桂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