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疗法及神经康复治疗仪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观察

龚林燕;张郁澜;宋玲;陈路佳

关键词:综合康复, 神经康复治疗仪,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及使用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82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并辅以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量表同74例未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综合康复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6.1%,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8.1%;综合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1.1%.综合康复组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评分(t=12.02,P<0.01),也高于对照组的评分(t=2.48,P=0.01).两组相比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68,P=0.02).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和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机械通气和肠内营养是ICU常见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老年重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方面存在其特殊性,通过加强机械通气期间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地实施,对提高老年患者救治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冬梅;史卫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刘宝厚教授用病位病性辨证法治疗慢肾衰的临证经验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刘宝厚教授对传统八种辨证方法进行剖析研究,实行病位病性辨证法,把病位辨证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辨证法治疗慢肾衰,能够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

    作者:赵敏;彭海平;刘宝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伏格列波糖胶囊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伏格列波糖胶囊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来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实验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给予所有患者科学饮食及相关合理运动方式指导,两组患者每天2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3次/日,0.5mg/次;试验组在观察者治疗基础上加用伏格列波糖胶囊治疗3次/日,0.2mg/次,连续治疗16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分别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调查两组患者依从性.结论 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法,且安全、有效,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显丰;李秀丽;陶艳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观察

    目的 探讨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寒热辨证后分别安排不同病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安排病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电量、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的节电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寒热辨证分设病室可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周清萍;廖春红;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的优越性研究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白内障老年患者术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此次实验纳入的78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1%,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31%,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视力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视力,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哮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共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使用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一组患者肺泡灌洗液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高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8,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一组sRAGE水平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738,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越高提示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的病情越严重.

    作者:张淼;邰贵刚;李珊珊;张敬慧;赵铭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应用捆绑式呼吸机急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捆绑式呼吸机急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则运用捆绑式方法行呼吸机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死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血气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捆绑式呼吸机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包海波;陈慧峰;刘建鑫;王滨;黎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护理小经验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及生理、代谢特点,体内固有水分和细胞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出现慢性生理性失水现象,引起皮肤干燥,出现皮肤起皮、瘙痒;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生活及社交功能.我科自2015年12月开始对老年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容;王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人少肌症与营养治疗进展

    少肌症属于增龄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运动治疗、营养治疗及激素和肌酸等治疗措施.对于活动不便以及运动量不足的老年少肌症患者营养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少肌症的营养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的影响

    目的 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总体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贵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后排气方法的改良

    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静脉,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利于及时为患者打通生命线,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手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应用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穿刺成功率较高,留置时间长[1],但是气泡常留于此处,因担心发生空气栓塞,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需要在穿刺成功后进行留置针排气.鉴于此,笔者对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后排气方法进行了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五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观察

    目的 分析在患有急性胆囊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当中,腹腔镜切除治疗与常规的手术治疗相比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因患有急性胆囊炎而入院治疗的5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性质的治疗干预,腹腔镜组患者则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手术指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开腹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比对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选择腹腔镜形式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沈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对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4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共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例)和对照组(n=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 研究组痊愈21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49%,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7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D,hs-CRP和Hcy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具有多向调节、多靶点等神经保护和抗血栓作用,奥扎格雷可阻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两者联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作者:曹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汉中市3201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GQOL-74量表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都高于对照组,总分为79.77±8.27分远大于对照组的71.33±8.29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96.7%也远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小梁评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进展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BMD仅能显示骨量的变化,不能提供关于骨微结构的信息.骨小梁评分(TBS)是一个通过评估脊柱DXA图像中的灰阶变化,间接评估骨小梁微结构的临床工具.在大量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表明:TBS值与骨折有明显相关性;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会不同程度地影响TBS值.初步数据表明,当TBS纳入到FRAX中可提高FRAX预测骨折的能力.基于这些数据,腰椎TBS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对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有价值的临床工具.

    作者:丁树芹;沈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老年急性腹痛的急诊临床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接诊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腹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本院急诊就诊的60例中青年急性腹痛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疾病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尿系统的发病率高.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降低,且误漏诊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老年急性腹痛患者多为泌尿系统疾病,病情不典型,误漏诊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进行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李辉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汉族健康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表达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春季在营口市鲅鱼圈区中心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人员75例.入选对象均为汉族成年人,依照年龄进行分组:老年组(≥60岁)41例和成年组(<60岁)34例.两组对象体检期间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老年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4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低于成年组,而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老年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结论 增龄可引发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变化.

    作者:王锦乙;孔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西地兰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及心房颤动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西地兰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及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接诊的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及心房颤动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治疗,35例单纯采用西地兰治疗的为A组,35例采用西地兰美托洛尔联合方式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开始后B组在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的心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到肺水肿改善平均时间为71.37±13.37分钟,明显低于A组的78.77±14.74分钟,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兰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及心房颤动有非常确切的效果.

    作者:孔保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相关性,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影响骨胶原交联、降低骨量、减少骨骼血流量等途径导致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研究证实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蓉蓉;沈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见性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治疗的106例AMI患者设为AMI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治疗30天后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MI组(P<0.05);经治疗后AMI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未发生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发生组低(P<0.05).结论 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