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继良;李江;王启蒙;刘红芬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现象,其病因不清,普遍认为是获得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也被认为是GERD的一种并发症,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内镜结合病理视为其诊断的金标准。我国Barrett食管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华清;张立卫;刘东国;王焕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初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以常规保肝治疗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肝动脉途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2、4、8、12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纤维化四项、HBV-DNA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第12周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室指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纳差、乏力、腹胀、腹水及双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明显。术后第12周两组HBV-DNA检测均低于低检出值。经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明显。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以治疗组明显。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崔永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技术显示早产儿脑白质感兴趣区物质的代谢变化,评估该技术对脑白质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脑白质病患者18例为观察组,经检查排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HIBD)早产儿38例作为对照组。均用选用点分辨波谱( PRESS)序列行三维多体素波谱采集。获得感兴趣区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等代谢物的相对浓度及NAA/Cr、Cho/Cr、NAA/Cho比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白质损伤中Lac、NAA、cr、Lac/cr、Lac/NAA、cho/cr、NAA/cr浓度及比率的变化,在患儿损伤早期、中期及晚期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额叶、基底节Lac/cr、Lac/NAA、cho/cr 、NAA/cr左侧顶叶、基底节cho/cr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各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能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病变,并可用于临床病情监测、预后预测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福勇;郭正义;刘春丽;钱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短期进驻高海拔人群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防治作用。方法志愿者经筛查后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干预组在进入高原前3d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直至离开高原为止。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运用调查表对两组志愿者进驻高海拔3d和7d时的消化系统症状进行统计,随后对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志愿者大部分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症状随年龄增加、海拔增高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发生而增加。红景天干预组志愿者在进驻高原3d和7d时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红景天的作用不受年龄、海拔和Hp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口服红景天可起到防止短期进驻高原人群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作用。
作者:王瑞华;贾梅;杨红霞;齐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53异构体p53β在氟尿嘧啶(5-FU)干预胃癌细胞系MKN45及SGC-7901中表达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于MKN45和SGC-7901细胞内24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 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抑制率;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nRT-PCR)检测p53和P53β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p53和P53β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μg/ml)的5-FU对MKN45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204%、31.354%、52.969%,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6.305%、26.363%、25.780%,虽有抑制作用,但与药物浓度无关;浓度为100μg/ml 的5-FU作用24 h后,对MKN45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 nRT-PCR检测 MKN45中, p53和 P53βmRNA的表达随5-F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检测MKN45中,p53和P53β蛋白的表达随5-F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5-FU对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效应中,随5-FU浓度的增加,上调p53、p53β的表达,推测p53β在肿瘤生长抑制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琪琪;王莉;张红梅;王燕泽;季万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审字【2011】229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CN11-9312/R,ISSN 2095-2015)。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以DVD-ROM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专家述评、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医学动态、视频讲座、手术演示、综述、书评、快讯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已能查询到本刊。广大作者、读者可登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于“在线查询”栏内点击“新闻机构查询服务”,在“新闻出版机构查询”中,“媒体名称”处输入本刊刊名,“媒体类型”选择“电子期刊”,即可查询到本刊。作者、读者如有需要,可按上述路径查询,特此说明。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33种电子期刊已全部可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上查询。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上皮细胞后自噬的发生及变化情况,并探索上调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人胃上皮细胞GES-1自噬反应对细胞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自噬奠定基础。方法使用一定浓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感染不同时间点GES-1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 LC3Ⅰ/Ⅱ)的转换与Beclin 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体的出现。确定Xestospongin B处理人胃上皮细胞GES-1的浓度后,将培养细胞分为三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幽门螺杆菌感染+Xestospongin B组、正常培养组。首先确定诱导剂对感染后自噬的上调作用,然后使用微毛细管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比较三组细胞存活以及凋亡的差异。结果在GES-1细胞被感染后2 h即可观察到自噬的发生,且呈时间依赖性,于8 h到达高峰,24 h开始恢复基础水平。加诱导后细胞自噬水平上调。单纯感染组细胞活性先迅速降低,2 h之后细胞活性平稳降低,凋亡率逐渐增加。加诱导剂组细胞活性在感染后的6 h内细胞活性稍有降低,6 h后细胞活性开始增加,凋亡率降低。结论幽门螺杆菌能够诱导人胃上皮GES-1发生自噬,Xestospongin B能够上调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人胃上皮细胞GES-1的自噬水平,并且上调自噬反应能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胃上皮细胞GES-1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熊励晶;童煜;谢晓丽;毛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为维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告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作出说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肠系膜缺血是一个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随着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及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了肠系膜缺血的早期诊断能力。 CT显示的肠壁异常可根据衰减模式进行分类,衰减模式分类包括白色、灰色、水晕征、脂肪晕征、黑色。具体衰减模式结合形态学观察有助于CT检查对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感染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 CD-ROM)。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运用影视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登载有关感染病的专业论著、专家讲坛、临床病理讨论及学术会议等,图文声像并茂,是广大感染病工作者了解当前学科前沿、掌握新技术的有效工具。本刊内容主要包括各种感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诊断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本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本刊常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讲座、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继续教育园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疑难病例分析、综述、临床病例荟萃、设备技术介绍、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一份以多媒体光盘为主、纸质导读本为辅的电子版期刊。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讲座(视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疑难病例分析等栏目。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1-9312/R,国际标准连续性刊号ISSN 2095-2015。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脑科疾病与康复医学专业学术类科技期刊,2011年10月正式创刊ISSN 2095-123, CN 11-9309/R。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脑科疾病研究与康复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进展,介绍世界脑科研究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外脑科疾病与康复研究的交流和发展。本刊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在一起,其可视性强,信息量大。本刊除有评述、论著、综述等传统栏目外,还设有专家视频讲座、手术演示及病案讨论等视频栏目。本刊为双月刊,以多媒体光盘( CD-ROM)附纸质导读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Y型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毕Ⅱ式术后胃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例(胃癌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毕Ⅱ术式后出现并证实为胃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病变特点,自行设计Y型一体化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X线监视下对8例毕Ⅱ术式后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置入8枚Y型一体化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并于支架置入后1个月、3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观察支架通。情况。3个月后X线监视下成功取出上述支架并随访4~18个月,观察患者进食通。情况,于4~6个月时行上消化道造影,了解胃肠吻合口通。情况。结果8例患者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置入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支架均成功取出,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其中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于支架置入术后5个月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余7例患者4~6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均未见吻合口再次狭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Y型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毕Ⅱ式术后胃肠吻合口狭窄是安全和可行的,初步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大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李腾飞;吴刚;张萌帆;韩新巍;任建庄;张凯;黄国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小肠肿瘤是一组生长在小肠壁或近小肠壁系膜的肿瘤,可起源于肠黏膜上皮、肠平滑肌、淋巴组织等。因为早期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缺少早期体征,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多层螺旋CT(multr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判断小肠肿瘤的起源、形态、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肿瘤转移方面有独到之处,并且为确定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本文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近5年来有完整MSCT和病理诊断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8例,分析小肠肿瘤的MSCT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式。
作者:吕德泉;王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21岁,学生,因发现肝功异常1 d 于2012年2月10日来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患者2004年9月上学查体时发现乙肝“小三阳”,当时肝功正常,未予治疗。无乙肝家族史,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明显其他不适,无明显阳性病理体征。2012年2月10日肝功能:ALT340 U/L, AST93 U/L,HBV标记物检测: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腹部彩超无明显异常。血常规、凝血四项、肾功、血糖、血氨无异常。患者及家属拒绝抗HBV治疗,故未查HBV DNA,予硫普罗宁、联苯双酯滴丸、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保肝,薄芝糖肽调节免疫力。2012年2月28日ALT为141 U/L,AST为166 U/L,HBV DNA 1畅17×106拷贝/ml,临床诊断: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予拉米夫定(100 mg po qd)抗乙肝病毒,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苯双酯滴丸、硫普罗宁保肝降酶,薄芝糖肽调节免疫力治疗,患者口服拉米夫定2个月后复查肝功正常, HBV DNA<103拷贝/ml,停用保肝药物,继续拉米夫定治疗。患者2012年7月6日复查肝功正常, HBV DNA<103拷贝/ml,7月下旬自行停药。患者2012年11月14日因乏力查体时发现肝功异常( ALT为1625 U/L, AST 为481 U/L, GGT 为117 U/L )。2012年11月16日HBV DNA 1畅17×108拷贝/ml。HBV标记物检测: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急来我科就诊,再次以拉米夫定100 mg po qd抗病毒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苯双酯滴丸、水飞蓟宾胶囊保肝降酶。2012年11月30日肝功能:ALT为138 U/L, AST为180 U/L,GGT为187 U/L。2012年12月18日肝功能:ALT为68 U/L, AST 为75 U/L, GGT 为108 U/L, HBV DNA 2畅31×104拷贝/ml。口服拉米夫定近2个月:HBV DNA<103拷贝/ml,肝功正常,患者停用保肝降酶药,坚持口服拉米夫定治疗。2013年1月3日肝功能:ALT为38 U/L,AST为41 U/L,GGT为64 U/L。2013年2月6日肝功能:ALT为46 U/L, AST为23 U/L,GGT为31 U/L,HBV DNA<103拷贝/ml。2013年5月8日肝功能:ALT 为19 U/L, AST为18 U/L,GGT为15 U/L,HBV DNA<103拷贝/ml。2013年7月22日肝功能:ALT为37 U/L, AST为21 U/L,GGT为16 U/L,HBV DNA<103拷贝/ml,HBV标记物检测:均阴性。2013年7月24日HBV标记物定量检测:HBsAg定量1畅3 COI (阴性),抗-HBs2 IU/L (阴性), HBeAg 0畅611 PEIU/ml (阳性),抗-HBe 0畅045PEIU/mL (阴性),抗-HBc 3畅367 PEIU/mL(阳性)(本院外查项目由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检测)。2013年8月23日HBV标记物定量检测:抗-HBc阳性,余皆阴性(北京海斯特临床检验所)。2014年2月5日肝功能:ALT为24 U/L, AST为14 U/L,GGT为23 U/L,HBV DNA<103拷贝/ml,HBV标记物检测:均阴性(表1)。患者停用拉米夫定,肌注乙肝疫苗20μg/次,皮下注射,已注射2次,2014年7月注射第3次乙肝疫苗后复查HBV标记物定量检测。
作者:李桂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尘肺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性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职业病查体患者400例,分为尘肺组与无尘肺组(各200例),其中Ⅰ期尘肺128例,Ⅱ期尘肺64例,Ⅲ期尘肺8例;分别以心包脂肪体积( PTA)、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CS)为指标,分析二者与各期尘肺病的相关性。结果心包脂肪体积、钙化积分与尘肺各期均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34、0.37与0.37、0.46、0.51),并且尘肺组心包脂肪体积及钙化积分明显高于无尘肺组(P<0.05,P<0.01),并且随着尘肺病分期的递增 PAT 体积及钙化积分示逐渐增大的,Ⅰ~Ⅲ期患者:PAT 平均体积为(148±77) cm3、(252±118) cm3、(252±118) cm3( P<0.05);Ⅰ~Ⅲ期患者平均CS为167、249、367( P<0.05)。结论尘肺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在着相关性。对于尘肺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均十分重要,早发现、早诊治不仅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减少患者诊疗成本,还可以带来更为显著地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翟继良;李江;王启蒙;刘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塞来昔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大鼠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治疗组。高脂饮食12周诱导NASH模型,给予吡格列酮(10 mg· kg-1· d-1)和(或)塞来昔布(80 mg· kg-1· d-1)灌胃8周。观察大鼠肝病理、血脂和肝功能改变。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联素受体( Adipo-R1,Adipo-R2)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和秩和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明显减轻(均P<0.01)。和单药组比,联合治疗组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 TCH)、总甘油三酯( TG)、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下降(均P<0.05)。定量PCR显示,联合治疗组Adipo-R基因表达较吡格列酮、塞来昔布单药组明显改善(肝脏Adipo-R1:2.52±0.27,1.27±0.06,2.02±0.06,P<0.01;脂肪Adipo-R1:0.64±0.02,0.21±0.02,0.42±0.03,P<0.01;肌肉Adipo-R1:1.32±0.41,2.68±0.45,4.34±0.47, P<0.01;肝脏Adipo-R2:6.39±0.37,4.81±0.48,5.71±0.22,P<0.01;脂肪Adipo-R2:2.65±0.05,2.17±0.28,1.54±0.05,P<0.01;肌肉Adipo-R2:0.45±0.04,2.58±0.51,2.66±0.57,P<0.01)。联合治疗组更能下调肝COX-2基因表达(0.47±0.06,1.03±0.20,0.98±0.10,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塞来昔布较单药治疗可更有效治疗实验性NASH,其机制可能和调节Adipo-R在体内的分布有关。
作者:朱国英;朱风尚;刘苏;杨长青;陈锡美;朱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全身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是一种可能与免疫、感染及遗传有关的全身炎症性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易消失的皮疹、高热及其他关节外表现为特征,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 NSAIDS )[1]。解放军第113医院收治了1例因长期使用消炎痛栓,以休克和肝、肾、血液系统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为主要表现的HBsAg阳性SOJIA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复杂,经及时治疗症状改善,并在预防性抗乙肝病毒2周后加激素治疗,获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范平;周艳;熊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光盘附带纸质导读的形式面向全国发行。ISSN1674-0785,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