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郑玮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肾内科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2015年5月~2017年8月间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13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要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将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常规西医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的比较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特点及丹参酮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评估

    目的 研究丹参酮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2组:A组34例联合应用缬沙坦与丹参酮注射液,B组34例单用缬沙坦.分析两组血压的改善情况,比较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血压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比B组低,组问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联合应用丹参酮注射液与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施治,血压控制效果好,临床疗效高.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ICU患者ICU综合征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综合征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况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ICU患者ICU综合征护理满意度比研究组低,心理状况比研究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综合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红;王桂玲;云佳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76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其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尹纪梅;吕正燕;赵荣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血浆BNP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120例,随机分组,就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60)与加用曲美他嗪、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n=60)对血浆BNP影响和临床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浆BNP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采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降低血浆BNP,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RAP1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RAP1B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00例术前未进行放化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组织的临床标本.同时取30例距胃癌组织5cm以上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制作组织蜡块标本,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AP1B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示胃癌组织中RAP1B高表达率达72%;结论 RAP1B在胃癌组织比较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程度上升.

    作者:刘云昊;荆浈岂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探析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78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针对其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药熏洗联合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对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对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脑病科68例卒中后发生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均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西医药物治疗改善脑细胞功能及联合穴位电针神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洗和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特色优势疗法.干预6周,应用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3周的FMA与MBI评分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周的FMA与MBI评分比较,两组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组问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闺女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宝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生儿抗感染治疗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新生儿感染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问收治的220例患有感染病的新生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儿展开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在所有新生儿感染病中肺炎占据的比例高.220例患几中青霉素加头孢噻肟钠的使用频率高,主要是用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以及苯唑西林等.结论 在新生儿的感染治疗中应该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与此同时针对感染病例应该结合正确的使用规范执行,避免滥用.

    作者:任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护理在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患者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统计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及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系统分析集束化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常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96.81±6.35)分和(75.41±7.87)分,吞咽功能恢复正常者分别有14例、6例,两组各指标对比,干预组均呈明显优势(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促使其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QCC活动对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辐射的质量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开展以“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惠人员的辐射”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系列活动步骤对减少手术中医护患人员的电离辐射的发生问题进行活动主题选定,把握现状进行流程图设计和监督执行,目标值设定及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与检讨改进.通过QCC活动后的有形和无形成果对标准化方案进行确定.结果 通过专题QCC改善活动前后柏拉图对比,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检测不合格例数明显低于活动前.结论 通过本次活动,熟悉了品管工具手法应用,增加了团员凝聚力和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质量意识,达到全员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目的.

    作者:徐洁;蒋智颖;仲婷婷;汪晓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食管床负压引流管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术中留置食管床负压引流管对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226例,其中术中放置食管床负压引流管并术后低负压引流病例112例作为观察组,术中未放置食管床负压引流管病例1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的确诊时间、治愈时间、瘿后死亡例数;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中胸腔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问、平均住院日.结果 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2.68% vs.3.51%).观察组患者瘘后无死亡病例,对照组瘘后死亡2例.吻合口痿确诊时间(5.42± 1.45 vs.8.14±1.63)及治愈时闽(27.67±9.85 vs.48.78±14.33)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中,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2.76±0.47 vs.4.32±0.31)、平均住院日(15.62±2.17 vs.18.72±2.13)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65±1.15vs.6.53±1.42)、首次经口进食时间(7.52±1.64 vs.8.87±1.04)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留置食管床负压引流管不仅有助于吻合口瘘的早期发现,缩短治愈时间,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延亮;胡波;张成;冯守界;王正;张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以及态度的研究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简称“规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医学生对规培认知及影响他们态度的原因,为规培更好的施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攀枝花学院医学院为调查点,自主设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以及态度的调查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水平是相当层次的,大多数医学生表示对该政策理解很少,少数的医学生可以做到大部分理解该政策,更有一部分医学生全然不知.结论 医学生对规培是基本上认可的,但是也有学生提出规培三年太长,待遇低,提出了适当提高待遇等建议.规培是培育高级医学人才的特殊阶段,国家应适当考虑医学生的年龄、金钱、身心等方面的问题来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

    作者:唐稳;黄馨瑶;张哲培;罗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吞咽困难患者护理研究

    吞咽困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自己有吞咽方面的问题,常造成潜在的危险.吞咽困难患者的进食过程通常需要协助,因而,主要照顾者在维护患者进食安全部分担负重要的责任及产生极大的压力.现阶段,国、内外探讨吞咽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相关议题的质、量性文献数量颇多,讨论内容较着重于主要照顾者在吞咽苦难患者不同病程的角色转变、需求、照顾负荷、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评估.

    作者:王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黄帝内经》中气血学说在临床的指导

    气血学说始于《黄帝内经》,气血是《黄帝内经》主要内容之一,而且《黄帝内经》再治疗疾病预后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研究气血的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玮;余江维;余国君;曲江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何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股动脉介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桡动脉介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其自身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对于脑卒中实施院前急救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收治脑卒中患者133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2017年01月,我院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运用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脑卒中患者137例设置为路径组.将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治疗前、后脑卒中评定量表ESS,Barthel指数及临床治疗效果对照解析.结果 从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相较,路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系统治疗前两纽患者ESS、BI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后ESS、BI评分相较,路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接受系统治疗后,路径组总有效率为99.27%,对照组为8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获得专业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窗,提高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在不消耗其他医疗、药物资源的前提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靖;麦咏欢;石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自拟益气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讨白拟益气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组,观察组为自拟益气通脉汤+西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自拟益气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万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痛伴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治疗的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2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径(LVEDd)]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纽比较,观察组LVEDs、LVEDd水平较低,且LVEF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吴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