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林;杜蒙;张金亮;王增武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肛周脓肿、肛裂、内痔或外痔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1 d、术后6 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5天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为肛肠病术后疼痛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督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加用督灸治疗,并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可温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虚实,能提高免疫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86%>76.79%)、生活质量评分[(84.36±4.17)分>(75.56±3.94)分]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57%<8.93%)、HAMD评分[(9.75±1.64)分>(14.47±2.19)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围手术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作者:蒋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归纳概括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内容与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护理、基础护理、气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其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26例、生活能自理的19例,死亡的4例、植物生存的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给予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探究分析PCI术后对心肌起到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从我院选取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cTnl、CK-MB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显著,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40例心力衰竭以及同时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要进行心肌酶谱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应用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范庆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此次研究病例全部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治疗.结果 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诊断结果采取保守或者胃镜治疗,胃镜治疗比起保守治疗更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巴吾才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心脑血管的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心脑血管诱发因素等多个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诱发疾病的因素充分了解,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马成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NT-proBNP床旁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NT-proBNP床旁检测,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NT-proBNP床旁检测结果差异不大;60岁以下患者的NT-proBNP检测结果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60岁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Killip I级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对较高,而NT-proBNP检测结果相对较低.结论 NT-proBNP床旁检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周华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管理方法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及行为现状、及相关防护知识进行探讨、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运用该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制定针刺伤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选择程序、组建团队、制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分析,制定并执行措施,对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我院针刺伤发生率与上年度刺伤发生率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发生,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传染科相关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防范对策,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本院的传染科护士进行相关的护理,护理人员一共50人,对这50人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传染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 与传染科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前相比较,传染科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总结得知对于传染科的风险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对于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风险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此有利于减少传染科的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包丽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口服厄贝沙坦联合穴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厄贝沙坦口服的对照组与再给穴位针刺的观察组各28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 穴位针刺联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异位妊娠患者两种治疗方式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腹方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开腹手术的治疗情况,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加优化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也是患者术后有更好的恢复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金鑫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骨科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的因素,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方法 通过相应的分析研究,对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制定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其中主要的对策包含了: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建立;药物的治疗与饮食的护理方面;医疗设备的更新;改善病区环境;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科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安全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的护理知识,从而减少骨科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结论 在骨科科室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要的解决措施,能给为骨科护理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诸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以该方剂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减的方剂对于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96例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98)患者接受阿托伐汀治疗,观察组(n=98)患者接受阿托伐汀+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C反应蛋白情况以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组间斑块面积、C反应蛋白、骨质疏松率结果对比差异均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曹苏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给予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和对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2月~2017年02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实验组59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分析.结果 从本次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5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30%、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例数为4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仅是74.14%.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指标均比对照组中的肝纤维化指标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血脂指标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的患者而言,多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肝纤维化的程度,可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作者:戴世煜;戴经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急救诊断护理即可,但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我们则是充分运用急诊的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以上的两种方式分别应用的效果.结果 以上的护理之中,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同时,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的诸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质量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许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系统卫生所就诊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病因治疗,研究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螺内酯,对照组加服螺内酯胶囊,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疼痛评分和骨密度评分.结果 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和骨密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补肾活血汤效果显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李蔓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