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杨彦昌

关键词:脑梗死, 风痰瘀阻, 加味化痰通络汤,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以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50%,而对照组仅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联用中医药加味化痰通络汤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患者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将其作为临床疗效的参照依据,从研究数据上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差异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将其作为远期疗效参照依据,从研究数据上分析,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轻,,且差异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研究证明,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为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崔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通络消癥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分析通络消 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我院自拟方通络消 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证候积分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消 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效果理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次数较少,住院时间比较短,病死率比较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崔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分析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运用于急诊剖宫产孕妇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比较急诊剖宫产孕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350例急诊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孕妇的收治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状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术中各项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例数均远小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症剖宫产孕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要优于硬膜外麻醉,其能够有效的减少麻醉诱导时间,改善麻醉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康正莲;田哲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80例做消化内镜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护理上采取PDCA循环模式,后者则为常规措施.比较两组风险控制成效.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变化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检查中,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率.

    作者:马瑜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1例患者患有急性心梗进行研究,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51例)与末溶栓组(30例),溶栓组在治疗后对比冠状动脉是否开通,根据结果可划分为溶栓再通组(29例)与溶栓未通组(22例),检测不同组别D-二聚体水平不同时间点变化,观察对比各组血浆D-二聚体差异.结果 溶栓再通组的患者溶栓之前与溶栓之后的2 h,6 h血浆内所含有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溶栓为未通组与溶栓后2 h、6 h的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有急性心梗患者D-二聚体,能够将溶栓再通效果有效的反应出来,可将其作为治疗急性心梗、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忠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在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27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术治疗,以手指关节TAM、握力、手指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四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指关节TAM和握力检测数值显著高于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手指功能优良率为92.59%,显著高于治疗前(7.41%);手术治疗后1名患者出现创伤皮肤坏死不良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康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结论 断指再植术在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太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结果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血清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水平指标(PAF、MCP)均低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还能减低血清PAF、MC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精细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工作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共纳取患者60例.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腹胀和患者肢体肌肉萎缩方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腹泻、感染和转氨酶升高等放面的差异性则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伤残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彩色多普勒与右心声学造影对先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先心病患者(37例)运用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检查,对2种检查方式获得的诊断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37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诊断有2、7例为无显著分流,有18、14例为右向左分流,有11、14例为左向右分流,有6、2例为双向分流.结论 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对左向右分流的敏感性较高,右心声学造影对右向左分流和复杂心血管畸形的诊断效果更好.

    作者:毕秋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2%;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既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尽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对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价值

    目的 观察和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对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室性早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之分为研究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和参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意义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应用于室性早搏治疗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董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77.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在治疗期间中,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措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探讨

    目的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术外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外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其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后,给予其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探析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MPDNA检查阳性为例20(40.00%),阴性为30例(60.00%),分别观察阳性和阴性患儿IL-4、TNF-α、IgE、hs-CRP.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性患儿IL-4、TNF-α、IgE、hs-CRP检测值均大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患儿(33.31±7.23>16.94±4.12;213.32±35.12>102.31±39.21;391.24±32.71>279.22±21.21;8.91±2.17>5.0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产生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因素,该因素能够对患儿免疫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炎症反应诱发哮喘出现.

    作者:郑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饮食护理措施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措施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护理组(n=42例)和饮食护理组(n=45例)的形式将87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饮食护理组经过护理后饮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95.69±5.21)分和身体健康状态(90.22±4.71)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饮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81.66±3.88)分和身体健康状态(83.52±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促进胃溃疡患者经过护理后对于饮食保健知识拥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人员需要将饮食护理措施运用到患者的康复工作之中.

    作者:于芝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救治的9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90例患者分成每组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值得在深入探讨的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代琳;田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探讨

    目的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因病残、卧床过久引起的并发症,终达到使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00例,护理方式为常规方式;一组是观察组200例,采取的方式为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护理后的两方面进行比较,一是生活质量,二是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社会及心理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在三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推广.

    作者:王妍;杜双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