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梁晓军;马建生
踝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随着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发生率逐渐升高,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往往病人需多次手术治疗,处理不当易致关节功能障碍.1995年5月~1998年12月,我科采用了双臂T形外支架超关节固定踝关节,同时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早期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16~48岁,平均31.2岁,其中左踝12例,右踝19例,均伴有严重的软组织缺损.踝关节面塌陷且软骨面破碎,关节面不平整,有9例骨缺损,伤后就诊时间0.5~6 h.
作者:陆晓文;陈步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年开始应用半环槽式的固定架[1],对下肢骨折后造成下肢短缩畸形11例.采用断端加压、骨骺端截骨延长,经临床观察,手术方法简单、风险小、疗效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2~45岁,平均24.3岁.部位:股骨3例,胫骨8例.原发疾病:因骨折原因造成下肢短缩伴骨不连/骨缺损7例,其中,粉碎骨折并发筋膜间隙综合征造成软组织广泛坏死、骨不连/骨缺损2例,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的开放骨折,引起感染坏死3例,骨折后反复植骨内固定失败2例.踝关节严重畸形矫正2例,膝关节严重畸形矫正1例.股骨骨干巨大骨囊* 解放军第174医院骨科福建厦门 361003肿切除1例,本组患肢短缩5~10 ca,平均7cm.
作者:包锦昌;童星杰;黄长明;刘好源;陈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障.方法本组共有126例颈椎脊髓损伤病人,其中男94例,女32例,颈椎骨折脱位84例、颈椎过伸伤3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年龄18~78岁,平均40.2岁.前路手术治疗98例,后路手术10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8例.气管切开8例,气管插管机械呼吸6例,合并呼吸道感染26例.结果随访半个月~10个月,呼吸功能完全恢复者124例,2例死亡.结论颈椎脊髓损伤围手术期呼吸管理是颈椎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只有积极和合理的管理,才能为临床治愈提供保障.
作者:王广积;谭军;贾连顺;袁文;滕红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损伤之一,多由间接暴力所致.我院自1984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8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别以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对获3年以上随访的6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17~61岁,平均36.2岁.左肘39例,右肘29例.致伤原因:跌伤26例,自行车伤19例,机动车车祸伤16例,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损伤5例.本组骨折按毛宾尧[1]分型,全部为关节囊内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平均3.5 d.
作者:吴国正;祝继明;巫庆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液氮即刻冷冻造成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60只家兔随机分成三组,采用手术方法液氮即刻冷冻双侧股骨头,普通饲料饲养3、6、12周分别处死全部动物,分别观察X线摄片、大体形态、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变化.结果液氮冷冻家兔股骨头大体及组织学形态不同阶段均出现明显变化.结论液氮即刻冷冻可产生实验动物的股骨头坏死,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卫明;赵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髓内钉用于骨折内固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60年代后期Kbntscher设计了第一个带锁髓内钉之后,髓内钉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80年代以来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是国内外的应用主流.但对于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否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仍有争议,较为统一的认识是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特别是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时更应如此.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隋圣敏;郑宇;朱民;赵大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2%~3.2%.自1995年¨月~2000年12月,共收治5例腰椎间隙感染的病人,经MRI诊断及椎管内注射等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3~45岁,平均37.6岁.腰椎问盘术后6~13 d,平均9.7 d.1.2临床特点患者表现为持续性不规则低热,体温在37.8~38.5℃之间,均为术后原有的神经根性刺激症状缓解后,又出现剧烈的腰痛和脊神经支配区肌肉痉孪性疼痛,常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患者常呈被动体位,动作十分迟缓艰难,会因床的震动、翻身咳嗽疼痛加重,检查时表现为病变腰椎深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一般的止痛的药难以凑效.
作者:马黎辉;钟继平;王闽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诊断亦比较容易,由于病因多而复杂,因此,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我院于1990~2001年采用综合手术方式对16例19个膝关节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5~24岁,平均15岁,其中6例有外伤史,3例为双侧,1例出生后即有脱位现象;主要症状为患肢无力,易摔跤,少数伴有轻度疼痛,均有股四头肌萎缩,屈膝时髌骨脱向外侧,伸膝时自动复位,术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及髌骨轴位片,有13例股骨外髁轻度低平.
作者:王朝阳;冯水云;杨德兴;梁再跃;陈才平;徐云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7年3月始,作者将传统的两根克氏针改为一根U形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9例,对针尾触痛、钢丝滑脱等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粉碎性骨折的可靠固定均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17~69岁,平均36岁.横型骨折10例,粉碎骨折7例(下极粉碎者3例,上极粉碎者1例,整体粉碎者3例),纵形1例.车祸14例,跌伤4例,直接暴力伤1例.有合并损伤5例,开放性骨折2例,急诊手术8例,伤后10 d内手术10例,伤后6周者手术1例.
作者:常建琪;杨海贵;吴浩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伸膝装置粘连是下肢骨折、感染及膝关节病变的常见并发症,是膝关节伸直位僵直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屈膝功能不足70°,对生活和步态有较大影响时,则需手术治疗.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25例伸膝装置粘连患者,联合应Thompson股四头肌成形及由我们设计的膝内外侧支持带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2年5个月.病因:股骨干或股骨下端骨折11例,股骨干中下段并髌骨骨折6例,髌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了3例,胫骨骨髓炎1例,膝关节滑膜炎1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屈膝0°~30°10例,30°~50°8例,50°~70°7例,大屈曲度70°,小20°,平均32°.
作者:冯纪川;陈兴民;冯明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改良Scott技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融合率而对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从1993.2~2000.5对82例(男56例、女26例)共182处峡部裂患者行改良Scott技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3.4岁(17~66岁),平均随访2.6年(1~8年).结果后外侧融合标准通过正、侧、双斜位X线片和外科探查融合骨块明确;如有疑问,内固定取出后可行应力位摄片和CT检查进一步明确.76例病人共173处峡部融合.结论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融合率高、创伤小、手术简单、内固定稳固.单一椎体节段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充分的植骨接触面和植骨量、植骨床与移植骨间的紧密接触、植骨处血运快速重建和充分的术后止动等,是提高后外侧植骨融合的关键.
作者:谭俊铭;冯水云;梁再跃;杨德兴;徐伯城;吴群峰;许祖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POFIX系统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13例齿状突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PO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 13例均获8~18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POIX内固定系统颈椎后路固定,稳定性好,固定确实,是一种治疗齿状突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靳安民;曹虹;朱立新;童斌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Rectangle-shaped Intramedlllary Nail,简称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将RIN和传统的Ender's钉(Ender's Nails,简称END)、四孔接骨板(Stainless Steel Plates,简称SPL)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阅片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不同内固定后不同时期的骨痂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骨痂直径测量显示:同组相比,8周时骨痂直径大;同期比较,RIN组骨痂直径大,END组次之,SPL组少.RIN、END组和SPL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RIN和END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骨痂灰度密度分析显示:同组的骨痂灰度密度值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同期比较,8周组的骨痂灰度密度值高,END组次之,SPL组少.RIN、END组和SPL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RIN和END组相比,RIN组8周后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RIN组和END组在骨折的不同时期的骨痂量较SPL组多,而且骨痂的钙化也较早,促进了骨折愈合.
作者:王志伟;吴岳嵩;钱国正;王文良;王建华;肖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手术方法为单侧椎板显露棘突基底截骨,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整体推离对侧椎板.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潜式扩大椎管和摘除椎间盘.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该手术,术后进行疗效评分(Oswestry问卷)和腰椎管直径测量.结果术后1年腰腿痛平均改善78.4%,术后4年平均改善76.3%,术后中期疗效下降不显著(P>0.05).术后CT显示椎管矢径平均增加19.796,横径平均增加17.5%,棘突截骨后原位愈合率为91%.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神经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少,腰椎稳定性破坏轻.该术式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中期疗效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作者:郭立新;马远征;陈兴;王全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手术体位有侧卧位、俯卧位及其他体位.为探讨不同体位的手术效果,现将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5月采用侧卧位与俯卧位2种体位手术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2001年5月经X线常规腰椎正侧位片及CT腰椎间盘扫描或/和椎管造影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以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包括部分神经根管狭窄及椎管狭窄.不包括椎体固定融合术.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42.1岁.采用侧卧位者38例,俯卧位者30例.
作者:洪启东;董炜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unilateral multifunction externalfixtion apparatus,UMEFA)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迅速普及[1].其并发症也被逐渐认识,主要表现为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骨折错位、延期愈合、不愈合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骨折愈合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发现,这些并发症主要出现在骨折固定的后期,通过缩短骨外固定时间,在后期改用石膏固定,能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骨折愈合的速度和质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5月~2000年6月胫腓骨开放骨折83例.男53例,女30例.年龄12~68岁,平均34.3岁.骨折部位:胫骨上段4例,中段43例,下段3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52例.伴有其他部位骨折或器官损伤14例.致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占73%.余为重物压伤、高处坠落伤和火器伤.受伤到接受清创治疗的时间为1~8 h,平均2.8 h.
作者:杨家辉;郑晓明;郭振河;陈红梅;程义权;余伦红;黎华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对脊柱疾病的进一步认识、Cage作用原理的了解,椎体间融合逐渐被广大骨科工作者所赏识并且在各种腰椎疾病手术中尝试,我院从1999年4月引进美国Sofamor Danek 公司生产的椎间融合器Cage应用临床39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Cage植入适应证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根据临床症状X线、MRI诊断:原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腰4.5间隙16例,腰5骶1间隙13例);其中椎间隙狭窄合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痛26例;腰椎退行性变动力位X线片椎体间位移大于3 rmm 15例;30%以内轻度椎体滑脱4例;腰椎失败综合症再手术3例.
作者:戴加平;徐荣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机械磨损外,还有免疫、生化和遗传等因素.病理改变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还有滑膜的改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其治疗方法较多:早期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晚期多主张手术疗法.我国中老年人口众多,OA的发病率势必增加.近年来外源性透明质酸钠(SH)治疗OA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此,对其治疗机理作一综述,希望能为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作者:姜海;梁晓军;马建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CFDB)作为成骨细胞支架材料体内植入的成骨作用.方法将CFDB与人胚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4周及8周取出材料行ALP活性及常规组织学检查,了解其成骨作用.结果 CFDB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8周时ALP活性比4周时强,并比单纯植入的材料强得多;实验侧4周见有软骨形成,8周时有编织骨形成,并见有髓腔,且软骨或新骨形成增多,而对照侧未见软骨或骨形成.结论 CFDB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后能形成软骨或骨,并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软骨或新骨形成增多;CFDB可用于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
作者:李彦林;杨志明;韩睿;李世和;曾才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形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置直径2mm骨圆针4~6根预固定,选用股骨颈轴线上下的三枚骨针作为导针,引导旋人直径为5 m双头加压螺纹钉3枚,治疗股骨颈骨折57例,术后随访2~5年,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CT等作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正常或轻度受限者47例,占86.2%,骨折愈合53例,占92.7%,股骨头坏死6例,占10.5%.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坏死者1例,术后3年2个月,仍有良好的功能.结论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经皮固定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王永凯;于益民;李晓东;王学华;马庆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