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测磁共振成像(MRI )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对局部前列腺癌进行分期的精确度。患者和方法:研究对象共包括11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前均行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进行分期,术后对MRI分期结果和根治手术后肿瘤标本的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李超(选译);崔子连(点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为治疗泌尿系结石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输尿管镜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着。尽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也是被广泛接受而且发展充满活力,但输尿管镜治疗结石被认为是成功的治疗方式,并且随着纤维光学和数字影像技术飞速发展,输尿管镜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方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彭;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症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孤立肾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避免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急症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孤立肾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3例,其中中段结石4例,下段结石9例,结石长径0.6~1.1cm,平均0.8cm。结果13例患者均碎石过程顺利,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术后1月复查结石全部排净。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孤立肾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碎石彻底、肾功能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急性尿闭导致严重肾功能损害的发生。
作者:宋海滨;高立健;张文超;李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全球约有超过2000万的人罹患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1]。在美国约有172万人有尿失禁症状,每年尿失禁治疗的花费超过3200万美元[2]。8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3]。2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约50%有尿失禁的症状,其中50%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其余的为急迫性尿失禁(urge type of UI,UUI,16%)或混合性尿失禁(SUI合并UUI,34%)[4]。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强烈的尿急症状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与逼尿肌过度活动(动力性尿急)和膀胱过度敏感(感觉性尿急)有关;压力性尿失禁与盆底和尿道薄弱有关,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喷嚏或大笑)尿液不自主流出。SUI一般多见于女性(多与妊娠、分娩、绝经、子宫切除等有关),但也可以见于男性(多与前列腺手术有关)。SUI药物治疗无效[5],尿道周围注射塑化剂疗效不佳,并可能致排尿困难、注射部位脓肿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6]。吊带等侵袭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可能导致尿道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7]。因此,临床研究一直寻求进一步的替代治疗,特别是那些能够恢复正常储尿机制的治疗。目前认为干细胞(stem cell,SC)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大。
作者:伦晓勤;李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IBC患者69例,予以吉西他滨800~1000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的3~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大径和小径的差异。结果行G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平均疗程为3.5个,完全应答率27.9%(19/68),部分应答率22.1%(15/68);临床获益率79.4%(54/68);疾病进展率20.6%(14/68)。随访期4~55个月,中位随访期20个月,中位应答期16个月。化疗后肿瘤大径及小径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是,未出现化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所致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在短期内,3~4个疗程G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显著减小肿瘤体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作者:陶逸然;金讯波;王慕文;赵勇;于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PNL )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并确定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时间少于2年的患者被排除。并发症、二次治疗措施和结石清除率被记录下来。肾功能的变化通过术前和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估。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对可能影响肾功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确定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作者:尉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第32届在CUA(中国泌尿外科学会)第十届全体委员会议上,《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徐忠华教授,通过宣传短片《相聚山东2014》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泌尿外科学界的发展与现状,获得了全国同道的一直肯定与赞誉,终获得了2014年第21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的举办权。第21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在济南召开,更多会议相关资讯请登录CUA学术平台查询(http://www. cmacua. org)。
作者:《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背景:前列腺前纤维肌肉带(AZ )并不是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US-b )的常规部位。MRI可以较准确的诊断AZ部位的肿瘤,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了MRI的应用。作者在本研究中评估了AZ部位穿刺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作者:马亚飞(选译);张海洋(点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术名称:右侧经皮肾镜碎石术术者:金讯波手术步骤:1体位:左侧卧位,腰部垫高,呈折刀位。2特殊器械使用:球囊扩张器,双J管。3术中精要3.1输尿管置管。麻醉成功后,先取截石位,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插入F8尿管,先行输尿管镜检查: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等赘生物,双侧输尿管口清晰可见,于右侧输尿管置入F5输尿管支架管25cm 顺利,拔出输尿管镜,插入尿管留置导尿,外部固定输尿管支架管及导尿管,支架管外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作者:金讯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中心收治的47例肾癌病例,所有病例均经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以正常肾皮质信号强度为标准,采用目测法比较总结各病例的MRI特点。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标准进行卡方分析。结果肾透明细胞癌T1 WI增强序列强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亚型,且具有明显的“快进快出”的特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的T1 WI增强序列图像无明显差异(P>0.05)。肾透明细胞癌及肾乳头状细胞癌的化学位移图像中反相位图像部分区域较同相位图像有所降低,而肾嫌色细胞癌无此特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均在DWI及ADC图像上呈略高信号,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I对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增强序列是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的重要参数。而通过化学位移成像能较好地鉴别肾嫌色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及肾乳头状细胞癌。
作者:孙桢;夏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估21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诊断率。材料和方法:在过去10年里,研究者对2753例患者进行了21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且均为初次活检。所有患者的穿刺均按照统一的部位进行穿刺。研究者对其他患者采取了6针法和12针法进行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作为对照。将这三组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应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对于21针法穿刺活检诊断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罗辑回归分析。
作者:曲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世界人民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缺。在目前全球化、国际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欧盟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中东地区的富庶国家都在招聘和培训海外医生(oversea doctor )。由于各国对于医学人才引进的政策性宽松,是否能够达到当地的医学水平要求,是否能在当地获得行医执照和相关的职位,诸如此类的具体甚至细节问题成为海外医生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语言与生活习惯则是后的细枝末节。实际上,在我国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也常常见到来自南亚及非洲国家的实习医生。但确实是由于语言和我国民众的生活习惯问题,在我国少有外籍医生进入日常的临床实践工作。在此医学人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年轻医生,甚至是刚刚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医学生,是否有机会去海外进行培训甚至去海外行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来自沙特阿拉伯,正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住院医师培训的奥玛·巴哈桑(Omar Bahassan)医生。
作者:张沂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术名称:腹腔镜脐尿管肿物切除术术者:李博手术步骤:1体位:平卧位。2手术过程精要2.1自尿道外口置入F22气囊导尿管入膀胱。
作者:李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第32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将于2014年9月3日至9月7日在台北召开。《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邱文祥教授将出任大会主席。更多会议相关资讯请登录CUA学术平台查询(http://www.2014wce. com)。
作者:《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后若不进行干预,术后复发率可高达近90%。因此膀胱肿瘤手术后常采用膀胱灌注的方法来减少肿瘤复发。1976年,Morales[1]首次将卡介苗用于膀胱灌注以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并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卡介苗膀胱灌注已被公认为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2,3]。
作者:张栋(综述);金讯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背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减少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死亡率。然而,对其是否长期获益仍存争议。方法:我们随机分配自1989至1999年间的695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观察等待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随访至2012年末。在 Scandinavian Prostate Cancer Group Study Number 4(SPCG -4)中,主要终点是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死于前列腺癌或转移;次要终点包括开始雄激素剥夺疗法。
作者:陈友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与肾结石的关系及抗感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在本中心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原发性单侧肾结石或单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手术方式为PCNL或者PCNL、URL相结合,术前所有尿常规WBC升高病人均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尿培养结果阳性者则根据药敏结果行抗感染治疗,疗程为3~16天;术后所有病人均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15天,术后随访时间为12~29个月。文章主要分析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症状、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术前抗感染治疗时间、术后抗感染治疗情况,并跟踪随访其院外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复发。结果术后跟踪随访时间为12~29个月,复发者5例,其中尿常规阴性出院者共30人,复发1例;尿常规WBC升高者8例,出院后均未用抗生素规范治疗,4例复发。结论患者复发率与泌尿系炎症控制情况具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薛爱兵;金讯波;张海洋;许丽娜;张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上输尿管损伤少有发生,医源性手术损伤常见,尤其伴随着输尿管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广泛应用,术中发生此类并发症者逐渐增多,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目前,对输尿管缺损过长行重建修复治疗的办法不多,自体肾移植术、永久肾造瘘术很难被患者接受;临床采用较多的为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术,但该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较严格,操作有一定难度,且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我单位近期收治2例输尿管镜碎石术致输尿管损伤致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术后再狭窄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滕滕;金讯波;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肾癌是我国为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肾癌治疗的首选方式。早期局限于诊断技术的落后,肾癌发现时常已是晚期,一般采取术式为开放性的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手术切除的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肾、患侧肾上腺、从膈肌脚至腹主动脉分叉处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旁淋巴结,以及髂血管分叉以上的输尿管[1]。如今肾癌的手术治疗手段已逐渐转变成以腹腔镜为主,配合射频消融等技术手段的微创治疗模式。
作者:李金阳(综述);金讯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术名称:超选择性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者:王正手术步骤:1体位:右侧卧位,腰部垫高,呈折刀位。2特殊器械使用:超声刀。3术中精要3.1建立气腹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 处作一约0.5cm 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注入CO2气体,设定腹腔压力14mmHg。
作者:王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