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伟;吴晓秋;武振庞;邦俊美;肖景宽;王丽霞
缺血性脑病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又称小中风,是指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种短暂而局限的脑功能障碍.一般在24小时内脑功能障碍可消除,但对频繁的发作如不积极适当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约1/3的病人将发展为完全性脑梗死,1/3的病人经历长期的反复发作后可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另1/3的病人可能出现自然缓解,因此治疗着重于预防复发.近两年来我科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输入尼莫地平治疗此病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宋兆梅;王秋云;孟兆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伤灵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60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用20%乌拉坦麻醉后,于左前肢桡骨中段造成3mm骨折缺损模型,术后给予青霉素抗炎治疗,分别给予骨伤灵,骨折创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第7、14、2天检测血Ca、P、ALP水平.结果:骨伤灵可调节Ca、P、ALP水平,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有纯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灵能够加快骨痂形成速度,调节Ca、P、ALP水平,对骨折的愈合和修复有明星的促进作用.
作者:唐校光;李永智;姜胜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时我科1997年~2002年治疗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接lysholm[1]评分标准,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分,优3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解剖复住,内固定牢靠,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奠.
作者:孙占勇;李志国;贾锋;类维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岁和28岁,冷冻厂工人,因邻厂氨气泄露,接触吸人氨气后出现眼刺痛、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双手及颜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咳嗽、呼吸困难等.查体:2例均抬人病房.血压135/90mmHg和120/70mmHg,脉搏95次/min和88次/min,呼吸40次/min及35次/min,1例嗜睡.
作者:王利群;韩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干扰素不仅有广谱的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而且能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作用,临床上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取得较好的疗效,使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达50%.我院自1995年开始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至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直肠癌术后造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由于直肠癌造瘘改变了人体粪便的正常出口,且不能随意控制,术后患者不仅生理受限,同时也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使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在术后护理的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地向患者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作者:傅慧;赵洪芬;张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明确神经内科护士发生下背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在该人群中制定有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庆市第一医院、第四医院及第五医院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2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下背痛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下背痛患病率高达88.4%,统计学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每天输液处置的次数、弯腰工作时间、频率,工作紧张、疲劳等与下背痛患病有关.结论神经内科护士是患下背痛的高危人群.通过了解神经内科护士下背痛的原因,为在该人群中制定有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李俊莲;霍迎难;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胫腓骨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我科于2000~2007年采用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闫红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医学美容日渐增加,对短小的日间手术,因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我院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小量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完成日间美容手术4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外伤性近视是继发于眼球震荡伤后的病变,是外伤性屈光不正的一种.本文回顾了我院2007~2008年间的外伤性近视14例.
作者:邱红;张丽伟;崔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多由于摔伤所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较多.
作者:肖平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历史回顾:无论是IS的功能定位、ES的解剖分层以及括约肌复合体(ASC)的活动特性,专家门均未取得共识,这无疑的给临床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因而近年来ASC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重新引起临床学家的兴趣.
作者:楚国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胆总管囊肿是由于胰胆管的汇合异常,不能共同形成vater壶腹,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致胆总管压力增高并胰酶对胆总管的作用引起胆总管扩张,多见于幼儿.
作者:郭洪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因并发症使病情更加复杂.其发病机制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道细菌侵入腹腔导致腹水感染.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也是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靳洪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较低等特点,已逐渐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同和使用.该类药品发展极快,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作者:刘琳琳;张孝英;李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体重70kg,术前全身状况评级为ASA Ⅰ级.足月妊娠,脐带绕颈,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人室测血压120/75mmHg,心率85次/min,血氧饱和度99%.穿刺前建立静脉通道,0.85%生理盐水500ml静滴.选择L2-3.
作者:孙德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指标在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30例、SAP组28例、UAP组19例、AMI组21例,共98倒病人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统计结果由SAS软件分析.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的PLT分别为161.84±35.67(×1009/L)和137.55±28.19(×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患者的NIPV分别为8.79±1.86(f1)、9.81±1.47(f1)、10.94±1.73(f1)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其中UAP组和AMI组增人更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指标检测对判断SAP、UAP和AMI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UAP、AMI的PLT和MPV变化与其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段威;杜屏;李莹;孙佳滨;那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李淑梅;苏丽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咳嗽是儿科临床一种常见症状,有时虽经多种抗菌药物和镇咳药治疗,但咳嗽久治不愈.
作者:孙淑萍;杨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乙状结肠过长可致患者长期便秘,一般不被临床重视.临床医师一般认为是由胃肠动力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让患者长期服用胃肠动力药,或者服用泻药,而无法从根本上解除患者便秘的痛苦.我科自1992~2006年采用钡灌肠技术诊断32例乙状结肠过长症,后经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霍忠陟;霍雨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