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分析

李国堂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 附着龈重建, 有效角化黏膜宽度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以及患者冠修复后6个月的种植体牙周指标.结果 治疗4周、冠修复后6个月患者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与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修复后6个月复诊,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所有种植体均稳定,重建角化黏膜紧贴烤瓷冠,无明显炎症,出血指数为(0.71±0.55),改良菌斑指数为(0.63±0.72),探诊深度为(1.78±0.44) mm.结论 附着龈重建术操作简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前牙反合应用直丝弓技术实施矫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前牙反合患者纳入本次调查,患者均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评估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角、ANB、SNA及SNB等与治疗前相较均有明显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另NP-FH、MP-FH、ANS-Ptm、CO-PO及Y轴角等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效果确切,且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牙槽骨牙龈形态、面部整体轮廓,适宜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缺损6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缺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4例前牙缺损患者按照牙体的缺损程度分为Ⅰ类、Ⅱ类及Ⅲ类,按照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玻璃纤维桩核)及对照组(金属铸造桩核),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Ⅰ类牙齿: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Ⅱ类牙齿: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类: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Ⅲ类成功率低于Ⅰ类及Ⅱ类(P<0.05).对照组的三类成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牙体缺损2/3以下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核进行修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臧庆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yrax矫治器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研究

    目的 探讨矫正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评价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患者,采用Hyrax快速扩弓器,快速扩弓1-2周后进行面罩前方牵引,结果 经过10-12个月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治疗,9例患者前牙反合得到纠正,磨牙中性关系,SNA平均增大2.5°,ANB平均增大4.2°,SNB平均减少1.7°,MP-FH平均增加2.6°,结论 Hyrax矫治器结合面罩前方牵引能够有效刺激上颌骨的生长,使下颌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是治疗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建东;张敏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寻常性痤疮的针灸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寻常性痤疮的针灸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10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痤疮合剂,外用痤疮膏;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针灸疗法,并给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3%,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良好,简单安全,而护理对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芦锁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种植牙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美观程度、舒适度、语言功能、固位力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4.4% (P<0.05).结论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效果良好,符合生物相容性,兼具美观性和实用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风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整形修复术在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之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切口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术后将整形有效率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美容效果有效率高达93.75%,而传统手术方法的美容效果有效率仅有71.88%,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联用完成重睑成形术,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申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正畸联合修复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中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并对治疗组患者加以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中正畸联合修复的应用效果较好,适合普及使用.

    作者:陈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肤提紧术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术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联合应用皮肤提紧术和自体脂肪填充术的临床作用影响.方法 选取68例需要进行面部年轻化手术的患者,均是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整治的,以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实行单一的皮肤提紧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实行自体脂肪填充术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70%)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7.06%)相比明显较少;试验组患者在术后面部改善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面部改善优良率(64.7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提紧术与自体脂肪填充术的联合使用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降低术后并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了面部手术效果,在临床的应用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者:李正斌;梁俊刚;路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玻璃陶瓷超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当后牙大面积缺损后,选择玻璃陶瓷超嵌体修复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06至2013年01月在我科就诊32例根管治疗后残冠患者.采用CAD/CAM技术制作玻璃陶瓷超嵌体修复,自2013年6月起每半年一次随访到2015年6月,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协会(USPHS)标准对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32例患牙31例临床效果理想,仅1例不合格.结论 玻璃陶瓷超嵌体修复根管后残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后牙牙体缺损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筛选2010年至2012年在郑州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就诊的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患者65名,共计患牙73颗,其中前磨牙48颗,磨牙25颗.随访3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完整性,牙龈炎症及继发龋4项指征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 73颗修复体第1年随访到70颗,1颗修复体折断,成功率98.7%.第2年随访到68颗,2例牙龈炎症,探诊出血,成功率97%.第3年随访到67颗,2颗探诊修复体邻面与牙体之间有间隙,修复体周围牙体组织颜色变深,成功率97%.结论 后牙牙体缺损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方法可靠,临床效果好.

    作者:刘薇丽;随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全面部骨折的美容修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全面部骨折的美容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全面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保守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组治疗后对比两组复位效果、张口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手术组平均张口度明显大于保守组;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全面部骨折复位效果好,能够大程度恢复患者面部功能,改善患者面部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SD在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目的 对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用VSD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用VSD方法与传统方法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换药次数、疗效及用药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各项数据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对应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敷料封闭负压吸引的方式对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具有安全性,患者创面应用后并无明显副作用,且该疗法的花费较少,非常易于在普通消费患者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晶;苏建;黄振;韩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雀斑的雀斑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雀斑患者均使用光子嫩肤仪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雀斑治疗效果以及雀斑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复发率为8.33%.有9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出现了暂时性面部潮红、轻度水肿、灼痛感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5.00%.面部皮肤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的皮肤弹性、皮肤水分、皮肤油分等三个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趋近健康皮肤的水准.结论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寻常型白癜风患者ICAM-1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ICAM-1表达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 治疗组选择228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应用308nm准分子激光对治疗组228例患者进行皮损局部照射治疗;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CAM-1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CAM-1含量较治疗前下降作用明显,通过检测获得的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应用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皮损局部照射治疗的治疗组检测数据与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检测数据之间缺乏明显的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进行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过程中,很可能拮抗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ICAM-1,从而能够制造敏感的细胞因子,进而加速黑色素细胞的代谢和转化,拮抗ICAM-1,取得治疗效果.

    作者:邵冰;刘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的94名烧伤整形患者,按1:1分成扩张组和常规组两组,对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扩张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符合植皮方法治疗.结果 扩张组有3例并发症,治疗有效率93.3%,常规组并发症11例,治疗有效率74.4%.从治疗效果、并发症状况以及恢复时间来说,扩张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烧伤整形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修复效果更为理想,应该在今后的手术中予以推广.

    作者:雷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目的 探寻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 随机从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外直肌后退术+内直肌缩短术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外直肌错位缘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眼球旋转正常.观察组患者由于外直肌错位缘切,施术期间不会出现过矫现象,眼位正,但眼球外转外至眦角3mm位置处的功能受到影响,眼正前方运动则不受限制且无复视.随时间推移,本组患者眼球外转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值;施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14例眼位正,仅1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93.33%,对照组患者中8例眼位正,7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53.33%.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外直肌后退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时,加用外直肌错位缘切可有效提高斜视正位率,对于常规患者或有外转障碍,但应用于大角度外斜视患者则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宝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E光治疗面部皮肤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E光治疗面部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雀斑患者50例、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52例、黄褐斑患者50例,进行E光治疗.治疗1个疗程4次,每次时隔4周.治疗前后拍照对比并记录相关参数,治疗结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雀斑患者92.0%,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94.2%,黄褐斑患者34.0%;E光治疗雀斑及痤疮后色素沉着均有显著疗效,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不明显,与雀斑、痤疮后色素沉着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光治疗以上152例患者不良反应少,无疤痕、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现象.结论 E光治疗黄褐斑虽无明显疗效,但对雀斑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崔永芳;刘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求美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和玻尿酸颏部注射以填充、重塑面下部1/3轮廓.手术结束后,对受术者进行跟踪随访,对受术者的咬肌力量和面下部的形态变化做出评估,并调查受术者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随访结果,受术者的咬肌力量基本维持在术前水平,面下部形态得到明显的改善,符合现代美学标准.受术者的满意度达到90%,手术效果值得肯定.结论 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在重塑面下部1/3轮廓方面效果良好,受术者满意度高,因而值得加以推广.

    作者:朱艳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固定矫治器结合bite turbos治疗深覆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bite turbos辅助打开深覆合的疗效.方法 安氏2类1分类的前牙深覆合不拔牙患者4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bite turbos打开深覆合,对照组使用上领平面导板打开深覆合,比较二者打开咬合的时间、疗效及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 bite turbos打开咬合的原理与上颌平面导板相似,打开咬合较平面导板组快,并能缩短治疗疗程,总有效率高于平面导板组.结论 固定矫治器结合bite turbos矫治深覆合更加简单、快速、高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赵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康复新外敷治疗伤口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外敷法治疗伤口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疗效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伤口创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外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4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为81.81%,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16.00%.两组患者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口创面患者实施康复新外敷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莫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