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断倒转肾盂瓣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长段UPJ狭窄

金讯波;程继义;蒋绍博;尉立京;吕家驹;熊晖;马庆铮

关键词: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狭窄, 手术
摘要:目的探寻有效治疗长段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所致肾积水的术式. 方法设计肾盂瓣输尿管上段成形术,治疗因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病人26例.手术根据UPJ狭窄的长短,沿扩张的肾盂纵轴前后剖开至肾盂底部2.0~2.5 cm处,翻转肾盂壁瓣,形成新的肾盂及上段输尿管. 结果随访1~3年,术后病人腹部胀痛等症状消失,术后3~12个月分别行B超、IVU及逆行肾盂造影(RP)等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通畅,尿常规检查正常.ECT显示患侧20 min肾脏排泄率均>50%. 结论肾盂瓣输尿管上段成形术治疗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2 659名体检者中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率分析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疾病,国内尚缺乏大城市的自然发生率资料.我们收集和分析了2000年5月我院体检者2 659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徐志兵;王国民;张永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肾细胞癌VHL基因改变与VEGF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VHL基因异常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多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18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肾脏及1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VHL基因突变、异常甲基化及VEGF的表达. 结果肾癌组织中VHL基因改变(61.9%)与正常肾脏组织(3.6%)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VHL基因失活与肾癌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VEGF在肾癌组织(64.3%)与正常肾组织(21.4%)中的表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肾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高.VHL基因改变与VEGF表达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 结论 VHL基因在肾细胞癌中具有高频突变率,可负向调节VEGF的表达.

    作者:程帆;张孝斌;张杰;刘修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去顶减压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成人多囊肾

    目的提高成人多囊肾的手术疗效. 方法采用去顶减压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术治疗成人多囊肾患者16例. 结果 14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6年,患者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血压下降,肾血流增加,肾功能改善,肾脏平均长径由术前(19.0±5.5)cm降至术后(12.0±2.6)cm,2例内生肌肝清除率术前为51.8 ml/min、60.9 ml/min,术后为87.5 ml/min、92.4 ml/min. 结论去顶减压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术是治疗成人多囊肾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梁朝朝;王克孝;孔晓春;于德新;邢江氵;是;叶元平;江山;施浩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PA菌毛株菌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菌苗(简称PA菌苗)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我们经动物实验证实PA菌苗用于膀胱灌注的可行性后将其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宋希双;姜涛;吴东军;李丽;谭纬;高春章;殷积斌;车翔宇;毕玉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尿膀胱癌抗原、CYFRA21-1和NM-P22与尿细胞学比较在预测有症状患者膀胱癌危险性的价值

    为了研究尿膀胱癌抗原、CYFRA21-1和NMP22在有镜下血尿的膀胱癌患者诊断中的作用,作者选取了112例有症状的膀胱癌患者和75例其他良性病变患者,分别测定了尿液中上述三种肿瘤标记物和尿细胞学,三者的正常值分别为9.7 μg/L、5.4 μg/L和10 U/ml,三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5%、80.5%和81.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79.2%和76.5%,而尿细胞学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3%和78.6%,联合应用上述肿瘤标记物可以增加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会降低,尿路感染和炎症及其他尿路病变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肾近球细胞瘤一例报告

    肾脏近球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 of the kidney,JGCT)临床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平;张心男;季敬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TGFα和EGF对前列腺癌细胞系EGFR表达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对TGFα和EGF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ARCaP后EGFR 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EGF引起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ARCaP的EGFR mRNA升高2~5倍,TGFα引起各细胞系EGFR mRNA升高2~10倍.TGFα使各细胞系EGFR不同程度升高;EGF处理的LNCaP EGFR蛋白水平略升高,PC3、ARCaP EGFR蛋白水平降低. 结论 TGF/EGF-EGFR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非依赖型前列腺癌中TGFα-EGFR自分泌环的作用可能强于EGF-EGFR自分泌环.

    作者:严春寅;陈卫国;王晖;浦金贤;郭震华;陈赐龄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雌鼠膀胱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注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的反应

    膀胱存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目前对它很少了解.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已有证据表明其发病与膀胱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密切相关.临床上男女发病比例1∶10,在女性经期症状加重,而在孕期症状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生殖功能相关,女性呈周期性,妊娠时增高.因为没有可靠的动物间质性膀胱炎模型,作者只能通过观察雌性大鼠在发情期、非发情期、孕期对注射依那普利(肾素-血管紧张素Ⅰ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反应来判断临床结果.作者发现:孕期中膀胱内平均ANGⅠ和ANGⅡ浓度明显高于血液中.注射ANGⅠ后,在发情期和非发情期,膀胱内及循环中的ANGⅠ和ANGⅡ浓度明显升高;而在孕期中,仅循环中的ANGⅠ升高,循环中的ANGⅡ及膀胱组织中的ANGⅠ和ANGⅡ保持不变.注射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各组血中的ANGⅠ都增高,但ANGⅡ仅在发情期、非发情期减低,而在孕期无反应;膀胱组织中,各组ANGⅠ均无变化,ANGⅡ在发情期、非发情期下降,在孕期无变化.结论:设想在孕期,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失活,而激活其他径路.另外,在孕期ANG肽的组织吸收减少.与雄性鼠比较,雌鼠ANGⅠ转换成ANGⅡ延迟,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抑制反应增强,依那普利作用在非孕大鼠组织水平高于妊娠雌性和雄性大鼠.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沉痛悼念章咏裳教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离断倒转肾盂瓣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长段UPJ狭窄

    目的探寻有效治疗长段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所致肾积水的术式. 方法设计肾盂瓣输尿管上段成形术,治疗因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病人26例.手术根据UPJ狭窄的长短,沿扩张的肾盂纵轴前后剖开至肾盂底部2.0~2.5 cm处,翻转肾盂壁瓣,形成新的肾盂及上段输尿管. 结果随访1~3年,术后病人腹部胀痛等症状消失,术后3~12个月分别行B超、IVU及逆行肾盂造影(RP)等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通畅,尿常规检查正常.ECT显示患侧20 min肾脏排泄率均>50%. 结论肾盂瓣输尿管上段成形术治疗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金讯波;程继义;蒋绍博;尉立京;吕家驹;熊晖;马庆铮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肾细胞癌多中心病灶的研究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中心病灶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102例肾癌根治术标本,间隔3 mm分层切开检查切面;假包膜外20 mm范围及肾门组织连续切片检查包膜完整性及镜下多中心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多中心灶发生率为15.7%,原发灶直径≤4 cm组为4.9%,>4 cm组为23.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4) .血管浸润和包膜完整性为多中心灶的显著相关因素(P=0.017,0.006). 结论对侧肾正常时保肾手术应限于直径<4 cm的肾癌,绝对指征的病例可放宽至7 cm.血管浸润及假包膜不完整者,多中心灶发生率增高,术后须密切随访.

    作者:李泉林;关宏伟;张秋萍;王法鹏;薛军;韩辉;张仁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

    自1980至1999年共收治异位嗜铬细胞瘤12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36岁.持续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8例;阵发性高血压1例.高代谢9例,其中多汗7例,空腹血糖升高2例.血尿2例,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无高血压表现.常规体检B超检查发现后腹腔肿块2例.定位诊断:10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3例,下腔静脉旁2例,肾门附近5例;其中多发病灶2例,分别位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旁.2例血尿患者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拟诊膀胱肿瘤.定性诊断:除2例血尿患者外,术前24 h尿VMA增高者9例,为90~160 μmol/24h,1例VMA在正常值范围.其余辅助检查如血17-KS,17-OH,尿E、NE、ATⅠ、ATⅡ等均无明显改变.术前准备:除拟诊膀胱肿瘤的患者外,其余均服用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2~3周,剂量20~60 mg/d,4例加服β2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克30 mg/d.

    作者:姚浩;钱立新;顾沈阳;王亦华;杜拥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应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前列腺按摩后前列腺癌细胞

    作者建立并评估了一种诊断前列腺癌的非侵袭性方法,此方法基于检测前列腺按摩后新鲜尿液或尿道冲洗液的端粒酶活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在原先高级的PIN和非典型前列腺活检病例中的检出

    作者回顾了初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高级上皮间非典型增生(PIN)和非典型之后重复穿刺检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性激素受体及相关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我们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了性激素受体及相关生长因子在BPH体外细胞模型前列腺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在前列腺基质细胞分化和逆分化中的表达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张琚;陈林锋;祝韶军;庞志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原位癌和淋巴结转移的E-cardherin免疫染色以及长期随访

    作者分析了膀胱移行细胞癌、原位癌区域和淋巴结转移的E-cardherin表达,研究E-cardherin的免疫反应性对预测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患者生存的价值.研究组包括77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10年回顾(附203例报告)

    目的提高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治疗效果. 方法总结10年来经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203例的体会. 结果 203例中手术成功194例(96%),其中行2次腔内手术者9例,3次腔内手术者5例.手术失败9例(4%)改行开放手术,失败原因与狭窄段较长(> 3cm)、反复腔内操作及严重瘢痕化等因素有关.获随访者157例(6个月~8年),143例排尿顺畅,14例需定期尿道扩张. 结论腔内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首选方法,应争取一次成功,尽量避免重复手术.

    作者:曾祥福;高冰;魏守顺;马全福;吴学杰;陈湘龙;袁延年;李宗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右心房自然转流技术在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右心房自然转流技术在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报告4例肾或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中应用下腔静脉-右心房自然转流技术行下腔静脉瘤栓切除的方法. 结果 4例转流后下腔静脉阻断时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3例肾肿瘤患者下腔静脉瘤栓及原发肿瘤完全切除,1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下腔静脉瘤栓大部分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结论下腔静脉-右心房自然转流技术是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中安全简便、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序仁;董隽;高江平;史立新;王琦;冯泽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肾动静脉瘘二例报告(附编者按)

    临床上肾动静脉瘘引起突发、难以控制的血尿者较为罕见,我们采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朝;李中华;窦永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雄激素不应症(AIS)是一种男性性分化疾病,主要是由AR(androgen receptor)缺损、缺失、突变引起.睾丸女性化为雄激素不应症中为严重的一种,我院自1977年至1999年共收治4例,其中2例为同一家族遗传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鼎;唐涌志;陈越;丁满棠;肖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