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高琦;李桂臻;高珉

关键词:医院感染, 儿科, 调查分析
摘要:预防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我们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儿科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连续对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了解细菌分布及变迁,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变化趋势. 方法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分离7 386株细菌统计及对常见细菌耐药率分析. 结果历年分离细菌中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0.21%),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近3年克雷伯菌属分离率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8.32%.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耐药率>6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初期使用低耐药率分别增高到2001年的44.9%、83.6%、47.6%;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0%~60%;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2001年的统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80.5%~82.4%;对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是72.0%. 结论临床医师要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掌握细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动向,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古东东;段蕴铀;张红鹰;郝秀红;潘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加强实习学员消毒知识培训

    我院自2000年在加强了岗前培训同时进行了培训前的问卷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世娟;康丽艳;朱秀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洗衣房管理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医院优质服务,必须要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而洗衣房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必须努力做好洗衣房工作人员培训与教育,加强洗衣房管理,保证所洗涤物品的整洁合格.目前,我院采用内部设置洗衣房,将全部衣被由洗衣房工作人员清洗,虽然设备完整,人员相对稳定,但洗衣房管理千万不能被忽视,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的就是各种物品的整洁度.衣被的整洁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因此本人就洗衣房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作一下分析、探讨,以重视洗衣房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提高医院优质服务满意率.

    作者:王梅素;施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查医护人员关于卫生保健、防护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36名医护人员中做过上岗前体检40.3%,做过定期体检25%;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89%,>30次11%;皮肤被利器刺伤过86.9%;掌握常用消毒剂作用40.2%,正确掌握戊二醛灭菌时间5.9%;因物品供应不上较少应用防护措施57.1%;认为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95.3%;感染过常见医院感染性疾病有49.6%.结论要加强卫生保健、卫生洗手、做好标准预防、加强学习宣教、预防感染.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ef 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早期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为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早期感染的检测,预防医院感染.方法以nef基因引物nef6,nef7和β-肌动蛋白(actin)基因引物BA1,BA4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Kodak Digital Science 1D 软件对条带密度进行分析,并对PCR产物进行Southern 印迹杂交,以确定PCR反应所得条带为nef基因扩增产物.结果所检测的6例HIV-1抗体阴性P24抗原阳性患者标本均扩增出HIV-1 nef和β-肌动蛋白的基因产物,通过Kodak Digital Science 1D 软件分析得到各标本条带的密度比值,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PCR反应条带确实为HIV-1nef基因扩增片段.结论该方法简便、经济,可作为HIV早期感染检测的一种辅助手段,防止医院内HIV的感染.

    作者:姜拥军;王亚男;尚红;康辉;范霞;Tylor Thecker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主动外排泵与抗生素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临床上很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患者[1].铜绿假单胞菌常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所涉及耐药机制复杂,包括:外膜低渗透、抗生素修饰酶的生成(如β-内酰胺酶)、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和主动外排泵系统.可表现为抗生素多重耐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安华;罗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骨外科医院感染报告

    鲍曼不动杆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具有多重耐药性[1,2].鉴于在同一住院周期、同一科室对8例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出2例患者伤口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本文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惠玲;陈碧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控制艾滋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艾滋病(AIDS)几乎已经波及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在发达国家,艾滋病发病率已趋恒定或有下降趋势[1];但是,在不发达国家,艾滋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在非洲,现有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2 500万人(截止于2000年7月),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将在8年内离开人世.在津巴布韦,每4个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HIV,HIV造成的孤儿数在近3年之内增加了2倍,已达90万人;到2010年,人均寿命将为30岁,胎儿死亡率将达11.6%,产前诊断HIV感染的比率将达47%,AIDS在人群中传播造成食品生产下降50%,治疗AIDS所花经费将占国家健康预算的60%[2].

    作者:武英;张恩华;周蕾蕾;岳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332例医院MRSA感染病例分析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医院MRSA感染332例中老年人198例(59.64%),气管切开152例(45.79%),使用呼吸机者215例(64.4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85例(85.81%).结论改善机体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医院MRSA感染的发生,万古霉素对该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李有信;冯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护士手指细菌谱调查及消毒效果的观察

    为寻找理想的手指消毒方法,院感科于2001年6月~2002年6月对100人次护士手的细菌谱及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喻红波;邓温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制导尿包内石蜡油棉球灭菌方法探讨

    为研究自制导尿包内石蜡油棉球的灭菌方法及较好的效果,减少临床因留置导尿引起的逆行性尿路感染,现分别采用干热、预真空、下排气灭菌进行比较以观察各方法的灭菌效果.

    作者:宋瑾;张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规律,以利防范. 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3月间,骨折后不愈合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学培养不动杆菌阳性的33例住院患者的多种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多种不同因素与骨折后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有关,诸如伤口开放、手术实施、联合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而与年龄、慢性疾病的有否、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与否无关. 结论骨折患者不愈合伤口预防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伤口开放时间及手术时间.

    作者:李英;王君韬;齐宝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由基损伤和β2糖蛋白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被自由基氧化修饰的β2糖蛋白1(β2GP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自身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高氯酸沉淀,两步肝素连接的交联琼脂糖凝胶层析结合葡聚糖凝胶G-100分离纯化大鼠β2GP1;应用自由基氧化修饰大鼠β2GP1;氧化修饰的β2GP1(oxβ2GP1)、β2GP1分别加与不加心磷脂(CL)及CL免疫大鼠,ELISA方法检测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2GP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 结果两步亲和层析结合凝胶过滤层析有效地分离纯化了大鼠β2GP1,蛋白纯度达90.78%;通过羰基含量测定证实了自由基对β2GP1的氧化修饰;oxβ2GP1加CL、β2GP1加CL、oxβ2GP1免疫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比较ACA水平有显著升高(P<0.001),oxβ2GP1加CL免疫组与β2GP1加CL免疫组比较ACA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oxβ2GP1免疫组与oxβ2GP1加CL免疫组比较AC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oxβ2GP1加CL、oxβ2GP1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抗oxβ2GP1抗体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 结论两步肝素连接的交联琼脂糖凝胶层析结合葡聚糖凝胶G-100能有效地分离纯化β2GP1;oxβ2GP1诱导了ACA和抗oxβ2GP1抗体的产生;β2GP1可能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过程重要的辅助因子或靶抗原,而自由基对β2GP1损伤可能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

    作者:刘桂英;谭岩;徐立;时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效灭活剂用于金属器械浸泡的效果评价

    自1999年10月以来,我院供应室浸泡清洗金属器械将以往用的1∶3金星消毒液改为三效灭活剂浸泡清洗,其结果表明三效灭活剂浸泡效果较金星消毒液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玲;宋黎明;王桂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用一次性用品的处理

    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强化管理,效果很好,基本杜绝了因一次性用品而引起的院内及院外感染.1 院领导重视,特别是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同志已将管理一次性用品纳入议事日程.科领导班子统一认识齐抓共管,护士长直接督促,并负责检查落实情况,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奖惩,反复强化学习制度和有关措施规定,使人人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有落实.

    作者:王成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腔器械灭菌方法探讨

    目的采用压力蒸汽与化学消毒剂两种方法对人工污染及临床使用后自然污染牙科手机、车针等口腔科器械进行灭菌处理,观察比较灭菌效果. 方法将牙科手机、车针等口腔科器械人工浸泡于试验标准菌株或病毒悬液中,沥干,置37℃恒温干燥30 min,用双层布包装后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灭菌处理. 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可完全杀灭口腔器械上污染的各种细菌及病毒;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法能够杀灭充分暴露于化学消毒剂中的细菌及病毒;对具有狭小缝隙结构复杂、消毒剂浸泡难以达到的部位,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对各种细菌及病毒杀灭作用有限. 结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靠.

    作者:邓小虹;武迎宏;罗薇;高承志;佟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凡士林纱布高压灭菌方法的研究

    目的观察凡士林纱布厚度及在锅中位置的灭菌效果,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布片,夹置于凡士林纱布的中心放于铝储物盒中,经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做细菌定性分析,对比多次进行实验检测.结果 32层以内的凡士林纱布由直接污染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全部杀灭,杀灭指数为(5×105~5×106).结论采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方法可靠,但应控制凡士林纱布的厚度,不易过厚,置于锅中上层为消毒效果佳位置.

    作者:董薪;刘春艳;刘则扬;张华琳;李爱国;乔军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1次,术后应用不超过36 h,共计921人;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 d可能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36 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共计1 21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 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8例,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作者: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朱志刚;汪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1例

    从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连续3次分离出纯培养的蜡样芽胞杆菌,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鉴定及药敏结果

    本地区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来自发热患者的血、骨髓标本中分离的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俞连琴;骆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